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兩漢詩人 > 東方朔

      東方朔簡介

      東方朔

      東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張,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德州陵縣神頭鎮)人,西漢著名詞賦家,幽默風趣且才華橫溢,在政治方面也頗具天賦,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漢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后人匯為《東方太中集》。

      ? 東方朔的詩文(2篇)東方朔的名句(8條)

      軼事典故

      割肉遺妻

      東方朔做常侍郎的時候,漢武帝有一次在伏天賞賜肉給侍從。然而負責分肉的官丞卻遲遲未來。東方朔便獨自拔劍割肉,并對他的同僚們說:“伏天應當早點回家,請允許我接受天子的賞賜。”隨即把肉包好懷揣著離去。后來太官丞將此事上奏漢武帝。武帝便問東方朔:“昨天賜肉,你不等詔令下達,就用劍割肉走了,是為什么?”于是東方朔脫帽跪謝請罪。漢武帝說:“先生站起來自責吧!”東方朔再拜說:“東方朔呀!東方朔呀!接受賞賜卻不等詔令下達,這是多么無禮呀!拔劍割肉,多么豪壯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潔呀!回家送肉給妻子吃,又是多么仁愛呀!”漢武帝聽罷笑著說:“讓先生自責,沒想到你竟反過來稱贊自己!”于是又賜給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讓他回家送給妻子。

      歲更其婦

      東方朔任郎官時,漢武帝時常給他賜食。東方朔每次吃完后便把剩下的肉揣在懷里打包帶走,衣服臟了之后漢武帝又賞賜他綢絹。東方朔便將漢武帝賞賜的財物全部用于娶長安城年輕漂亮的女子。然而每位女子都是娶回來一年就被拋棄,再重新迎娶。

      大隱于朝

      漢武帝身邊的郎官大多數人認為東方朔是瘋子,武帝則認為東方朔若是不行荒唐之事,身邊的郎官沒有人能比得上他。而東方朔自己則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隱居在朝廷中的人。古時候的人皆隱居深山之中。東方朔時常在酒席中飲酒暢快之時便唱:“隱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馬門。宮殿里可以隱居起來,保全自身,何必隱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騶牙歸義

      有一次建章宮出現了一只長的像麋鹿的動物,但是沒有人認識這只動物。漢武帝便命令東方朔來看。東方朔說:“我知道這個東西,請賜給我美酒好飯讓我飽餐一頓,我才說。”武帝應允。吃過酒飯,東方朔又說:“某處有公田、魚池和葦塘好幾頃,陛下賞賜給我,我才說。”武帝再次答應。于是東方朔說道:“這只動物叫騶牙。當遠方有前來投誠的事情,騶牙便會先出現。它的牙齒前后一樣,大小一致而沒有大牙,所以它叫騶牙。”后來過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人來歸降漢朝。武帝于是又賞賜東方朔很多錢財。

      善哉瞿所

      漢武帝游上林苑時看見一棵好樹,問東方朔樹名,東方朔說 :“此樹名叫善哉。”漢武帝暗中讓人標記這棵樹。過了數年之后,再次問東方朔此樹之名,東方朔回答說:“此樹名叫瞿所。”武帝于是說:“東方朔欺騙我很近了啊,此樹的名字為何與之前說的不一樣呢?”東方朔回答道:“大為馬,小為駒,長為雞、小為雛,大為牛、小為犢,人生為兒、長為老,昨日的善哉今日已長成瞿所。生老病死,萬物成敗,哪里有定數?漢武帝于是大笑。”

      怪哉怪哉

      漢武帝游幸甘泉宮,看到馳道中有一只紅色的小蟲,頭部的牙齒耳鼻都有,但是沒人認識。漢武帝于是讓東方朔來觀看,東方朔看完之后回答說:“此蟲名叫怪哉。曾經此地關押了很多無辜的人,眾人哀愁怨恨,都仰首嘆息:“怪哉怪哉!”藉此而感動了上天,因憤而生,所以名叫怪哉。此處必定是當年秦朝的獄所。“漢武帝當即翻閱地圖,果然如東方朔所說。漢武帝又問:“如何驅趕這種蟲子呢?”東方朔回答:“但凡有憂愁的人,以酒則解愁,陛下用酒灌它自然就消失了。”于是武帝使人將蟲子放置在酒中,過了一會兒果真消散。

