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清代詩人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的詩文(220篇)納蘭性德的名句(779條)

      人物生平

      納蘭性德生于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御前侍衛

      納蘭性德成為進士時年僅二十二歲,康熙愛其才,又因納蘭出身顯赫,家族與皇室沾親帶故(納蘭的母親出身愛新覺羅皇族;納蘭的曾祖父金臺吉是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極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三等侍衛,不久后晉升為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還曾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情況。

      寄情詩詞

      作為當朝重臣納蘭明珠的長子,本來注定榮華富貴,繁花著錦。作為皇帝身邊的,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參與風流斯文的詩文之事。隨皇帝南巡北狩,游歷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隨皇上唱和詩詞,譯制著述,因稱圣意,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備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官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內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納蘭一生雖懂騎射好讀書,卻并不能在一等侍衛的御前職位上揮灑滿腔熱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盧氏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納蘭性德24歲時將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后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納蘭性德交友“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樣,當時許多想升官發財的名士才子都圍繞在他身邊,使得其住所淥水亭(今宋慶齡故居內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藏書大家

      納蘭性德一生愛書藏書,從師顧貞觀、陳維菘、徐乾學,研討經學。曾耗資40萬金,編輯宋以來諸儒學經之書,刻為《通志堂經解》1860卷(后世學者何焯編撰有《通志堂經解目錄》)。輯有《全唐詩選》。著有《通志堂集》、《飲水詞》、《淥水亭雜識》、《大易集儀萃言》、《刪補大學義粹言》、《詞韻正略》、《陳氏禮記集說補正》等書。晚年篤意于經史、書法、詩文。囑友人秦松齡、朱彝尊為購求宋元諸家經解,得抄本140余種,環擁古書萬卷,建藏書樓“通志堂”、“珊瑚閣”,以彈詞歌曲、評定書畫、鑒藏古籍為樂。藏書印有“珊瑚閣”、“繡佛齋”、“鴛鴦館”等字。

      英年早逝

      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葬于何處位于海淀區上莊鄉上莊村北,皂甲屯西一處臺地上。建于清代順治三年,總面積約為340畝,墓地分為南壽地、北壽地兩個部分,共有寶頂9座,土墳兩座。

      納蘭性德墓的寶頂建筑宏大,底座為青石,寶頂中部為漢白玉,鐫刻有圖案,上部為三合土夯實的半圓頂。納蘭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盜。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70年冬,被徹底拆毀。

      風光

      納蘭性德22歲時,再次參加進士考試,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衛的官職,以后升為二等,再升為一等。作為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參與風流斯文的詩文之事。隨皇帝南巡北狩,游歷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隨皇上唱和詩詞,譯制著述,因稱圣意,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備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官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他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杰出,著稱于世。24歲時,他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再后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編輯一處,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 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杰出代表。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在交友上,納蘭性德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所交“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漢族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等。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樣,當時許多的名士才子都圍繞在他身邊,使得其住所淥水亭(現宋慶齡故居內恩波亭)因文人騷客雅聚而著名,客觀上也促進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榮。究其原因,納蘭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漢族知識分子學到他所傾慕的漢文化知識,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著不同于一般滿清貴族紈绔子弟的遠大理想和高尚人格,這就顯然使得他的舉動背離了社會主流,從而成為后世的一個研究焦點。

      性格

      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后續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他卻流連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然而與之區別的,納蘭性德是入關不久的滿族顯貴,能夠對漢族文化掌握并運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為稱奇的。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于水、荷尤多,盡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開闊,但是由于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中的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性德24歲將自己的詞作結集為《側帽》后更名為《飲水》,后人多稱納蘭詞。《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杰出代表。他的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為詞壇一說而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評價

      顧貞觀: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凄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凄惋而后喜悅。

      顧貞觀:容若詞一種凄忱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陳維嵩: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

      周之琦:納蘭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能使殘唐墜緒,絕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

      況周頤: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絕高。適承元、明詞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譏。獨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勝起衰之任。其所為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采,進于沉著渾至何難矣。

      王國維: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陳廷焯:飲水詞措詞淺顯

      容若飲水詞,在國初亦推作手,較東白堂詞〔佟世南撰,〕似更閑雅。然意境不深厚,措詞亦淺顯。余所賞者,惟臨江仙〔寒柳〕第一闋,及天仙子〔淥水亭秋夜、〕酒泉子〔謝卻荼蘼一篇〕三篇耳,余俱平衍。又菩薩蠻云:“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亦凄忱,亦閑麗,頗似飛卿語,惜通篇不稱。又太常引云:“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亦頗凄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白雨齋詞話》?

