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秦觀的詩 > 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

      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

      [宋代]:秦觀

      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雨晴紅粉齊開了,露一點、嬌黃小。

      早是被、曉風力暴,更春共、斜陽俱老。怎得香香深處,作個蜂兒抱。


      “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草有多少呢?只能看見個蜂兒在草叢里鉆來鉆去,它多歡樂美妙!雨后天晴,百花吐艷,嬌小的蜂兒鉆入花叢,只露出那么一點點黃色的身軀。

      暮春之時,春草被早晨的疾風摧殘,紅粉凋零。正值青春年少,卻轉瞬隨夕陽一同衰老。人如何也能像蜂兒一樣,在花香深處,摟抱在一起。

      注釋

      1.迎春樂:詞牌名。雙調五十二字,前闋四仄韻,后闋三仄韻。

      2.菖(chāng)蒲:草名,亦名“白菖蒲”“泥菖蒲”,品種不一,生于水邊,有香氣,根入藥。此處泛指春草。

      3.紅粉:紅花。

      4.嬌黃小:指黃色蜜蜂。

      5.力暴:猛烈地吹。暴,疾也。

      6.香香:花香。

      7.蜂兒抱:形容蜜蜂采花。唐韓偓《殘春旅舍》詩:“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鑒賞

      賞析

      此詞上闋寫雨過天晴后的郊外麗景。就像一名優秀的畫師,詞人把入畫的時間定在雨后初晴那一瞬間。一陣微雨過后,天空中纖塵不染,格外晴朗,放眼望去,只見菖蒲長滿溝渠,葉葉相連。“菖蒲”一句從大處落筆,以“葉葉”概括郊外春色之貌,給人滿眼碧綠的意象,就像南朝《采蓮曲》中用“田田”來狀蓮葉彌望之景一樣。緊接著,作者便拉近了視線,從細處著筆,用特寫鏡頭捕捉到那碧綠畫面中一點醒目的黃色:一只小蜜蜂在那兒飛來飛去。有了這一點嬌黃的色彩映襯于一片綠色之中,整個畫面便活了,充滿生機了,因而顯得美妙動人。從藝術手法上講,將“雨晴”這樣的時間融入到景物之間,使讀者的審美感受自始至終都集中于艷麗的郊野春色,不給人突兀之感。“妙”和“小”不僅形成韻腳,而且還彼此呼應,見出園中蜜蜂的細小可愛。前用“唯有個”,后用“露一點”,前面點明是蜂,后再著以“嬌黃”之色,將那只可愛的小蜜蜂寫活了。一個“嬌”字,盡顯柔美之態,傳出神韻。

      下闋由景生情。看著眼前一片大好的春光,滿園的春色,詞人驟然動起了惜花之情。他想到那嬌艷的花朵如果受到曉風的暴力,必將殘敗不堪,縱然有幸逃過一劫,但最終的結果也不會好到哪里去,只能是衰敗遲暮,在暮春的夕陽之下,顯示出老態,令人悲傷。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激情的人,總是不愿意看到美好的事物被摧殘,被破壞,但這樣的結局卻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詩人設想在最為嬌艷,蜜汁最濃的時候,跟那嬌黃的小蜜蜂一起度過,享受難得的美好時刻。

      詞的上闋寫“菖蒲葉葉”,是寫葉,而下闋雖未點明,但引起詞人感想的,是花。高明的詞人在詞中一點也沒有透露出這花的消息,只以“香香”二字點逗,使詞情婉約含蓄。由此及彼的時空轉換,從寫景到因景生情,只用過片的停頓來作處理,而不作交待(有時用一字句或二字句領起),這在詞中是常見的手法。聯系到當時的詞是在歌舞場合所唱,就更能體會這種“過門”處詞情變換的妙處了。