      上林鹿死

      漢武帝時有人因為擅自殺了上林苑的鹿,被有司判為死罪。東方朔對武帝說:“這個人確實該死,理由有三:一是使陛下因為一頭鹿而殺人,這是第一個該死的理由;讓天下人知道陛下看重鹿而輕人命,這是第二個該死的理由;匈奴有犯邊的急情,需要鹿的角撞死匈奴兵,這是第三個該死的理由。”漢武帝聽了之后不說話,然后赦免了殺鹿的人。

      不死之酒

      漢武帝齋戒七天,遣巒大帶來數十名男女去君山尋不死藥。巒大得不死酒而歸。漢武帝想要喝時,東方朔說:“我能識別這酒的真假,陛下請看。”說罷便飲了一口。漢武帝煩怒想要殺了東方朔,東方朔說:“陛下如果殺了臣,就證明這酒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喝了能夠不死,那么陛下就殺不死臣。”于是漢武帝赦免了東方朔。

      劫后余灰

      漢武帝鑿昆明池,挖了非常深,挖出來的都是灰黑色的灰,沒有土。舉朝官員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因此漢武帝召來東方朔問。東方朔說:“臣愚昧不知道這個原因,陛下可以嘗試去詢問西域的胡人。”漢武帝認為東方朔不知道,又難以找到西域胡人詢問。待到漢明帝時期,外國的胡人來到洛陽,當時有人記起東方朔所說的話,便試著問武帝時期灰黑色的東西。胡人說:“天地的大劫快要來臨時,就會有劫燒,那灰黑色的東西便是大劫燃燒后余下的灰燼。”世人才知東方朔所言是真。

      后世紀念

      東方朔廟會

      因史書載東方朔為“射覆”高手,每猜必中。故民間多有關東方朔相術占卜方面的傳說,而占卜的盲人對其更是備加推崇,占卜技藝代代相傳,每年三月三對其供奉跪拜,尊稱占卜鼻祖。每到農歷三月,來自世界各地的東方朔崇拜者自四面八方趕到東方朔祠和東方朔墓,供奉跪拜,年復一年,延續不斷。后來又逐漸增加了秧歌、高蹺、舞獅子、民樂表演、物資交流等內容,時間也由曾經的一天延長為三月初三至初五共三天。這就是名聞遐邇的神頭三月三廟會,即以紀念東方朔為主題的經濟文化活動。自漢朝興起,晉朝時盛極一時,且歷經千余年延續不衰。雖然文革期間一度中斷,但后來又得以恢復。

      東方朔公園

      東方朔公園原名東方公園,是取東方朔之復姓“東方”。2014年10月,正式更名東方公園為東方朔公園。東方朔公園位于山東德州市陵城區城區中心地段,東鄰政府北大街,南接陵州東路,西靠青年街,北倚文廟路,占地220畝,是2008年縣委、縣政府投資1.6億元建設的重點民心工程。該公園由青島理工大學建筑設計專家徐飛鵬教授設計,處處講究布局對稱,自北端的文化藝術中心向南依次為中國結廣場、東方朔塑像、歷史廣場、文化長廊、泰山石、玉帶橋,組成一條主軸線;武術廣場、滑冰場,舞蹈廣場、戲曲廣場,休閑林地、小游園等東西對稱排列。公園原以“東方”命名,是取東方朔之復姓“東方”。2014年10月,正式更名東方公園為東方朔公園。

      東方朔牌樓

      在湖北黃石市鐵山區龍衢灣入口處,有座始建于明代成化年初的古牌樓,當地人稱據東方朔牌樓。據當地的《陸氏家譜索引》記載,東方朔牌樓古時只有石坊,石坊有三門,正中門楣正面額書“上古仙蹤”,背書“歲星瑞桃”,兩邊門楣正背面各額書一至今尚少人認識的古楚文字。宋真宗時這青石坊曾維修過一次,元末紅巾軍與元軍激戰時被毀,那四個古楚文字,明代重修時被描存在陸氏宗祠之中。

