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瞻右顧冢壘壘,萬古一丘無貴賤。”譯文及注釋
亢龍:此處以之指明思宗朱由檢。賓天:指帝王之死,此處指明思宗自縊死。群龍:指明朝王室子孫,如福王、魯王、唐王、桂王等。潛龍、飛龍:均指王室子孫。
白衣蒼狗:同白龍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浮云:以浮動在空中的云比喻事物變幻無定。
半壁:半壁江山,謂明朝江山只剩下一半,一部分。燕處堂:比喻居安而無遠慮。正統:指明代直系宗室。一線:指一支派系的后嗣。
百日朝廷:指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粵)所立南明,為期僅數十天,百日舉其整數。沸似湯:指局勢急迫緊張。電:電火,閃電,喻極快。
高帝: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隆準卽高鼻。隆準公指后唐王。社稷:土谷之神。歷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壇墠。滅人之國,必變置滅國的社稷。因以社稷為國家政權的標志。身殉社稷即為社稷而身死。
粵秀:山名,一作越秀山,又名越王山,俗名觀音山,在今廣州市區北部。煤山:即景山,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處。
藁葬:草草埋葬,藁指草。漢臺:舊時廣州城北郊古臺,早廢。郊甸:郊野。邑外為郊,郊外為甸。
角立:據角而立。諸王:指后唐王弟輩子侄等明王室貴胄。彥:才德杰出的人。
左瞻右顧:猶言向左右四處看。壘壘:連綿重疊貌。萬古句:謂千萬年來人只能占得一丘土,無分貴賤全都如此。
陌亡:路上。濺:飛灑,飛濺。
重泉:謂地下,死者之所居。猶言黃泉,九泉。九獻:帝王宴請上公的儀節,獻酒共九次。此處指祭供之物。
鐘山:山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除:維修,修治。壇墠(shàn):祭祀場所。壇為土筑高臺,墠為郊外土地。
“左瞻右顧冢壘壘,萬古一丘無貴賤?!?/a>鑒賞
賞析
《仙城寒食歌》為一組詩,共四章,《仙城寒食歌·紹武陵》。其意可理解為寒食節為諸先輩名人陵墓所作之歌。仙城為陵墓、墳冢之美稱。喻人之逝葬猶如成仙,故其葬墓稱仙城。紹武陵系南明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粵)之墓。公元1644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明亡。清世祖順治建元。明皇族直系子孫福王、魯王、唐王、桂王等建南明,先后稱帝建元。公元1646年(順治三年),南明唐王朱聿鍵被清兵俘殺于福州,其弟朱聿(左釒右粵)于廣州繼位。其時桂王朱由榔亦在肇慶登基,因此形成南明小王朝兩帝自相水火。未久,廣州陷,后唐王被俘自縊。桂王則退云貴,逃緬甸,流徙十六年,被吳三桂俘殺于昆明。紹武陵即南明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粵)的陵墓。這是一首覽古感懷之詩。作為明朝遺民,成鷲站在明嗣正統的地位上,對故明崇禎皇帝及福王、魯王、唐王、桂王等加以謳歌,對南明小王朝的史事加以美化記敘,對改朝換代、人事變遷不勝感慨。詩寫得氣勢磅礴,高古雄健,頗有一代史詩之味道。 ?
成鷲簡介
清代·成鷲的簡介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云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恕3錾頃闶嘶率兰摇D晁氖唬瑥谋編熚鱽黼x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于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后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云寺、廣州大通寺,終于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 成鷲的詩(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