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名句 > 姚鼐的名句 > 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shì)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

      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shì)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

      出自清代姚鼐的《左仲郛浮渡詩序

      江水既合彭蠡,過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壽春、合肥以傅淮陰,地皆平原曠野,與江淮極望,無有瑰偉幽邃之奇觀。獨(dú)吾郡潛、霍、司空、龍眠、浮渡,各以其勝出名于三楚。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xiǎn)峻之阻,而幽深?yuàn)W曲,覽之不窮。是以四方來而往游者,視他山為尤眾。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shì)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這眾,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寂歷空濛,更數(shù)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發(fā)耶?余嘗疑焉,以質(zhì)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將往游焉,他日當(dāng)與君俱。”余曰:“諾。”及今年春,仲郛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歸,出詩一編,余取觀之,則凡山之奇勢(shì)異態(tài),水石摩蕩,煙云林谷之相變滅,番見于其詩,使余光恍惚有遇也。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云水郁藹,中流有微風(fēng)擊于波上,發(fā)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諸客皆歌乎,舉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dāng)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jì)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客有戲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應(yīng)。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嗟乎!設(shè)余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快平生這志,以間執(zhí)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shì)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譯文及注釋

      譯文

      長江之水匯合于鄱陽湖之后,經(jīng)過九江往下,拐個(gè)彎稍向北流,越發(fā)寬闊浩大,這其中自壽春、合肥以至淮陰,都是地勢(shì)平坦空曠的平原和長江、淮河,極目望去,沒有高大深邃的奇觀。只有我的家鄉(xiāng)桐城附近的潛山、霍山、司空山、龍眠山和浮渡山,各自以它們的勝景聞名于三楚大地。而浮渡山瀕臨長江背靠平原,登臨者不必經(jīng)歷什么艱難險(xiǎn)阻,而幽深曲折的景致看也看不完,所以,來往的四方游客,比其他名山為多。但是我聽說凡是天下的山山水水,它的形勢(shì)都是用來揭示天地的奧秘的,它的開合變幻常常暗中與人心相通,因此,一定是放縱心志于形體之外,暗合于天地萬物的人,才能懂得它的意趣。現(xiàn)在以浮渡山的近在咫尺,而天下去游覽的人又那么多而論,不知道每天常來游歷的人都能懂得它的意趣,面相見于眼前?或是將它的意趣壓制、隱藏在蕪雜叢生的草木土石之間,在空濛的水氣中歷盡寂寞,經(jīng)過數(shù)千百年,特地寄身于此,有所等待而后發(fā)呢?我曾有所疑惑,并問過仲郛。仲郛說:“我本想去游歷一番,改日當(dāng)和您一起去。”我說:“可以。”到今年春天,仲郛被朋友邀請(qǐng)先去了,沒有邀我。等他游罷歸來,拿出一本詩集來。我拿來一看,舉凡山的奇勢(shì)異態(tài),以及水石摩蕩、煙云林谷的變幻,都在他的詩中見到了。讀過之后,使我恍恍惚惚似乎在哪里見到過。這大概就是仲郛所說的山水意趣吧?是不是呢?

      過去,我曾經(jīng)與仲郛因事同坐一條船,半夜間乘著水勢(shì)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江面上飄蕩著云氣,江水中翻卷著白浪,云水郁郁藹藹,江中微風(fēng)拍打在波浪上,發(fā)出浪浪的聲音,彎曲的江岸和江中的巖石逼近波浪,大魚都“嘩嘩”地躍出水面各位客人都?xì)g呼歌唱,舉杯暢飲,喝得爛醉。我感慨地說:“改日閑來無事時(shí),我一定背上干糧,出門遠(yuǎn)游。北渡黃河,東上泰山,到滄海以外地方去游覽參觀一番;然后沿著邊塞往西,游歷恒山、太行山、太岳山、嵩山、華山,到終南山,憑吊漢唐的舊址;然后登岷山、峨眉山,觀覽西部邊陲的勝景,順著長江漂流而下,出三峽,渡洞庭湖,看廬山、霍山,沿著東海邊回來,我的心志到此而止。”游客中有的譏笑我說:“您久住家中,一出門便面有難色,還怎能觀盡天下的奇山異景呢?”我笑而不答。現(xiàn)在浮渡山離我家不足百里,我還未曾去過一次,確實(shí)像客人所譏笑的那樣。唉!假設(shè)我有一天早晨能總覽宇宙之大,滿足我平生之志,用來堵住那些譏笑我的人的嘴,除了仲郛,還有誰和我共同實(shí)現(xiàn)這一志向呢?

