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唐代詩人 > 柳宗元

      柳宗元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的詩文(55篇)柳宗元的名句(44條)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東郡(河東柳氏與河東薛氏、河東裴氏并稱“河東三著姓”),祖上世代為官(七世祖柳慶為北魏侍中,封濟陰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為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其父柳鎮曾任侍御史等職。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屬范陽盧氏,祖上世代為官。柳宗元只有兩個妹妹。

      柳宗元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長安。四歲時,母親盧氏和他住在京西莊園里,母親的啟蒙教育使柳宗元對知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長安度過,因此對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與動蕩有所見聞和感受。(九歲時遭遇建中之亂,建中四年,柳宗元為避戰亂來到父親的任所夏口。年僅12歲的柳宗元在這時也親歷了藩鎮割據的戰火)

      公元785年(貞元元年),柳鎮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隨父親宦游,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他參與社交,結友納朋,并受到人們的重視。不久,他回到了長安。父親柳鎮長期任職于府、縣,對現實社會情況有所了解,并養成了積極用世的態度和剛直不阿的品德。能詩善文的父親和信佛的母親為他后來“統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少年成才

      792年,柳宗元被選為鄉貢,得以參加進士科考試。793年,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名聲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去世,柳宗元在家守喪。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798年,26歲的柳宗元參加了博學宏詞科考試,并中榜,授集賢殿書院正字(官階從九品上)。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為藍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調回長安,任監察御史里行。從此與官場上層人物交游更廣泛,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萌發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革新期間

      805年(貞元二十一年)1月26日,唐德宗駕崩,皇太子李誦繼位,改元永貞,即順宗。順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與王叔文等政見相同,也被提拔為禮部員外郎,掌管禮儀、享祭和貢舉。(此時,在王叔文周圍還有許多相同政見的政治人物,包括韓泰、韓曄、劉禹錫、陳諫、凌準、程異、陸質、呂溫、李景儉、房啟等人,他們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積極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主要采取的革新措施有,抑制藩鎮勢力,加強中央的權力;廢除宮市,罷黜雕坊、鶻坊、鷂坊、狗坊、鷹坊的宦官(稱為五坊小兒);貶斥貪官污吏;整頓稅收,廢除地方官吏和地方鹽鐵使的額外進奉,并試圖收回在宦官和藩鎮手中的兵權。)隨著順宗的病情加重,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朝臣聯合外藩聯合反對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壓力,要其引退。

      805年(永貞元年)4月,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盈珍等立廣陵郡王李淳為太子,改名李純。5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學士一職。7月,宦官,大臣請太子監國。同月,王叔文因母喪回家守喪。八月五日,順宗被迫禪讓帝位給太子李純,史稱“永貞內禪”。李純即位,即憲宗。憲宗一即位就打擊以王叔文和王伾為首的政治集團。8月6日,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王伾為開州司馬,王伾到任不久后病死,王叔文不久也被賜死。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前后共180多天。

      左遷永柳

      永貞革新失敗后,9月,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政治集團的其他人也被貶為遠州的司馬,后稱“二王八司馬”。)到職后的柳宗元暫居在龍興寺。經過半年,柳宗元的母親因病去世。

      815年,柳宗元離開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鉆研,并游歷永州山水,結交當地士子和閑人,他寫下《永州八記》(《柳河東全集》的540多篇詩文中有317篇創作于永州)。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詔書,要他立即回京。2月,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長安。在長安,柳宗元沒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視,不同意重新啟用。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貶為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從長安出發,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達。819年(元和十四年),憲宗實行大赦,憲宗在裴度的說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歲。

      介紹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東郡(今運城永濟)人,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愚溪”,漢族,祖籍河東(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芮城一帶),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并稱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中進士,五年后又考取博學宏詞科,先后任集賢殿正宇,藍田縣尉和監察御史里行(即見習御史)。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革新失敗后,王叔文被殺,柳宗元也從中央貶到了地方先是貶為紹州刺史,未及任又被貶為永州(現屬湖南)司馬,十年后,又貶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于柳州任上。

      軼事典故

      唐憲宗元和l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貶官來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他在柳州的時間雖然僅有4年,但卻為柳州黎民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廟、興辦學堂書院、破除巫神迷信、開鑿飲用水井、釋放抵債奴婢、植樹造林等,促進了柳州地方文明的發展,在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柳州的百姓非常懷念他,給他立祠,千百年來一直祭祀他。有關他的傳說廣為流傳。

      福民驅鬼

      柳州的柳侯祠,《龍城石刻》(“劍銘碑”)的復制品,是一塊長一尺多、高六寸的殘缺石碣,上面刻有“龍城柳,神所守;驅厲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傳這塊《龍城石刻》從土里挖出來時,旁邊還有一把短劍,所以又稱“劍銘碑”。