      參考資料:

      1、王國維 .《人間詞話》 :國粹學報 ,1909 .

      與曹雪芹

      首先,納蘭性德與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宮禁,均為大內侍衛。據考,這種同事關系可能還非同一般。他們都極富文采,一個是滿人通過發奮勤學,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個是祖代家風,把成熟的漢學帶入旗籍。從兩個不同角度達到同工之妙,對滿漢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現在最能作證的便是時任江寧織造的曹寅與隨康熙南巡駐蹕織造署的納蘭性德的詩文交往。

      納蘭有詞《滿江紅·為曹子清題其先人所構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此外,納蘭性德還著文《曹司空手植樹記》。

      同是帝王的近臣,納蘭是帝王身邊與文化人士聯系的橋梁紐帶。曹寅是外放江南,一面任官,一面監視江南文人舉動,為朝廷籠絡人才的密使。他們的作用方向不一樣,但目的與歸宿卻是一樣的,都是清王朝進行文化統治的干將與助手。這便是他們在意識形態方面扮演的同一角色,以及在文化職能方面的共同之處。

      再者,納蘭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封建官僚世家。從龍入關,立有功勛,并數代承襲官爵,是功名奕世,鐘鳴鼎食之家。納蘭家不但是地道的正統滿州貴族,從血緣上與王朝有著復雜交叉的關系。曹家祖上是明朝遼東駐軍軍官,后降清改籍,入包衣列,屬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當過皇帝的侍讀(同學),曹雪芹的姐姐又是禮親王五世孫,平郡王納爾蘇的王妃。曹家世襲江寧織造職達六、七十年。尤其不要忘記的是納蘭性德,曹寅與康熙皇帝是年齡相近的“一起玩大”的年少君臣。

      納蘭家與曹家不但在王朝的關系上,而且在家世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祖上都是從龍入關的老資格,并在清王朝定鼎華夏后發跡。兩個家族都有一定的文化傳統,注重文化建設。明珠是滿漢文化融合政策的支持者,自已曾領銜主編過一批清初的大部頭書籍。他對自家子弟的文化進修、發展,盡了心力。兒孫中有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有翰林院掌院學士揆敘,還有喜讀書、善藏書的孫子福格。而曹家祖上就是明朝遼陽駐軍的游擊銜炮兵教官,之后的曹家子孫均是文才出眾,并樂于廣交天下名士的官員。他們的祖上雖都是武官出身,但在文化的過程和完善文治的大形勢下,較早地順應這個趨勢,完成了這個轉變。詩書傳家,崇文重禮。兩個家族都有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輝煌,都是“詩書簪纓之族”。但也都遭遇撤職抄家的厄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把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治斗爭與家族盛衰演繹得如此維妙維肖,再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納蘭,王朝的政治風云變幻深深影響著他們家族的命運。他們家族內部的矛盾發展,家勢的炎涼,也微縮、反映了王朝的興衰。它們互為影響,互為觀照。明珠與大多數封建官吏一樣,由于權勢漸重,也重蹈把持朝政,背公營私、貪財納賄覆輒,被御史參劾,遭撤職抄家的處分。他的府邸家園被另一個佞臣巨貪和珅看中,據為已有。而曹家赫赫近百載,卻被告挪用資財,出現虧空被撤職查抄,其織造之職被另一個叫隋赫德的貪官接替。這種陳陳相因并非以良繼莠,正是統治集團內部斗爭的結果。他們兩家都曾自覺不自覺地卷入宮廷權力斗爭,屬于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朋黨。納蘭性德大弟揆敘因在立儲問題上重提“八阿哥”,玄燁震怒,被降職。雍正更是窮治政敵,死人也不放過。降諭在揆敘墓碑上鏟去舊字,改刻“不忠不孝柔奸陰險揆敘之墓”昭示永久。而揆方因婚姻關系,也自然在皇子朋黨之列,虧得早逝,榮辱由他。而曹家也因為立儲問題與皇八子和皇九子結為同黨,被雍正惡之,一除為快。因在江寧織造衙門旁萬壽庵發現曹家為允禟收藏鑄造的銅獅子,找著把柄、差錯,便削職為民,充軍發配,一捋到底。兩個家族同樣在封建制度回光返照的“康乾盛世”里盡歷了榮辱盛衰的輪回。納蘭性德本人雖然沒有象晚些時候的曹雪芹那樣,親歷家道衰敗。但他的婚姻、事業好景不長,似乎也鬼使神差地預示著水滿則溢,月圓必虧,“盛宴必散”的規律。應該看到,這一現象并不僅限于納蘭和曹氏家族。而是一般事物的發展規律,更是封建王朝中的普遍現象。這也正是他們家族史的社會意義所在。

