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明代詩人 > 夏完淳

      夏完淳簡介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漢族,明松江府華亭縣(現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詩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歲能詩文。十四歲從父及陳子龍參加抗清活動。魯王監國授中書舍人。事敗被捕下獄,賦絕命詩,遺母與妻,臨刑神色不變。著有《南冠草》、《續幸存錄》等。

      ? 夏完淳的詩文(9篇)夏完淳的名句(0條)

      文學貢獻

      作品數目

      夏完淳在世只有17年,但他在明末文壇上卻有著不可磨滅的光輝。夏完淳短暫的一生中,著有賦12篇,各體詩337首,詞41首,曲4首,文12篇。

      主要內容

      14歲參加抗清斗爭后,在血與火的斗爭生活中,特別是在被捕以后,他寫了不少慷慨悲壯而又清新明朗、表現民族氣節的詩篇及賦、曲、雜文等。著名歷史學家,也是夏完淳研究專家白堅先生總結其主要內容為:

      其一,表現抗清復國的心志。詩集中大量篇章直接間接、多方多面、借古喻今、因物寓意地表現了詩人心懷故國、志在南歸、念切中興的思想襟懷和抱負。尤其可貴的是,在艱難困苦的情境中,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樂觀主義精神。如“萬里飛騰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風塵”,“英雄生死路,卻似壯游時”等,氣勢奔放,開朗壯美。

      其二,抒寫興亡之恨、可謂“處處山河淚,篇篇烈士心”。完淳的詩中有不少借青樓盛衰或宴游興替以寄予興亡之恨的內容。

      其三,歌頌英烈,哀悼師友。《六哀》、《六君詠》、《細林野哭》、《吳江野哭》和哭錢熙的諸篇,都屬于這一類。其中頗多感人甚深的好詩。千百年后,還使人讀之震悼,聞之飲泣。

      藝術表現

      夏完淳詩作,在藝術表現上,也有特色,如用典用事,比較工切;多用比興,帶有浪漫氣息;富于想象,時見瑰麗色彩;善于以景為情,融情入景;善于選擇特征性的事物和動作來概括情境,表現人物。集中的愛國主題,愛國激情,熱烈的戰斗氣息,充沛的樂觀精神,奪目的華美文詞,動人的浪漫色彩都形成完淳詩歌的悲壯激昂、清新開朗的藝術風格。

      夏完淳的詩,并非以年少而見稱,也并非因殉國而作傳。幼年時代吸收的古典作品的精華,長大后實際斗爭的磨煉,都形成了他詩歌慷慨悲壯、清新開朗的獨特風格,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能引起人強烈共鳴。就詩論詩,亦足以睥睨一代,輝耀千秋,屹立于古今愛國詩人之林。

      影響后世

      現代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在青年時期讀了夏完淳的詩歌后,敬慕不已,寫下“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風流一世宗。我亦年華垂二九( 即十八歲——作者注),頭顱如許負英雄。”以自比自勵,從完淳的詩中吸取成才的精神力量和藝術營養。四川辛亥革命元勛熊克武回憶說:“我在家念私塾時,……,特別喜歡明末夏完淳的詩文,一面抄寫,一面熟讀,至今還可背誦一二。”汪辟疆在《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戰的民族文藝家》中也慷慨激昂地說:“我早年從《藝海珠塵》內得讀《夏內史集》,誦至他16歲所作的《大哀賦》和《獄中上母書》、《遺夫人書》這幾篇,有時熱血上涌,有時酸楚欲絕,不知不覺的使我對于這一位青年抗戰的民族文藝家敬佩不已”。聞亦博在《明代模范學生夏完淳傳記》中說:“他的一生,始終不肯休息,不肯妥協,燃燒著似火一般的民族思想,在詩句中發生偉大的力量,比之于普通抒情的作品,描寫春花秋月的文章,不知要充實多少倍了”。文壇巨匠郭沫若先生也多次著文對夏完淳的詩作進行詳細評點。

      詩文風格

      直面人生,正視現實。如《軍中有作》、《軍宴》、《江城》、《避地》、《即事》、《翠華篇》等詩,小令《獄中草》,套數《自敘》、以及賡續其父所寫的《續幸存錄》等等,記述了江南亡國之變和自己抗清斗爭的史實。敘事抒情,都有生活實感。

      展示了高昂的抗戰激情和堅定的民族氣節。他投筆從戎之后,“風駢霜胝,提襟短衣,備人世之艱辛,極忠臣之冤酷”,以血淚寫了《大哀賦》,抨擊了明朝廷弊政,剖析了亡國原因,描寫了“竿木群興,風云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銳”的戰爭經歷,表達了“乾坤重照,日月雙懸”的復國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樣的思想內涵,也見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閩》、《題曹溪草堂壁》、《霸圖》等大量詩中;而在他被捕后寫的《南冠草》中,有了更大的發揚。如其中《別云間》寫道:“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寄內》:“九原應待汝,珍重腹中兒”等句,都充滿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壯志豪情。

      他雖備嘗艱辛,終遭失敗,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揚的樂觀精神。如《哀燕京》詩寫道:“風云江上鐘山氣,夜看牛斗佇中興。”《土室馀論》文中也說:“嗚呼,家仇未報,匡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來世為期。萬歲千秋,不銷義魄;九天八表,永厲英魄。”充滿了光復故土的必勝信念。