      注釋

      左仲郛(fú):左輔,清陽湖人,字仲郛,亦作仲甫,號(hào)杏莊,乾隆進(jìn)士,曾以知縣官安徽。有《念宛齋詩集》。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在江西北部,淡水湖。

      九江:地名,在江西北部,長江南岸。

      漫衍(yǎn)浩汗:江水寬浩大。浩汗亦作“浩瀚。”

      壽春:古縣名,即今安徽壽縣。

      傅:至,到達(dá)。

      潛、霍、司空、龍眠:均山名,都在安徽桐城附近。

      三楚:古地域名。據(jù)《漢書·高帝紀(jì)》注,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合稱三楚,包括戰(zhàn)國時(shí)代的楚國全部地域。

      幽深?yuàn)W曲:深邃曲折。

      闔辟(hé pì):開合變幻。

      放志形骸之外:放縱心志于形體之外。

      冥合:暗合。

      抑令其意抑遇幽隱榛莽土石之間:或是讓這種自然意趣壓制在幽深隱秘的蕪雜草木和土石之中。榛莽,蕪雜叢生的草木。

      寂歷空濛:寂寞的水氣。

      直:特地。

      質(zhì):?jiǎn)枴?/p>

      迨:及,等到。

      濡須:水名,在安徽巢縣南。

      鳩(jiū)茲:古地名,在今安徽蕪湖東。

      積虛浮素:江面上飄蕩著云氣,江水中翻卷著白浪。虛,指云氣,素,指白色浪花。

      磯碕(qí)薄涌:彎曲的江岸和水中的巖石逼近波浪。磯,水中的巖石。薄,迫近。

      砉(xū):本指皮骨相離的聲音,這里指大魚躍出水面的聲音。

      河:指黃河。

      滄海:東海。

      塞上:邊境。

      漢唐之故墟:指古長安,即今西安。長安曾是漢、唐的帝都。故墟,舊址。

      岷(mín)、峨:岷山、峨眉山,均在四川西部。

      三峽:指長江三蛺,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廬、霍:廬山、霍山。廬山在江西,霍山在安徽。

      間執(zhí):堵塞。

      舍:舍棄,除去。

      “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shì)皆以發(fā)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鑒賞

      賞析

      文章起筆不凡,要寫浮渡山,開頭卻從長江寫起。浩瀚的長江之水會(huì)合鄱陽湖水后,過九江向東以下,氣勢(shì)更加寬闊浩渺。江北 淮南一帶地方,盡是平原曠野,遠(yuǎn)望長江、淮河,似乎看不到一處瑰麗奇?zhèn)ァ⑸钣谋礤涞钠娈惥坝^。筆觸簡(jiǎn)勁,口吻斬截。行文順遞直下,筆鋒一轉(zhuǎn),引出桐城諸山,又特地標(biāo)舉浮渡山的“幽深?yuàn)W曲”,確實(shí)是突起奇峰的一筆。由此扣題,隨后以人與山水冥合會(huì)通的議論展開。姚鼐認(rèn)為,天下山水的形貌者表現(xiàn)著大自然的奧妙,山水的情性變化都與人的心情相溝通,只有那些放任心志于形體軀骸之外而與萬物相通的人,即那些寄情物外、超塵脫俗的人,才能領(lǐng)略大自然的奧妙。而那些早晚去游歷浮渡山的人,他們是否幾乎都能得到山水的意趣,看一下形貌就能有所了解,或者使山水的意趣壓抑而隱藏在荒蕪的草木及泥土石塊中,等待與山水情性冥合者去發(fā)掘,作者帶著這樣的問題去請(qǐng)教友人左仲郛,由此點(diǎn)出了寫作此文的緣起。左仲郛游浮渡山后,拿出一卷詩給姚鼐,姚鼐觀之,“則凡山之奇勢(shì)異態(tài),水石摩蕩,煙云林谷之相變滅,悉見于其詩”,使他提出的問題。“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子?”作者的看法是肯定的,表現(xiàn)出他對(duì)左詩的高度評(píng)價(ji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歷代知識(shí)分子所標(biāo)榜的治學(xué)和行事的傳統(tǒng),也從一個(gè)方面強(qiáng)調(diào)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生活的關(guān)系。在我國文學(xué)理論史上,屢有文人論及山川風(fēng)物對(duì)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影響,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強(qiáng)調(diào)詩人從沉浸山川風(fēng)物之中去獲得靈感和詩才,宋代文學(xué)家王安石在為其舅父吳氏所作的《靈谷詩序》中,也以其地山川風(fēng)物起筆,而歸結(jié)到其人之詩。姚鼐的這篇序,也正是這樣的章法。

