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珠不免局中疑,棠樹長留去后思。”譯文及注釋
成鷲簡介
明代·成鷲的簡介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云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于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后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云寺、廣州大通寺,終于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 成鷲的詩(2篇)〕猜你喜歡
- 薏珠不免局中疑,棠樹長留去后思。
出自 明代 成鷲: 《挽黔陽吳芥舟明府·其四》
- 一軒明月上簾櫳。
出自 宋代 柳永: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
-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于棧。
- 誰將綠鬢斗霜華。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浣溪沙·萬里陰山萬里沙》
- 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
-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 深院無人,黃昏乍拆秋千,空鎖滿庭花雨。
出自 宋代 柳永: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 既奏,已而論河套,馬伶復為嚴嵩相國以出,李伶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