首頁 > 詩人 > 韓愈 > 韓愈代表作品

      韓愈的詩詞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的詩文(29篇)韓愈的名句(20條)

      雜說一·龍說

      唐代韓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云從龍。”既曰:龍,云從之矣。


      宿龍宮灘

      唐代韓愈

      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

      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

      如何連曉語,只是說家鄉?


      伯夷頌

      唐代韓愈

      士之特立獨行,適于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余;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萬世之標準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矣。

      聽穎師彈琴

      唐代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鳳皇 一作 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游太平公主山莊

      唐代韓愈

      公主當年欲占春,故將臺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落齒

      唐代韓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

      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馀存皆動搖,盡落應始止。

      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

      每一將落時,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

      終焉舍我落,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歲一落,自足支兩紀。

      如其落并空,與漸亦同指。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恃。

      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

      人言齒之豁,左右驚諦視。

      我言莊周云,木雁各有喜。

      語訛默固好,嚼廢軟還美。

      因歌遂成詩,時用詫妻子。


      子產不毀鄉校頌

      唐代韓愈

      我思古人,伊鄭之僑。以禮相國,人未安其教;游于鄉之校,眾口囂囂。或謂子產:“毀鄉校則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豈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維善維否,我于此視。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

      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成敗之跡,昭哉可觀。

      維是子產,執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此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施及無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古人!


      山石

      唐代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鞿 一作:靰)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感二鳥賦

      唐代韓愈

      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東歸。癸酉,自潼關出,息于河之陰。時始去京師,有不遇時之嘆。見行有籠白烏、白鸜鵒而西者,號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進于天子。”東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因竊自悲,幸生天下無事時,承先人之遺業,不識干戈、耒耜、攻守、耕獲之勤,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閑居思念前古當今之故,亦僅志其一二大者焉。選舉于有司,與百十人偕進退,曾不得名薦書,齒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鳥也,惟以羽毛之異,非有道德智謀、承顧問、贊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薦進,光耀如此。故為賦以自悼,且明夫遭時者,雖小善必達,不遭時者,累善無所容焉。其辭曰:

      吾何歸乎!吾將既行而后思。誠不足以自存,茍有食其從之。出國門而東鶩,觸白日之隆景;時返顧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過潼關而坐息,窺黃流之奔猛;感二鳥之無知,方蒙恩而入幸;惟進退之殊異,增余懷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飾焉是逞。余生命之湮厄,曾二鳥之不如?汩東西與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飽食其有數,況榮名于薦書;時所好之為賢,庸有謂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孰左右者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時運之未來,或兩求而莫致。雖家到而戶說,只以招尤而速累。

      蓋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獨怊悵于無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戲;幸年歲之未暮,庶無羨于斯類。

      爭臣論

      唐代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野,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

      愈應之曰:是《易》所謂恒其德貞,而夫子兇者也。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蠱》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則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蠱》之“上九”,居無用之地,而致匪躬之節;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志不可則,而尤不終無也。今陽子在位,不為不久矣;聞天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而未嘗一言及于政。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秩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聞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陽子將為祿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矣,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陽子之秩祿,不為卑且貧,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陽子惡訕上者,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書》曰:“爾有嘉謨嘉猷,則人告爾后于內,爾乃順之于外,曰:斯謨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應之曰: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入則諫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夫陽子,本以布衣隱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發,愿進于闕下,而伸其辭說,致吾君于堯舜,熙鴻號于無窮也。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啟之也。

      或曰: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賢士,皆非有求于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義,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圣才能,豈使自有余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圣賢之身也。且陽子之不賢,則將役于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惡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若吾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于德而費于辭乎?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于齊也,吾子其亦聞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入也。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盡言于亂國,是以見殺。《傳》曰:“惟善人能受盡言。”謂其聞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陽子可以為有之士也。”今雖不能及已,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