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宋代詩人 > 王禹偁

      王禹偁簡介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 王禹偁的詩文(5篇)王禹偁的名句(0條)

      生平

      王禹偁,出身貧寒,《東都事略》和《宋史·本傳》都說他世為農家,《邵氏聞見后錄》謂“其家以磨面為生”。王禹偁九歲能文,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登進士第,授成武縣(今屬山東)主簿,遷大理評事。次年,改任長洲(今江蘇蘇州)知縣。他對仕途充滿抱負,曾在《吾志》詩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王禹偁為人剛直,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試,擢右拾遺并直史館。他旋即進諫,以《端拱箴》來批評皇宮的奢侈生活。后拜左司諫、知制誥。

      淳化二年(991年),廬州尼姑道安誣告著名文字學家徐鉉。當時禹偁任大理評事,執法為徐鉉雪誣,又抗疏論道安誣告之罪,觸怒太宗,被貶為商州(今陜西商縣)團練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屬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隨即召回。任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學士,后以謗訕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貶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揚州。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復知制誥,上書提出“謹邊防”,“減冗兵,并冗吏”等事。與撰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滿,又遭讒謗,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貶出京城,至黃州(今湖北黃岡)。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蘄州(今湖北蘄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與《東都事略》都有其傳。

      蘇軾所撰《王元之畫像贊并序》,稱他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歐陽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

      王禹偁自編《小畜集》30卷,集名出自《易經》:“小畜之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今有《四部叢刊》本,另有其曾孫王汾裒輯《小畜外集》13卷,以及清光緒年間的孫星華刻本。近人徐規所著的《王禹偁事跡著作編年》,收集佚詩佚文多篇。

      文學主張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較高者,他在詩、文兩方面的創作都較為突出,促進了宋初詩風、文風的變革。宋初詩派林立,但主要是“白體”、“西昆體”、“晚唐體”三家。王禹偁屬“白體”。

      古文

      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來反對唐末以來浮靡文風,提倡平易樸素的優秀作家之一。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義之易曉”(《答張扶書》),反對艱深晦澀,雕章琢句,為后來的歐陽修、梅堯臣等人的詩文革新運動開辟了道路,因此頗受后人推重。北宋初期,文壇上沿襲唐末五代頹靡纖麗文風。王禹偁為了革除這種流弊,以宗經復古為旗幟,提倡繼承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的精神,主張“遠師六經”,“近師吏部(韓愈)”,寫“傳道而明心”的古文。他特別強調“不得已而言”,文章要“句易道”、“義易曉”,發揮了韓愈古文理論與實踐中“文從字順”的一面。他的散文作品內容充實,感情充沛,語言曉暢。《待漏院記》是一篇政論,提出“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的論題,規勸執政者要勤政愛民,而不能“竊位而茍祿,備員而全身”,義正辭嚴,筆觸鋒利。

      其代表作《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寫于貶官黃州時期。文中極力渲染謫居之樂,把省工廉價的竹樓描繪得幽趣盎然,含蓄地表現出一種忿懣不平的心情。文章多用排比,音調優美,富于詩味。《唐河店嫗傳》記述邊地一位老婦人機智殺敵的 故事,又借題發揮,譴責了當權者在軍政措施上的不當,既有生動的人物描寫,又有懇切的議論。此外《錄海人書》、《答張扶書》等都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品。作為宋初最重要的散文家,他的古文理論和創作,對宋代散文風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蘇軾稱他“以雄文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王元之畫像贊并序》),當非溢美之辭。

      文論方面,王禹偁提出了傳道、明心與有言、有文。王禹偁在《答張扶書》中說:“夫文,傳道而明心也。”在文以傳道之外,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傳道之文里發抒自己的政見和內心感受。于“傳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這是王禹偁在理論上的一種貢獻。所謂“明心”是指自己的內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無愧,以文明心和傳道,實質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詩歌

      在詩歌方面,王禹偁推崇杜甫和白居易。宋末的方回說:“宋鏟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送羅壽可詩序》,《桐江續集》卷三二)顯然這種說法稍嫌夸張,但宋初詩風確有白體、昆體、晚唐體之分,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重要的白體詩人。然而,王禹偁的詩風與李昉、徐鉉等白體詩人卻是同中有異。王禹偁早年多作閑適詩,晚年多作諷喻詩,與白居易恰恰相反。正是這種深刻的自省意識,使他從學習白居易進而以杜甫為典范,甚至在晚年自編的《小畜集》中很少收錄早年作品。相傳,他曾因作詩偶合杜甫詩句而寫下“本與樂天為后進,敢期子美是前身”之句,還稱贊“子美集開詩世界”。他在創作中努力實踐白居易“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對雪》、《感流亡》、《竹□》、《對雪示嘉佑》等詩,以深厚的同情描寫了當時農民、士兵的苦難境況,揭露了現實的黑暗,而且嚴于針砭自身,繼承和發揚了杜甫“三吏”、“三別”與白居易《秦中吟》的風格。《畬田詞》五首生動地記錄了山區刀耕火種的情景,贊揚了普通人民勤勞刻苦和團結互助的美德。