      與曹雪芹的比較

      就納蘭性德和曹雪芹個人品格來比較,也有許多共同和相通、相似之處,兩人都有過人的才分和非同一般的文化基礎。納蘭性德在主編《通志堂經解》時,就把凡讀書、索引、見聞俱記錄在冊,以后編成《淥水亭雜識》,其中涉及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方面,可見博學之一斑。一首《望海樓·寶珠洞》把視野內一望之地的自然景觀、歷史文物、千古蒼桑一并道來,信息量大,跨度大,內涵豐富。一首《憶秦娥·龍潭口》把所看到的地理、地質現象作正確的描述與藝術的表達。竟可以與著名文化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有關描寫一并參照閱讀、欣賞。而曹雪芹也多才多藝,曾撰寫《廢藝齋集稿》《南鷂北鳶考工志》等多冊關于金石工藝美術、烹調等書籍。另外還擅長書畫、詩詞。這些在他的封建社會大百科全書《紅樓夢》中,都一一展現。納蘭性德與曹雪芹同屬風雅之流,脫俗之士,但對朋友卻有情有義。納蘭性德交友朱彝尊、梁佩蘭、姜宸英、高士奇、顧貞觀等著名學者文士,并傾力營救身陷絕地的吳兆騫。納蘭性德身雖富貴,但不戀官場,不貪功名,甚至想擺脫世俗糾纏,做閑云野鶴。曹雪芹則有詩友敦敏、敦誠、張宜泉等,更有神密的“脂硯齋”、弘曉等知音。他樂于幫貧濟困,據說他在“鬻畫維生”“繩床瓦灶”的困境中,仍“常濟孤寡”,收養雙目失明的老嫗白媼,作風箏譜教盲人于叔度謀生之術。曹雪芹曾謝絕好友敦敏的推薦,不入宮謀職。

      他們之間確有許多極其相似之處和幾乎能重疊套合的家世經歷。無怪相隔不久,又與納蘭家結為“親家”的乾隆,看過《紅樓夢》后,一口咬定所寫是前朝明珠家之事。更有人牽強、索隱,認定明府為大觀園;明珠納蘭父子即賈政、寶玉等等不一枚舉。且不管這類說法有否根據,有否意義,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的確太多,而且在納蘭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對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變故毫無知曉,加之個人的親歷和體驗,豐富了他的藝術創作源流,使《紅樓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與更大的涵蓋性。使一部文學著作具有了更豐富的蘊涵和深刻的意義。

      昭君怨·暮雨絲絲吹濕

      清代納蘭性德

      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譙鼓已三更,夢須成。


      洛陽春·雪

      清代納蘭性德

      密灑征鞍無數。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蒙蒙霧。

      惆悵瑣窗深處。濕花輕絮。當時悠飏得人憐,也都是、濃香助。


      菩薩蠻·為春憔悴留春住

      清代納蘭性德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


      鬢云松令·詠浴

      清代納蘭性德

      鬢云松,紅玉瑩。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半餉斜釵慵未整,暈入輕潮,剛愛微風醒。

      露華清,人語靜。怕被郎窺,移卻青鸞鏡。羅襪凌波波不定,小扇單衣,可耐星前冷。

      浣溪沙·姜女祠

      清代納蘭性德

      海色殘陽影斷霓,寒濤日夜女郎祠。翠鈿塵網上蛛絲。

      澄海樓高空極目,望夫石在且留題。六王如夢祖龍非。

      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

      清代納蘭性德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生查子·短焰剔殘花

      清代納蘭性德

      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寂。倦舞卻聞雞,暗覺青綾濕。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遠夢輕無力。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清代納蘭性德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后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