      明永樂末年,龍衢居士歲貢士陸鳳翥首倡重修并親筆臨摹陸柬之手跡,重書“上古仙蹤”和“歲星瑞桃”。明代成化年間,村民在此基礎上,重修建了一座兩丈高的青石牌坊,名曰“上古仙蹤”,以紀念西漢大學士東方朔。

      青石坊聳立在東方山西麓、走馬寨的登山古道上,石坊四周古木參天,溪流清澈,水流悠悠。遺憾的是,這珍貴的石坊在抗日戰爭中,被日寇做了碉堡,陸鳳翥臨摹的陸柬手跡,被幾個陸姓農民收藏,在“文革”“破四舊” 時被砸碎鋪了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鐵山區人民政府重新修繕了這座東方朔牌樓。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數言便事兮,見怨門下。

      王不察其長利兮,卒見棄乎原野。

      伏念思過兮,無可改者。

      群眾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賢者滅息。

      堯、舜圣已沒兮,孰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湯湯。

      死日將至兮,與麋鹿同坑。

      塊兮鞠,當道宿,

      舉世皆然兮,余將誰告?

      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

      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來風。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

      往者不可及兮,來者不可待。

      悠悠蒼天兮,莫我振理。

      竊怨君之不寤兮,吾獨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覽私微之所傷。

      堯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稱而弗忘。

      齊桓失于專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晉獻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義兮,荊文寤而徐亡。

      紂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呂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壟。

      賢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蘭芷幽而有芳。

      苦眾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郁而內傷。

      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世俗更而變化兮,伯夷餓于首陽。

      獨廉潔而不容兮,叔齊久而逾明。

      浮云陳而蔽晦兮,使日月乎無光。

      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

      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風肅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長。

      眾并諧以妒賢兮,孤圣特而易傷。

      懷計謀而不見用兮,巖穴處而隱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從俗而變化兮,隨風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偽進而得當。

      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廢制度而不用兮,務行私而去公。

      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

      將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聞兮,遭值君之不聰。

      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聽奸臣之浮說兮,絕國家之久長。

      滅規矩而不用兮,背繩墨之正方。

      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于秋蓬。

      業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論乎禍兇。

      彼離畔而朋黨兮,獨行之士其何望?

      日漸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變容。

      眾輕積而折軸兮,原咎雜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復東。

      懷沙礫而自沉兮,不忍見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難論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而日多。

      梟鸮既以成群兮,玄鶴弭翼而屏移。

      蓬艾親入御于床笫兮,馬蘭踸踔而日加。

      棄捐藥芷與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蕪穢而險戲。

      高陽無故而委塵兮,唐虞點灼而毀議。

      誰使正其真是兮,雖有八師而不可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

      處湣湣之濁世兮,今安所達乎吾志。

      意有所載而遠逝兮,固非眾人之所識。

      驥躊躇于弊輂兮,遇孫陽而得代。

      呂望窮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寧戚飯牛而商歌兮,桓公聞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

      吾獨乖剌而無當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獻寶玉以為石。

      遇厲武之不察兮,羌兩足以畢斮。

      小人之居勢兮,視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囁嚅而妄作。

      親讒諛而疏賢圣兮,訟謂閭娵為丑惡。

      愉近習而蔽遠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無所歸薄。

      專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過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滯。

      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

      獨冤抑而無極兮,傷精神而壽夭。

      皇天既不純命兮,余生終無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絕橫流而徑逝。

      寧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見此濁世?