      他的詩同散文一樣,語言平易流暢,風格簡雅古淡。他還有一些寫景抒情的短詩,卻筆調清麗,饒有風韻。如《村行》描繪了山村黃昏的動人情景和詩人的感觸。他還善于向民歌吸取思想藝術營養。如《畬田詞》:“鼓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亂云。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洋溢著勞動者的樂觀感情,饒有民歌清新活潑的風味。他的長篇詩歌,敘寫自己生平事跡與懷抱,能揮灑自如,暢所欲言,已開宋詩散文化、議論化風氣。林逋盛贊他:“縱橫吾宋是黃州。”胡仔也說:“國初沿襲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樂天詩,故王黃州主盟一時。”(《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二)

      王禹偁詞即事即目,登覽抒懷,寓情于景,格調深沉,雄渾有力,藝術上完全臻至成熟,在宋初小令中是別開生面的。具體地說,點絳唇這首詞在宋初詞壇的貢獻集中在兩個方面:在秾麗的氛圍中以清麗取勝;在狹窄的詞境中以開闊見長。過去,人們一般只注意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其實,不論就思想內容,還是就藝術風格講,這首詞都很具特色,從柳永的《雪梅香》(“景蕭索”)、辛棄疾的《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和姜夔的《點絳唇》(“燕雁無心”)等諸名作中,均可看出受王禹偁這首詞影響的某種痕跡。因此,王禹偁這首《點絳唇》應當被視為掀開兩宋詞壇帷幕的重要詞篇。王弈清稱贊此詞“清麗可愛”,并因此推崇王禹偁“豈止以詩擅名”(《歷代詞話》卷四轉引)。王禹偁是開北宋詞壇創作風氣的重要作家。

      畬田詞五首

      宋代王禹偁

      上雒郡南六百里,屬邑有豐陽、上津,皆深山窮谷,不通轍跡。其民刀耕火種,大抵先斫山田,雖懸崖絕嶺,樹木盡仆,俟其干且燥,乃行火焉。火尚熾,即以種播之。然后釀黍稷,烹雞豚,先約曰:“某家某日,有事于畬田。”雖數百里如期而至,鋤斧隨焉。至則行酒啖炙,鼓噪而作,蓋劇而掩其土也。掩畢則生,不復耘矣。援桴者有勉勵督課之語,若歌曲然。且其俗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仆愛其有義,作《畬田詞》五首,以侑其氣。亦欲采詩官聞之,傳于執政者,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辟矣。其詞俚,欲山甿之易曉也。

      大家齊力斫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閑。

      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殺盡雞豚喚劚畬,由來遞互作生涯。

      莫言火種無多利,樹種明年似亂麻。

      數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亂入云。

      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刀耕豈有偏?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畬田鼓笛樂熙熙,空有歌聲未有詞。

      從此商於為故事,滿山皆唱舍人詩。

      對雪

      宋代王禹偁

      帝鄉歲云暮,衡門晝長閉。

      五日免常參,三館無公事。

      讀書夜臥遲,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瓊花墜。

      披衣出戶看,飄飄滿天地。

      豈敢患貧居,聊將賀豐歲。

      月俸雖無余,晨炊且相繼。

      薪芻未闕供,酒肴亦能備。

      數杯奉親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饑寒,相聚歌時瑞。

      因思河朔民,輸稅供邊鄙。

      車重數十斛,路遙幾百里。

      羸蹄凍不行,死轍冰難曳。

      夜來何處宿,闃寂荒陂里。

      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

      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

      弓勁添氣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處行,牢落窮沙際。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為蒼生蠹,仍尸諫官位。

      謇諤無一言,豈得為直士。

      褒貶無一詞,豈得為良史。

      不耕一畝田,不持一只矢。

      多慚富人術,且乏安邊議。

      空作對雪吟,勤勤謝知己。


      日長簡仲咸

      宋代王禹偁

      日長何計到黃昏,郡僻官閑晝掩門。

      子美集開詩世界,伯陽書見道根源。

      風飄北院花千片,月上東樓酒一罇。

      不是同年來主郡,此心牢落共誰論。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

      宋代王禹偁

      閑思蓬島會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拋白紵,風流名紙寫紅牋。

      歌樓夜宴停銀燭,柳巷春泥污錦韉。

      今日折腰塵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官舍竹

      宋代王禹偁

      誰種蕭蕭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