      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樸直爽朗、慷慨悲壯的創作風格,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如他悼念老師陳子龍的詩《細林野哭》:“去歲平陵鼓聲死,與公同渡吳江水。今年夢斷九峰云,旌旗猶映暮山紫”,“嗚呼撫膺一聲江云開,身在羅網且莫哀。公乎公乎為我筑室傍夜臺,霜寒月苦行當來”,真摯的戰斗情誼,極為感人。正如陳均在《夏節愍全集序》中所評:“故其忠肝義膽,發為文章,無非點點碧血所化。”

      作品編集

      夏完淳的作品先曾編為《玉樊堂集》、《內史集》、《南冠草》、《續幸存錄》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吳省蘭合編為《夏內史集》,頗有遺漏。嘉慶十二年(1807),王昶、莊師洛編刻為較完整的《夏節愍全集》,14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重加校訂,編印為《夏完淳集》,為今日較完備的通行版本。《獄中上母書》被選為臺灣高中國文教材。《別云間》被選為初中語文教材。

      作品風格

      慷慨悲涼、高亢激越、語言華美、意境蒼涼悲壯、愛國激情、時代氣息。

      軼事典故

      夏完淳少年時即胸懷大志,至十一、二歲,已“博極群書,為文千言立就,如風發泉涌;談軍國事,鑿鑿其中。”一次他問岳父錢栴:“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讀何書?”丈人驚愕,一時無從回答。

      評價

      夏完淳,是那個特定歷史時代的兒子,同時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郭沫若在抗戰時期以夏完淳事跡為基礎創作的話劇《南冠草》曾激動過多少誓以熱血拯救祖國的中華兒女!今天,盡管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但對祖國的義務沒有變,青年人追求向上、追求真理的激情沒有變,因此在他的身上,我們同樣能汲取許多做人的力量。

      對青少年來說,夏完淳這個人物有著不可磨滅的榜樣作用,而且他的無論是做人還是事業的成功,都很有值得人們深思的價值。在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關于神童的記載,但他們大多只是天上的流星,閃爍一時便沒了光彩。王安石那篇著名的《傷仲永》對這種情況加以了分析,對社會上不正確的培養神童方法進行了指責。確實,這些天資聰慧的孩子將來有可能成為有用的人才,但盲目的吹捧迎合只能讓這些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喪失進取心和清醒的認識,飄飄然不知天高地厚,同時又不再繼續學習,因此大多數孩子很快就江郎才盡,像仲永一樣沉溺于大人的指揮和機械的創作中,“泯然眾人矣”。

      陳繼儒曾寫詩贊:“包身膽,過眼眉,談精義,五歲兒。”

      獄中上母書

      明代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復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鐘虐先朝,一旅才興,便成齏粉。去年之舉,淳已自分必死,誰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無一日焉。致慈君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嗚呼!雙慈在堂,下有妹女,門祚衰薄,終鮮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為生?雖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但慈君推干就濕,教禮習詩,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難,大恩未酬,令人痛絕。——慈君托之義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如其不然,萬勿置后!會稽大望,至今而零極矣!節義文章,如我父子者幾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銘先生,為人所詬笑,何如不立之為愈耶!嗚呼!大造茫茫,總歸無后。有一日中興再造,則廟食千秋,豈止麥飯豚蹄,不為餒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與先文忠在冥冥誅殛頑嚚,決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亂且未有定期。雙慈善保玉體,無以淳為念。二十年后,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負!武功甥將來大器,家事盡以委之。寒食盂蘭,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不至作若敖之鬼,則吾愿畢矣!新婦結褵二年,賢孝素著。武功甥好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陽情也。

      語無倫次,將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分內事。大道本無生,視身若敝屣。但為氣所激,緣悟天人理。惡夢十七年,報仇于來世。神游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別云間

      明代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山河 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卜算子·秋色到空閨

      明代夏完淳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

      十二玉闌干,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一剪梅·詠柳

      明代夏完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即事三首

      明代夏完淳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戰苦難酬國,仇深敢憶家?

      一身存漢臘,滿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劍花。

      六軍渾散盡,半夜起悲笳。

      一旅同仇誼,三秋故主懷。

      將星沉左輔,卿月隱中臺。

      東閣塵賓幕,西征愧賦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為誰哀。


      燭影搖紅·辜負天工

      明代夏完淳

      辜負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夢斷人腸,靜倚銀釭待。隔浦紅蘭堪采。上扁舟,傷心欸乃。梨花帶雨,柳絮迎風,一番愁債。

      回首當年,綺樓畫閣生光彩。朝彈瑤瑟夜銀箏,歌舞人瀟灑。一自市朝更改。暗銷魂,繁華難再。金釵十二,珠履三千,凄涼千載。


      江城子·病起春盡

      明代夏完淳

      一簾病枕五更鐘,曉云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千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游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


      婆羅門引·春盡夜

      明代夏完淳

      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春歸不阻重門。辭卻江南三月,何處夢堪溫?更階前新綠,空鎖芳塵。

      隨風搖曳云,不須蘭棹朱輪。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還照舊釵痕。登樓望、柳外銷魂。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