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回步百花橋。便獨處清宵。
出自宋代:柳永的《西施·自從回步百花橋》
自從回步百花橋。便獨處清宵。鳳衾鴛枕,何事等閑拋。縱有馀香,也似郎恩愛,向日夜?jié)撓?/p>
恐伊不信芳容改,將憔悴、寫霜綃。更憑錦字,字字說情憀。要識愁腸,但看丁香樹,漸結(jié)盡春梢。
“自從回步百花橋。便獨處清宵。”譯文及注釋
柳永簡介
宋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的詩(180篇)〕猜你喜歡
- 自從回步百花橋。便獨處清宵。
出自 宋代 柳永: 《西施·自從回步百花橋》
- 金風(fēng)淡蕩,漸秋光老、清宵永。
出自 宋代 柳永: 《傾杯·金風(fēng)淡蕩》
- 近來瞥見都無語。
出自 清代 王國維: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
- 當時藁葬漢臺東,三尺荒陵枕郊甸。
- 爭忍便相忘。
出自 宋代 柳永: 《少年游·一生贏得是凄涼》
-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 見說征夫容易瘦,端相。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南鄉(xiāng)子·搗衣》
- 嫩陰里,煙滋露染,翠嬌紅溜。
- 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菩薩蠻·闌風(fēng)伏雨催寒食》
- 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甚。
出自 清代 侯方域: 《馬伶?zhè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