      這是柳宗元逝世前兩年,在一次向其部下魏忠、謝寧、歐陽翼等人交代后事時,寫下的一篇銘文。當他揮毫時,在場的圍觀者都認為筆法蒼勁、雄健,內容也是表達他愛護百姓,詛咒邪惡勢力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提出為了使它傳之后世,不如鐫刻在石塊上,經柳宗元同意,叫來石匠,將這篇銘文鐫刻成碑,連同他佩戴的一把短劍一起埋入土中。歷經千年人世淪桑后,被一位百姓無意挖掘到,可惜不久即失落,只留下拓片。

      由于這是一件被認為埋入土中可以鎮宅,攜帶身上可以護身的神物,所以清代南方赴京應考的士子和長年經商在外的商賈,多有隨身收藏《龍城石刻》拓片往來于旅途,以求逢兇化吉的。

      荔子碑

      “荔子碑”是過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時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寫的《柳州羅池廟碑》中的《享神體》,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開頭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韓愈寫的絕好文章,又是宋代名書法家蘇東坡寫的絕好行書,歌頌的是柳宗元絕好故事;因而叫做“韓詩蘇字柳事碑”,又被人們美譽為“三絕碑”。

      此碑現巍然聳立于柳侯祠堂內,我們可以看到碑身為斷裂合拼而成。柳州流傳著一個故事,明嘉清年間,在戰亂中,“荔子碑”被毀壞。后來在筑柳州外城時,有軍士撿得半截“荔子碑”,拿來砌城墻,但是每次砌進墻內,城墻就崩塌,后來才發現是“荔子碑”的一部分,在場的人終于醒悟過來,知道拿來砌墻是對柳侯的不敬,受到崩塌的懲罰。只好把斷碑抬回柳侯祠,與殘留原處的“荔子碑”拼合在一起,使這一珍貴的文物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

      四大好事

      柳宗元致力改革的都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最明顯的成效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釋放奴婢,開鑿水井,興辦學堂,開荒建設,等等。

      首先是釋放奴婢。柳州原先是一個原始的荒蠻之地,當時沿襲一種殘酷的風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淪為奴婢。”相當于欠錢不還則淪為奴婢,而一旦為奴則終身為奴。柳宗元發布政令,“革其鄉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仍可出錢贖回。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已經淪為奴婢的人,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工錢抵完債后立即恢復人生自由,回家與親人團聚。這一舉動受到廣大貧困百姓的歡迎,后來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

      柳宗元在柳州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大力舉辦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由于地處偏僻的少數民族區域,遠離文明發達的都市,柳州一直以來處于封閉落后的環境里,弊風陋俗長期控制著人民的思想和心靈。柳宗元上任后,親手創辦了很多學堂,并采取各種方法鼓勵小孩積極念書,從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質。在政事之余,柳宗元還耐心接受青年學子的拜訪,對他們循循善誘。針對當地百姓迷信落后的習俗,柳宗元嚴令禁止江湖巫醫騙錢害人。同時推廣醫學,培養出當地自己的醫生為民眾服務。柳宗元不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播,更致力于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他使從來不敢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飯,靠喝雨水和河水長大的柳州人,從此喝上了干凈甘甜的地下水,這不能不說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喝水的方式改變是生活方式改變的反映,從而也帶動了人們思維方式的更新。

      而后,柳宗元又把目光投向農業落后的問題上。當地是丘陵地區,城外有著大片大片的荒地。看到百姓艱苦貧困的生活,柳宗元下決心改善這樣的面貌。他以父母官的身份,號召、組織鄉間的閑散勞力,開荒墾地,種樹種菜,鼓勵發展生產。有了足夠的土地才能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饑餓和貧窮。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種土地面積大增。僅大云寺一處開出的荒地就種下了竹子三萬竿,種菜百畦。他為改造一方水土,立下了不滅的功勛。

      此外,這位柳刺史還十分注重城市美化。他重視植樹造林,雖然身體不好也親自參加植樹活動。當時城里、河邊都種了許多柳樹。他的文明觀念還滲透到城市的建設和規劃上。柳宗元在位期間,整治了不少街巷,修筑了一些廟宇,并開發了不少自然景觀。

      水井:傳說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口可以使用的水井,千戶人家,萬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負著小口大肚子的罌瓶,極其艱難地沿著狹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邊汲水。如果天旱水淺,到江邊的距離就更遠了;到了雨季,路險泥滑,汲水更加危險,稍有不慎,腳下一滑,汲水的人就會從陡坡上翻滾下去,輕者跌斷手足,重者還會送命。

