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湫記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嘗從老先生來觀大龍湫。苦雨積日夜,是日,大風起西北,始見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聞大聲轉出谷中,從者心掉。望見西北立石,作人俯勢,又如大楹;行過二百步,乃見更作兩股倚立;更進百數步,又如樹大屏風。而其顛谽谺,猶蟹兩螯,時一動搖,行者兀兀不可入。轉緣南山趾稍北,回視如樹圭。又折而入東崦,則仰見大水從天上墮地,不掛著四壁,或盤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東巖趾有諾詎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風橫射,水飛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猶如暴雨至。水下搗大潭,轟然萬人鼓也。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曰:“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歲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則皆水縮,不能如向所見。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漸聞有水聲。乃緣石矼下,出亂石間,始見瀑布垂,勃勃如蒼煙,乍小乍大,鳴漸壯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紅如丹砂。石間無秋毫土氣,產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鳧毛。潭中有斑魚二十余頭,聞轉石聲,洋洋遠去,閑暇回緩,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壯一倍,不可復得瓶,乃解衣脫帽著石上,相持扼掔,爭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黃猿數十,聞聲皆自驚擾,挽崖端偃木牽連下,窺人而啼。縱觀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為瑞鹿寺。日已入,蒼林積葉,前行,人迷不得路,獨見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謂南山公也。
憶江南·(一名望江南
(一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夢江口、望江梅、
歸塞北、謝秋娘、春去也)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
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
滿城飛絮混輕塵。愁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
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
雁湫之瀑煙蒼蒼,中條之瀑雷硠硠,匡廬之瀑浩浩如河江。
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側臥一肱張。
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
我來正值連朝雨,兩崖逼束風愈怒。
松濤一涌千萬重,奔泉沖奪游人路。
重岡四合如重城,震電萬車爭殷轔。
山頭草木思他徙,但有虎嘯蒼龍吟。
須臾雨盡月華濕,月瀑更較雨瀑謐。
千山萬山惟一音,耳畔眾響皆休息。
靜中疑是曲江濤,此則云垂彼海立。
我曾觀潮更觀瀑,浩氣胸中兩儀塞。
不以目視以耳聽,齋心三日鈞天瑟。
造物貺我良不慳,所至江山縱奇特。
山僧掉頭笑休道,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
破玉裂瓊凝不流,黑光中線空明窈。
層冰積壓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
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頹倒。
是時樵牧無聲游屐絕,老僧扶杖窮幽討。
山中勝不傳山外,武陵難向漁郎道。
語罷月落山茫茫,但覺石梁之下煙蒼蒼、雷硠硠,挾以風雨浩浩如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