      文章的上半以議論展開點(diǎn)出作文的緣起、主旨,寫得頗具韻味;下半則是作者加快昔年與仲郛以事同舟出游的情景,寫得雄豪慷慨。作者以輕捷的筆調(diào),描繪了昔日出游的情景:“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云天蒼蒼,江水泱泱,江上積聚著若有若無的薄霧,飄浮著一片茫茫的白色,天水連成了浩渺的一片;微風(fēng)擊波,發(fā)出陣陣水流之聲,與岸石相激而騰涌直來,時(shí)有大魚躍出波中,場(chǎng)面極為壯觀。描寫生動(dòng),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基聲。良辰美景令人醉,作者面臨此情此景,不由概然而言,向往他日能北渡黃河,東上泰山,飽覽滄海景觀;再沿長城西上,游歷恒山、太行山、大岳山、嵩山、華山等名山,登臨終南,憑吊漢、唐古跡;然后再登臨岷山、峨眉,直到兩邊極遠(yuǎn)之地;沿長江而下,出三峽,過洞庭,游覽廬山、霍山,再沿東海而歸,以實(shí)現(xiàn)自己的志愿。文勢(shì)一氣直下,使人如見其心。行文至此,又以客之戲語回復(fù)到本題,由天下之奇折回到所居里中,感嘆自己連距家不到百的浮渡山也未嘗一往。然后再次回復(fù)到上文,想像自己“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大,快平生之志,以間執(zhí)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回綰往復(fù),極波瀾之致,而結(jié)尾亦以一問句煞尾,戛然而止,感嘆萬知。這一段乍看,似與上段游離,實(shí)則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由詩而及仲郛其人,由仲郛而及作者本人,正是上文主旨的補(bǔ)充和深化。姚鼐并未游過浮渡山,于山景不能措一詞,于是從其周圍的地于形勢(shì),逐步收縮到浮渡山;于此山也只是籠統(tǒng)地帶出,而后放筆去寫游覽名山大川的志愿,末尾才輕輕接觸到“浮渡”本題,若即若離,這是巧寫;而文筆跳脫靈動(dòng),駕馭自如,確是名家大筆。

      姚鼐論文,“以謂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陰陽剛?cè)岫选>从械煤蹶庩杽側(cè)嶂钥梢詾槲恼轮馈保ā丁春S拊娾n〉序》)。他把優(yōu)秀的文章分為偏于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兩種,而“文之雄偉而勁直者,必貴于溫深而徐婉”。這篇文章正是姚鼐作品中深得陽剛之美的一篇。

      創(chuàng)作背景

      此篇所序詩集的作者左仲郛,是姚鼐曾祖姑之孫,同時(shí)又是要好的朋友,他們?cè)嗉s去游浮渡山,但因?yàn)橐粋€(gè)偶然的原因,左仲郛被別人邀去游歷時(shí)未曾來得及通知姚鼐。左仲郛在游歷中,寫了一些游山的詩,姚鼐為此作序。

      姚鼐簡(jiǎn)介

      清代·姚鼐的簡(jiǎn)介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mèng)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xué)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jìn)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yáng)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的詩(9篇)

      猜你喜歡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第一二三四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