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征戰老汾陽。”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要吹奏開元時期的舊樂章,樂章中的歌曲讓人愁斷腸。
邠王宴樂玉笛嗚咽之音持續到三更時分,虢國夫人的金車香飄十里。
自安祿山發動叛亂以來,兵連禍結,汾陽王郭子儀從此征戰疆場。
中原的良馬早已被搜求殆盡,如今沙苑只剩下一片萋萋芳草,再無牧馬。
注釋
開元后樂:指開元以后的音樂,即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所謂“開天盛世”的官廷音樂。
邠(bīn)王:即李守禮,章懷太子李賢之子。唐隆初封邠王,開元初累為州刺史,游獵酣樂不領事,本傳稱其“高歌擊鼓”,而未言吹笛事。按玄宗兄弟有寧王,善音律,楊貴妃曾竊其玉笛吹曲。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邠王玉笛”,蓋泛言侯王宴樂,不必指實。
虢 (guó)國:指楊貴妃之姐虢國夫人。
金車:裝飾華美之車。
犬戎:周代西方少數民族。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曾攻入周朝京城。這里借指胡人安祿山攻入長安事。
薊北:安祿山從范陽起兵作亂,范陽郡治在河北薊縣,因有此稱。
汾陽:指郭子儀。郭子儀平定安祿山叛亂有功,封汾陽那王。“老汾陽”,指其長期征戰,歲月銷磨于疆場之中。
沙苑:在陜西大荔南洛水、渭水之間,地多沙草,宜畜牧,唐時曹于此置沙苑監,管領養馬事。
草又芳:暗示已無牧馬。
“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征戰老汾陽。”鑒賞
賞析
首聯“莫奏開元舊樂章,樂中歌曲斷人腸。”詩歌的第一句幽怨深邃:不要再奏響那些霓裳羽衣舞和秦王破陣舞曲(雖然出現在李世民時代,但是開元時期仍在演繹),那是過去《憶昔》的回憶,想到這些,那輝煌的時代,對比此時兵荒馬亂,“路有凍死骨”的慘景,真是悲從心起。
頷聯“邠王玉笛三更咽,虢國金車十里香。”寫兩處場景的不同比較,王室后孫卻遭遇軟禁,生不如死,在三更尚不能眠,笛聲哽咽,催人淚下,而那單單一個虢國夫人的車馬,就是貼金鑲鉆,所謂寶馬香車,暗示開元時候的物質生活糜爛,更飄逸出了夫人使用的熏香。兩處對比烘托出唐朝政治失利者的悲哀和當朝者和寵臣們的逍遙。
頸聯“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征戰老汾陽。”安祿山的胡人背景有《胡旋舞》為證,大概的詞句為,“內有太真外祿山”。因此,說他們是蠻夷之亂也不為過。安祿山在薊北筑城招兵買馬,貯存武器錢糧,謀反叛變,汾陽王郭子儀不顧年事已高,開始出戰。
尾聯“中原駿馬搜求盡,沙苑年來草又芳。”最后一句,詩人發憂古之思,看到凄慘情景,不由嘆聲遽然,戰事連連,中原的男兒被抓為壯丁當兵,連駿馬都搜求一空;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歲月變遷,沙苑之戰,以少勝多,取得勝利。但是這一切過去,意義也不過如此。老百姓死的死,亡的亡,只有這青草還在生長,其他的都轉瞬即逝。
這首詩采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從開元后樂講音樂這個題目,寫出唐代興衰的大感觸來。這種以小見大,還有見微知著的作用。
薛逢簡介
唐代·薛逢的簡介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 薛逢的詩(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