      柳宗元到柳州后,體察民情,決定鑿井供居民飲用。他命令部下蔣晏,率領數十名軍士,在城北隍上開鑿第一口水井。經過一段時間不分白天黑夜緊張的施工,一直鑿到66尺深,才打出井水來。這時,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攜幼跑來觀看這一奇跡。在這些百姓當中有的活到七、八十歲都還沒有見過井的,當他們喝到清冽的井水時,都不禁高興得歡呼雀躍起來。

      柳宗元鑿井之前,也曾有人試挖,但都崩塌,說是傷了“龍脈”,破壞“風水”,因此,都不敢繼續開鑿。柳宗元不信“訛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終于鑿井獲得成功,做了一件流傳千古的利民好事。從此柳州才有了水井。

      在柳州度過的余生最后的風雨四年里,柳宗元作為一個地方官,鞠躬盡瘁,用自己畢生的才華和心血,為當地人民鋪筑了一條通往文明社會的大道。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是他政治生涯中令人嘆息的結尾。但作為柳州歷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他付出的精力和做出的貢獻,卻是令人懷念,不能遺忘的。柳宗元就像一根風中的殘燭,頑強地燃燒自己,盡其所有的光芒,照亮了一方荒蕪。

      永某氏之鼠

      唐代柳宗元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以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

      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馀也。晝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嚙斗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后人來居,鼠為態如故。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

      別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獨覺

      唐代柳宗元

      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

      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


      跂烏詞

      唐代柳宗元

      城上日出群烏飛,鴉鴉爭赴朝陽枝。

      刷毛伸羽和且樂,爾獨落魄今為何?

      無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爾令爾疾?

      無乃饑啼走路旁,貪鮮攫肉人所傷?

      翹肖獨足下叢薄,口銜低枝始能越。

      還顧泥涂備螻蟻,仰看棟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踴身失勢不得高。

      支離無趾猶自免,努力低飛逃后患。

      古東門行

      唐代柳宗元

      漢家三十六將軍,東方雷動橫陣云。

      雞鳴函谷客如霧,貌同心異不可數。

      赤丸夜語飛電光,徼巡司隸眠如羊。

      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

      兇徒側耳潛愜心,悍臣破膽皆杜口。

      魏王臥內藏兵符,子西掩袂真無辜。

      羌胡轂下一朝起,敵國舟中非所擬。

      安陵誰辨削礪功,韓國詎明深井里。

      絕胭斷骨那下補,萬金寵贈不如土。

      吊屈原文

      唐代柳宗元

      后先生蓋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求先生之汨羅兮,攬蘅若以薦芳。愿荒忽之顧懷兮,冀陳辭而有光。

      先生之不從世兮,惟道是就。支離搶攘兮,遭世孔疚。華蟲薦壤兮,進御羔袖。牝雞咿嗄兮,孤雄束咮?哇咬環觀兮,蒙耳大呂。堇喙以為羞兮,焚棄稷黍。犴獄之不知避兮,宮庭之不處。陷涂藉穢兮,榮若繡黼。榱折火烈兮。娛娛笑舞。讒巧之嘵嘵兮,惑以為咸池。便媚鞠恧兮,美逾西施。謂謨言之怪誕兮,反置瑱而遠違。匿重痼以諱避兮,進俞、緩之不可為。

      何先生之凜凜兮,厲針石而從之?但仲尼之去魯兮,曰吾行之遲遲。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今夫世之議夫子兮,曰胡隱忍而懷斯?惟達人之卓軌兮,固僻陋之所疑。委故都以從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立而視其覆墜兮,又非先生之所志。窮與達固不渝兮,夫惟服道以守義。矧先生之悃愊兮,蹈大故而不貳。沉璜瘞佩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兮,胡久而不芳?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猶仿佛其文章。托遺編而嘆喟兮,渙余涕之盈眶。呵星辰而驅詭怪兮,夫孰救于崩亡?何揮霍夫雷電兮,茍為是之荒茫。耀姱辭之?曭朗兮,世果以是之為狂。哀余衷之坎坎兮,獨蘊憤而增傷。諒先生之不言兮,后之人又何望。忠誠之既內激兮,抑銜忍而不長。羋為屈之幾何兮,胡獨焚其中腸。

      吾哀今之為仕兮,庸有慮時之否臧。食君之祿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媮風之不可去兮,懷先生之可忘!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累 一作:束)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植靈壽木

      唐代柳宗元

      白華鑒寒水,怡我適野情。

      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

      蹇連易衰朽,方剛謝經菅。

      敢期齒杖賜?聊且移孤莖。

      叢萼中競秀,分房處舒英。

      柔條乍反植,勁節常對生。

      循玩足忘疲,稍覺步武輕。

      安能事翦伐,持用資徒行。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