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任憑你輯集我的詞作,只要不辜負我的一片真心便可。仕途失意的人只想填好自己的詞作,哪怕最后進入地獄,也不會后悔。
仕途失意之人哪有得意之士那么躊躇滿志,你們只管嘲笑好了。得意之人嘲笑失意之人貧病交加,仕途坎坷,是的,我們與你們這些身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確實無法可比。
注釋
虞美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料理:處理、安排,指點、指教,此處含有輯集之意。
花間:即《花間集》,為后蜀人趙崇祚編輯的一部詞集。
課:指詞作。
天梯:古人想象中登天的階梯,此處喻為入仕朝堂,登上高位。
黃九: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排行第九,因以稱之。
秦七:北宋詞人秦少游。
泥犁:佛教語,梵語的譯音,意為地獄。
瘦狂:比喻仕途失意。
癡肥:肥胖而無所用心。
諸公袞袞:源源不斷而繁雜,舊時稱身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
“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鑒賞
賞析
這首詞是納蘭寫給好友顧貞觀的,也是一首憤世嫉俗的明志詞。納蘭將自己的詩稿交給顧貞觀,讓他幫自己選集付梓,借此事以言志,表達自己濁世自清的高沽情懷。
此時的納蘭,早已是康熙大帝眼前的紅人。無數雙圖謀不軌的眼睛在暗中窺伺著他,無數污濁的欲望企圖將他打倒: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這是多少人的終極夢想。而納蘭擁有著這一切,卻感覺分外痛苦。它們如同無形的枷鎖,捆住身,困住心,深人骨髓,不可掙脫。金碧輝煌的宮殿.也是一座困獸之城,人們在里面廝殺搏斗,用最血腥的方式殺出一條生路。高處的高處,卻是更加難以承受的寒冷。納蘭在這身不由己的深宮之內,孤獨壓抑,渴望著自由。
而顧貞觀的出現,仿佛是一陣溫暖的風。納蘭在深不可測的黑夜中踽踽獨行,遇到煢煢孑直的顧貞觀。兩人一見如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憑君料理花問課,莫負當初我。”世事紛擾,唯有琴棋書畫、寫詩論道才是人生真諦。飽讀圣賢書的風流才子是不會與那些蠅營狗茍之人同流合污的。剛好,顧貞觀與納蘭想的一樣。兩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納蘭知道,顧貞觀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良人。于是,他把自己多年以來的心血,交付給了他。只因他們有這份難能可貴的默契。
“眼看雞犬上天梯,黃九自招秦七共泥犁。”“雞犬上天梯”,此是淮南王劉安“雞犬升天”的典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納蘭諷刺著那些趨炎附勢登上高位的小人。黃庭堅年輕時喜歡寫些詞風香艷的詞,有個和尚法云斥責他說:“你寫這些下流的東西,教唆世人,有傷風化.將來是要墮入地獄的。”黃九和秦七顯然是顧貞觀和容若的自況。我們不追求功名利祿,填詞作樂,讓那些小人們升天去吧,我們寧愿下地獄也不要與他們同流合污。
“瘦狂那似癡肥好,判任癡肥笑。”瘦狂和癡肥是南朝沈昭略的典故。沈昭略為人曠達不羈,有次他喝了酒,遇到王約,嘲笑道:“你就是王約么?為什么又肥又癡?”王約反唇相譏:“你就是沈昭略?為什么又瘦又狂?”沈昭略哈哈大笑道:“瘦比胖好,狂比癡好。”納蘭在此是斷章取義,以“瘦狂”指自己和顧貞觀,而“肥癡”之人,則是那些追逐榮華富貴的小人。此時的納蘭沒了往日的多愁善感,他豪邁地說:你們這些愚鈍的肥癡之人,也配笑話我們么?直抒胸臆,酣暢淋漓。
“笑他多病與長貧,不及諸公袞袞向風塵。”這句更是嘲諷。多病指納蘭自己,長貧則是顧貞觀。他們這兩個貧病交加的人,為癡肥們所嘲笑。然而,我們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豈是你們這些小人們能懂的呢?你們盡管追名逐利去吧,我們絲毫不在意這些浮華的東西。
這首詞寫得曠達不羈,慷慨激昂,大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豪邁之氣。納蘭尖刻地諷刺了那些世俗小人,更加鮮明地表達了自己不會同流合污的氣節。
納蘭這樣一個風流倜儻的性情中人,確實不該存在于這樣一個追逐風塵的時代。英年早逝,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結局。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春。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納蘭初識顧貞觀,兩人共編《今詞初集》。十七年(1678)春,顧貞觀與吳琦又為納蘭編刊詞集《飲水詞》,納蘭于是作此詞向好友表明自己的情操與心跡。
納蘭性德簡介
清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的詩(2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