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簡介

      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沈約的詩文(15篇)沈約的名句(0條)

      軼事典故

      沈約瘦腰

      沈約從少年時代起就很用功讀書,白天讀的書,夜間一定要溫習。他母親擔心他的身體支持不了這樣刻苦的學習,常常減少他的燈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時期的沈約,已經“博通群籍”,寫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對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二十幾歲的時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時間,終于寫成一部晉史。可惜,這部晉史沒有能夠流傳下來。

      沈約暮年,身體消瘦。著名詞人李煜詞中有“沈腰潘鬢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約。后來,明代詩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之詩句,這個細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約。

      沈約孤貧篤志好學

      (沈約)孤貧,篤志好學,晝夜不釋卷。母恐其以勞生疾,常遣減油滅火。而晝之所讀,夜輒誦之,遂博通群籍,善屬文。濟陽蔡興宗聞其才而善之,及為郢州,引為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興宗常謂其諸子曰:“沈記室人倫師表,宜善師之。”

      (家境)孤苦貧寒,志向堅定而且熱愛學習,日日夜夜不知疲倦。他的母親擔心他因為太勞累而生出疾病,時常讓他少添燈油(熄燈)。而(沈約)白天所誦讀過的文章,晚上就能夠背誦,于是精通眾多典籍,能夠寫出很好的文章。濟陽蔡興宗聽說了他的才能很賞識他。蔡興宗時為郢州刺史,引薦沈約為安西外兵參軍,兼任記室(官名)。蔡興宗曾經對他的幾個兒子說:“沈約的為人堪稱師表,你們應該好好地向他學習。”

      神不滅論

      沈約是“神不滅”論的積極維護者。南朝時期,佛教盛行,但也出現了反佛的斗士。劉宋時期的史學家范曄是一位無神論者,“常謂死者神滅,欲著《無鬼論》”,確信“天下決無佛鬼”。蕭齊時,竟陵王蕭子良“精信釋教”,而他的屬官、無神論思想者范縝則“盛稱無佛”。蕭子良質問范縝:“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范縝回答他:“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范縝還進一步批評佛教的“因果”論,闡述他的“無佛”思想,以問答的形式,寫出著名的《神滅論》,認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也,”此論一出,“朝野喧嘩”,蕭子良“集眾僧難之而不能屈。”范縝還表示絕不“賣論取官”。

      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范縝的《神滅論》公諸于世,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梁武帝是一個佞佛的皇帝,他動員王公朝貴六十余人著文圍攻范縝,范縝在理論上終不后退,顯示了他的無神論思想的堅定性。在這次激烈的思想辯難中,沈約先后寫了《答釋法云書難范縝神滅論》、《形神論》、《神不滅論》、《難范縝神滅論》、《六道相生作佛義》、《因緣義》等文。沈約申言:“神本不滅,久所服膺;‘神滅’之論,良用駭惕。”(《答釋法云書難范縝神滅論》)他在《神不滅論》中辯解說:“生既可夭,則壽可無夭,夭既無矣,則生不可極,形、神之別,斯既然矣。然形既可養,神寧獨異?神妙形粗,較然有辨。養形可至不朽,養神安得有窮?養神不窮,不生不滅,始末相較,豈無其人。自凡及圣,含靈義等,但事有精粗,故人有凡圣。圣既長存,在凡獨滅。”

      沈約用壽、夭來說明形神之別是一種詭辯;宣揚“養形可至不朽”,更是荒謬之論。但他說的“神不滅論”卻又帶著濃厚的世俗等級色彩,即“圣人”之“神”可以“長存”,而“凡人”之“神”還是要堙滅的。這顯然是為了用“神不滅論”來“證明”現實等級社會的“合理”。宗教觀念和等級觀念在這里是結合在一起了。沈約所撰的《內典序》、《佛記序》等文,也都是在反復宣揚這些觀點。這種觀點在《宋書》中,有的是直接以佛教靈驗的故事出現的,有的是以“天命”所歸的說教出現的。

      史學成就

      在沈約之前,已經有人開始撰寫南朝劉宋皇朝時期的歷史了。最早撰寫劉宋國史的是何承天。他在宋文帝時以著作郎身份,起草了宋史的紀、傳和《天文》、《律歷》、《五行》等志,其中人物列傳只寫到宋武帝時期的一些功臣。后來,又有山謙之、蘇寶生等相繼續作宋史,但都中途而廢。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徐爰負責修撰宋史。他在前人撰述的基礎上,寫成國史六十五卷,上起東晉末年,下迄大明時期。所有這些,都為沈約撰《宋書》提供了文獻資料。沈約接受撰寫宋史的任務,是在南齊永明五年(487年)的春天。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在第二年二月,就首先撰成《宋書》紀、傳七十卷。起于東晉安帝義熙之初,終于宋順帝升明三年(479年),記東晉末年及劉宋一代史事。這是沈約撰寫《宋書》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宋書》八志三十卷的撰成。從《宋書》志避梁武帝父親和梁武帝本人的諱來看,它的撰成,很可能是在梁武帝時期。沈約撰《宋書》的經過大致如此。

