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珪簡介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性伉厲,為詩雄渾。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后葬于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后山腰,胡銓撰寫墓志銘碑。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后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 王庭珪的詩文(1篇)王庭珪的名句(0條)〕人物生平
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后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文學成就
王庭珪在政治上沒有什么大的作為,但他的詩文著述甚豐,有《瀘溪文集》50卷、《六經講義》10卷、《論語講義》5卷、《易解》30卷、《語錄》5卷、《滄海遺珠》2卷、《瀘詞》、《風亭祿》等巨著,但可惜部分著作已失傳。胡銓在評價他的詩文創作時說:“凡憂悲愉快,窘窮喜怒,思慕怨恨,無聊不平,有感于懷,必有詩文發之”。楊萬里贊揚他是:“少嘗曹子方,得詩法,蓋其詩自少陵出,其文自昌黎出大要主于雄剛渾大”。
庭珪工書,有手書十簡,雖紙敝墨渝,而正氣勃勃可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