      表面上看,整首詞都只是在繪景描象,但詞人的用意,顯然不在只寫蜂、花這類自然景物之上。以香花美草喻美人,以暴風殘花喻紅顏衰褪,以春暮花老見出美人遲暮,是中國古代詩詞的一個傳統。因此,讀這首詞時,有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素養的讀者,可以很自然地領悟到其中特殊的意象指歸,并會因為蜜蜂抱花意象而聯想到男女歡會,從而對其詞品的高低作出評價。正因如此,盡管秦觀的這首詞在寫景狀物方面沒有什么大的缺失,甚至可以說有其獨到之處,但是,在后代詞論家那里,卻很少獲得好評。最多只不過視其為狎邪詞人柳永之作的同類。對照柳詞仔細品味,這樣的評價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只不過對于為秦樓楚館寫作歌詞的柳永,詞論家們的著眼點往往并不在其寫男歡女愛是否露骨上,而在其羈旅行役和長調慢詞的原創之功上,而對于“專主情致”的秦觀,則多少有一種載道文人的心理定勢,所以對秦觀的這類詞,就很少放過。其實,如果舍棄知人論世的批評模式,單純就文本批評,秦觀的這首詞,還是有其獨特價值的,至少,在藝術手法,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的。

      創作背景

      秦觀寫詞有時為遣興娛樂,或應歌女之情。王灼《碧雞漫志》曰:“少游屢困京洛,故疏蕩之風不除。”這首詞傳唱于青樓,當為詞人早期作品,很可能是詞人青年時期冶游艷遇的記錄。 ?

      秦觀簡介

      宋代·秦觀的簡介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 秦觀的詩(20篇)

      猜你喜歡

      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

      宋代秦觀

      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雨晴紅粉齊開了,露一點、嬌黃小。

      早是被、曉風力暴,更春共、斜陽俱老。怎得香香深處,作個蜂兒抱。


      游斜川

      魏晉陶淵明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

      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

      弱湍馳文紡,閑谷矯鳴鷗。

      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

      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唐代劉長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游廬山記

      清代惲敬

      廬山據潯陽、彭蠡之會,環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并海諸山多壯郁,而廬山有娛逸之觀。

      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絕宮亭,泊左蠡。庚辰,艤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過小三峽,駐獨對亭,振鑰頓文會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月出后,循貫道溪,歷釣臺石、眠鹿場,右轉達后山,松杉千萬為一桁,橫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峽澗陟歡喜亭。亭廢,道險甚。求李氏山房遺址不可得。登含鄱嶺,大風嘯于嶺背,由隧來風,上攀太乙峰。東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澤,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頃之,地如卷席漸隱;復頃之,至湖之中;復頃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隱矣。始知云之障,自遠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萬成陣,起山后,相馳逐布空中,勢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窺玉淵潭,憩棲賢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勢相倚負,返宿于文會堂。

      壬午,道萬杉寺,飲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見瀑布在天中。既及門,因西瞻青玉峽,詳睇香爐峰,盥于龍井,求太白讀書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繞白鶴觀,旋至寺,觀右軍墨池。西行尋栗里臥醉石;石大于屋,當澗水途中。訪簡寂觀,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頭陀。

      甲申,吳蘭雪攜廖雪鷺、沙彌朗圓來,大笑排闥而入,遂同上黃巖。側足逾文殊臺,俯玩瀑布下注盡其變。叩黃巖寺,跐亂石,尋瀑布源,溯漢陽峰,徑絕而止。復返宿秀峰寺。蘭雪往瞻云,一微頭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曉望瀑布倍未雨時。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頃之,香爐峰下,白云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復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頃之,則相與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真州東園記

      宋代歐陽修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先后,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


      渡浙江問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點絳唇·暗里追涼

      清代王國維

      暗里追涼,扁舟徑掠垂楊過。濕螢火大。一一風前墮。

      坐覺西南,紫電排云破。嚴城鎖。高歌無和。萬舫沉沉臥。


      本事詩十首·選二

      清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清代納蘭性德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男人天堂2022|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