      《宋書》在反映時代特點方面是很突出的。比如《宋書》的傳,與以前正史相比,就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特點。第一,創立家傳的形式。以前史書列傳所記人物,一般不附記傳主后人之傳,而《宋書》則改變此例,開以子、孫之傳附父、祖之傳的先聲。故《宋書》所記人物,多為門閥地主,而且把門閥士族所重視的家傳也引入正史了。如《宋書》卷四十二《劉穆之傳》,后面就附有“長子慮之”、“慮之子邕”、“穆之中子式之”、“式之子瑀、“穆之少子貞之”、“穆之女婿蔡佑”等人的傳;卷七十七《沈慶之傳》,后面附有“子文叔”、“慶之弟劭之”、“慶之見子僧榮”、“僧榮子懷明”、“慶之從弟法系”等傳。這種家傳式的列傳,在《宋書》里是不少的。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地主居于統治地位,社會風氣崇尚門第、家族史和譜系之學在史學上的反映。第二,創《索虜傳》以記北魏史事,正如北齊人魏收撰《魏書》以《島夷傳》記南朝史事一樣。這是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在史學上的一種特殊的反映。第三,在類傳中增立《孝義傳》,提倡“孝行”、“孝廉”。這是魏晉統治者鼓吹“以孝治天下”的遺風。

      《宋書》的志,也很有特色。一是八志多從三國講起,有的更追述到東漢,表明作者極重視典章制度的沿革流變。這是中國史學的一個優良的傳統。八志之首有一篇《志序》,概述志的源流和《宋書》志的緣起,也講到志的撰述之不易,所謂“淵流浩漫,非孤學所盡;足蹇途遙,豈短策能運”。梁朝江淹說過:“修史之難,無出于志。”他的這句話被后來的史家一再引用,說明中國古代史學家在這個問題上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宋書》的《志序》是一篇不可不讀的好文章。二是《宋書》的《禮志》和《樂志》分別占了五卷和四卷,幾乎占了整個志的篇幅的三分之一,這在以前的正史中也是不曾有的。東晉南朝門閥士族十分講究禮法。《宋書·王弘傳》記王弘說:“弘明敏有思致,既以民望所宗,造次必存禮法,凡動止施為,及書翰儀體,后人皆依仿之,謂為‘王太保家法’。”有的史書還說;“弘每日對千客,可不犯一人諱。”真不愧是門閥土族講究“禮法”的楷模。《宋書》重視禮志、樂志,洽是這種社會風氣的反映。三是《宋書·州郡志》詳盡地記述了東晉以來北方人口南遷及僑置郡縣的具體情況,是一篇反映人口變動和區域建置變動的重要文獻。《州郡志》序說;“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歷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當時社會的動蕩于此可見一斑。四是創立《符瑞志》,從遠古到劉宋,歷舉許多神怪荒誕之事,宣揚“有受命之符,天人之應”。因而它的糟粕就更多一些。不過,它也講到一些自然現象,如果用今天的科學眼光來看待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的。在沈約同時和沈約以后,還有一些人撰寫過劉宋皇朝時期的歷史,但都失傳了。因此,《宋書》的價值就越發顯得重要了。

      除《宋書》外,沈約還著有《晉書》一百一十卷,《齊紀》二十卷,《高祖紀》十四卷。

      但是,沈約在南朝的劉宋、蕭齊和蕭梁都曾任重官,所以在為齊武帝撰《宋書》時,曾經因為武帝曾在宋朝皇帝任官職而避諱了很多從宋孝武帝到宋明帝時期的史實。民國史學家蔡東藩曾認為《宋書》諱莫如深。

      石塘瀨聽猿

      南北朝沈約

      噭噭夜猿鳴,溶溶晨霧合。

      不知聲遠近,惟見山重沓。

      既歡東嶺唱,復佇西巖答。


      有所思

      南北朝沈約

      西征登隴首,東望不見家。

      關樹抽紫葉,塞草發青芽。

      昆明當欲滿,葡萄應作花。

      流淚對漢使,因書寄狹斜。

      夜夜曲

      南北朝沈約

      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

      孤燈曖不明,寒機曉猶織。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

      別范安成

      南北朝沈約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臨高臺

      南北朝沈約

      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

      連山無斷絕,河水復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陽南陌頭。

      可望不可見,何用解人憂?

      詠檐前竹

      南北朝沈約

      萌開籜已垂,結葉始成枝。

      繁蔭上蓊茸,促節下離離。

      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

      得生君戶牖,不愿夾華池。

      早發定山

      南北朝沈約

      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

      標峰彩虹外,置嶺白云間。

      傾壁忽斜豎,絕頂復孤圓。

      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

      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

      忘歸屬蘭杜,懷祿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詠新荷應詔

      南北朝沈約

      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搖風。

      寧知寸心里,蓄紫復含紅!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