      怨思

      賢士窮而隱處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諫而靡軀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荊棘聚而成林。

      江離棄于窮巷兮,蒺藜蔓乎東廂。

      賢者蔽而不見兮,讒諛進而相朋。

      梟鸮并進而俱鳴兮,鳳皇飛而高翔。

      原壹往而徑逝兮,道壅絕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誰告兮,獨永思而憂悲。

      內自省而不慚兮,操愈堅而不衰。

      隱三年而無決兮,歲忽忽其若頹。

      憐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見而復歸。

      哀人事之不幸兮,屬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閑兮,心沸熱其若湯。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

      哀獨苦死之無樂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離予之故鄉。

      鳥獸驚而失群兮,猶高飛而哀鳴。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無報?

      苦眾人之皆然兮,乘回風而遠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

      悲虛言之無實兮,苦眾口之鑠金。

      過故鄉而一顧兮,泣歔欷而霑衿。

      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

      邪氣入而感內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

      聞南籓樂而欲往兮,至會稽而且止。

      見韓眾而宿之兮,問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載雌霓而為旌。

      駕青龍以馳騖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眾人之難信兮,愿離群而遠舉。

      登巒山而遠望兮,好桂樹之冬榮。

      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

      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居不樂以時思兮,食草木之秋實。

      飲菌若之朝露兮,構桂木而為室。

      雜橘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

      鹍鶴孤而夜號兮,哀居者之誠貞。

      哀命

      哀時命之不合兮,傷楚國之多憂。

      內懷情之潔白兮,遭亂世而離尤。

      惡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濁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離。

      測汨羅之湘水兮,知時固而不反。

      傷離散之交亂兮,遂側身而既遠。

      處玄舍之幽門兮,穴巖石而窟伏。

      從水蛟而為徙兮,與神龍乎休息。

      何山石之嶄巖兮,靈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遠。

      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

      惟椒蘭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無過之設行兮,雖滅沒之自樂。

      痛楚國之流亡兮,哀靈修之過到。

      固時俗之溷濁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門之正匠兮,遙涉江而遠去。

      念女嬃之嬋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決死而不生兮,雖重追吾何及。

      戲疾瀨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產。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

      謬諫

      怨靈修之浩蕩兮,夫何執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閑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諱。

      卒撫情以寂寞兮,然怊悵而自悲。

      玉與石其同匱兮,貫魚眼與珠璣。

      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罷牛而驂驥。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

      固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改錯。

      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當世豈無騏驥兮,誠無王良之善馭。

      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駒跳而遠去。

      不量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

      弧弓弛而不張兮,孰云知其所至?

      無傾危之患難兮,焉知賢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進富兮,節行張而不著。

      賢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黨譽。

      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棄彭咸之娛樂兮,滅巧倕之繩墨。

      菎蕗雜于黀蒸兮,機蓬矢以射革。

      駕蹇驢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極?

      以直鍼而為釣兮,又何魚之能得?

      伯牙之絕弦兮,無鍾子期而聽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類者相似。

      飛鳥號其群兮,鹿鳴求其友。

      故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

      虎嘯而谷風至兮,龍舉而景云往。

      音聲之相和兮,言物類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異形兮,勢不可以相錯。

      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寄讬。

      眾鳥皆有行列兮,鳳獨翔翔而無所薄。

      經濁世而不得志兮,愿側身巖穴而自讬。

      欲闔口而無言兮,嘗被君之厚德。

      獨便悁而懷毒兮,愁郁郁之焉極?

      念三年之積思兮,愿壹見而陳辭。

      不及君而騁說兮,世孰可為明之?

      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揚。

      眾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亂曰:

      鸞皇孔鳳日以遠兮,畜鳧駕鵝。

      雞鶩滿堂壇兮,鼉黽游乎華池。

      要褭奔亡兮,騰駕橐駝。

      鉛刀進御兮,遙棄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樹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甌登于明堂兮,周鼎潛潛乎深淵。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答客難

      兩漢東方朔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擒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說得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倉麋,澤及后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運之掌,賢與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說,并進輻湊者,不可勝數;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門戶。使蘇秦、張儀與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雖有圣人,無所施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故曰:時異事異。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鐘于宮,聲聞于外。’‘鶴鳴九皋,聲聞于天’。茍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于文武,得信厥說。封于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筵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猶是觀之,譬由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于大道也。”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精品麻豆av|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