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譯文及注釋
譯文
祁奚請求退休。晉悼公問祁奚誰可接任,祁奚推薦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卻死了。晉悼公征求意見,祁奚推舉自己的兒子祁午。正當此時,祁奚的副手羊舌職也死了。晉悼公又問:“誰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適合。”晉悼公便安排祁午做中軍尉,羊舌赤佐助。有德行的人稱贊祁奚,說這件事足可說明他很能推薦賢人。推舉仇人,不算是謅媚;擁立兒子,不是出于偏愛;推薦直屬的下級,不是為了袒護。商書說:“沒有偏愛,沒有結黨,王道坦坦蕩蕩,公正無私。”說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舉薦,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職:立了一個中軍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舉薦賢人啊。正因為自己為善,所以能舉薦與自己一樣的人。詩經說:“只有像(祁奚)這樣有才德又心胸寬廣之人,才能推舉出和他一樣有品性的人。”祁奚真是賢德的人。
注釋
祁奚:字黃羊,晉國大臣。
請老:告老,請求退休。
晉侯:指晉悼公。
嗣:指接替職位的人。
稱:推舉。
解狐:晉國的大臣。
午:祁午,祁奚的兒子。
羊舌職:晉國的大臣,姓羊舌,名職。
孰:誰。
羊舌赤:羊舌職的兒子。
于是:略等于現代的“于是”。
佐之: 輔佐他,這里這指擔當中軍佐。
君子:作者的假托,《左傳》中習慣用來發表評論的方式。
于是:在這件事情上。
舉:推薦。
善:指賢者。
諂(chǎn):諂媚,討好。
不為諂:不算是諂。
比:偏袒,偏愛。為私利而無原則的結合,這里指偏愛自己親人。
偏:指副職,下屬。
黨:勾結。
王道:理想中的政治。
蕩蕩:平坦廣大的樣子。這里指公正無私。這兩句話見于《尚書·洪范》。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見《詩經·小雅·裳裳者華》。只有像(祁奚)這樣有才德又心胸寬廣之人,才能推舉出和他一樣有品性的人。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鑒賞
賞析
一個正直無私、胸懷廣闊的古代賢者形象躍然紙上。祁奚很有自知之明,年紀大了請求退休,絕無老馬戀棧的患得患失心態。晉悼公五次三番征求意見,正是對祁奚人品的高度信任。仇人解狐得到推薦,難道是祁奚刻意討好獻媚嗎?讓兒子接任,副職之子輔佐,難道不怕授人以結黨營私的話柄嗎?然而這些,絲毫沒有影響祁奚的心態,他已經到了“從心不逾矩”的年齡段。作為老臣,祁奚擁有圓熟的政治智慧和良好的判斷力,他公私分明,思慮嚴密周詳,洞察力強,處事很有分寸。“建一官而三物成”,祁奚勇敢無私的政治良心令人肅然起敬。
識才用才是貫穿人類發展的始終話題。人們總希望自己能遇到伯樂。其實,伯樂華而不實,他不過是替君主找找千里馬順便討些勞務費的幫閑人而已。君主愛作秀,與伯樂沾邊,自然也就博到愛才的美名。只有祁奚,才真正懂才、識才、起才,他相當務實,政治經驗豐富,思維冷靜清晰,更可貴的是正直的政治品格,這就保證經他挖掘乃到推薦使用的人才,含金量更純,成才率更高。歷史上,管仲、蕭何、徐庶、魯肅、魏征、狄仁杰、歐陽修、元脫脫、李善長、曾國藩等,也都是與祁奚同類的賢者仁人,他們舉薦了眾多忠臣良將,因了他們的合力,中國封建王朝的“龍脈”得以成為世界史上延續最長的典型。
左丘明簡介
先秦·左丘明的簡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左丘明的詩(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