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簡介

      潘岳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晉著名文學家。字安仁,漢族,河南滎陽中牟(今河南鄭州中牟大潘莊)人,出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后世遂以潘安稱焉。

      ? 潘岳的詩文(2篇)潘岳的名句(0條)

      相貌

      《世說新語·容止篇》三十九則中兩則描繪潘安的相貌: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七則》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世說新語·容止第十四篇·九則》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雖然說現有的正史并沒有詳細地去記載潘安的五官長相如何、身高具體幾尺,但是他的花樣俊美外形卻是件不可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成了焦點人物,“粉絲”眾多。“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劉孝標注引的《語林》

      潘安是個多情的美男子、文人,所以后代騷人墨客吟詩作對總會把自己的滿腹牢騷發泄,而潘安的那些典故成了他們最常用的,比如潘安三十余歲因為仕途不順、妻子早逝白了頭發,文人就吟道“多于賈誼長沙苦,小校潘安白發生。“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傷春發已華。”潘安被貶為洛陽郊區的河陽縣令,他命全縣種桃花,澆花息訟,他走后老百姓都懷念他,文人就吟道“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潘令在河陽,無人死芳色。”“潁陽春色似河陽,一望繁花一縣香。”“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潘安的妻子楊蓉姬早逝,潘安傷悲的不再娶妻,每天都會想到她,文人吟道“為結潘楊好,言過鄢郢城。”當然文人最常提及的還是潘安擲果盈車的風流和金谷園里的二十四位文人美男俊游,“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潘郎車欲滿。無奈擲花何。”“若非金谷滿園樹,便是河陽一縣花”“嗣世衰微誰肯憂,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詎可足,共惜年華促。”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蘭亭已矣,梓澤丘墟”“梓澤風流地,凄涼跡尚存。殘芳迷妓女,衰草憶王孫。”“蘭亭修禊事,梓澤醉名園。”“梓澤春草菲,河陽亂華飛。綠珠不可奪,白首同所歸。”“嘆金谷樓危,避風臺淺,消瘦飛瓊。”“非非是是總成空。金谷蘭亭同夢。”“甚天荒地老,銅臺歌舞,水流云在,金谷豪奢。”“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還被凌波呼喚,相將金谷同游,想見逢迎處,揶揄羞面,妝臉淚盈盈。”“昔日蘭亭無艷質,此時金谷有高人。”“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雖無金谷花能笑,也有銅駝柳解眠。”“葉落上陽樹,草衰金谷園。”

      潘安的小名為“檀郎”、“檀奴”。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對結發妻子一往情深,忠貞不渝,既便后來妻子很早就去逝了,他也沒再娶。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檀郎”、“檀奴”遂成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詞。這一稱謂寄托著女性對情人、夫君用情專一的熱切希望。

      典故

      典故總概

      潘安即西晉文學家潘岳,有“河陽一縣花”之稱,是為數不多的用花來比喻其樣貌的美男子之一。是中國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雖說書上并沒有詳細記載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幾尺,他的美貌卻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時候他就已經有了一批死忠的“粉絲”了。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相關的成語與典故有“擲果盈車”、“河陽一縣花”、“金谷俊游”、“辭官奉母”、“潘楊之好”、“連壁接茵”等。潘安,君生頎長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對于中國人對于男子的審美影響之大,已經變成一種千年形成的標準。潘安成為花樣美男的代稱,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語林詳解》

      成語典故

      擲果盈車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潘安人長得很美,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車里丟,都將車丟滿了。

      白發悲秋

      潘安三十二歲仕途不順、妻女病亡使他那密云般烏黑的秀發添了幾縷銀絲,當時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賈誼悲秋的典故寫下了《秋興賦》,后因以“潘鬢”謂中年鬢發初白。 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 明·無名氏 《石榴花·題情》套曲:“我為他只落得心焦無聊,這離情怎消,謾贏得潘鬢沈腰。”

      花縣令

      潘安做河陽縣令時,,結合當地地理環境令滿縣栽桃花,澆花息訟甚得百姓遺愛。后遂用“河陽一縣花、花縣”等代稱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而這也是中國最早“花樣美男”的出處。庾信《枯書賦》:“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李白《贈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陽花作縣,秋浦玉為人。地逐名賢好,風隨惠化村。”《桃花扇》“家近洛陽之縣,不愿栽花”,該典故常用來形用為人瀟灑、風流(注意不是男女的風流)。

      金谷俊游

      當時西晉開國第一開國功臣賈充的外孫賈謐權勢滔天,賈謐喜好文學,開閣延賓。渤海石崇歐陽建、滎陽潘岳、吳國陸機陸云、齊國左思、中山劉輿劉琨等皆傅會于謐,號曰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參與。這二十四個人占了當時文壇的十分之七。他們經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園里飲宴作詩,故稱之為“金谷二十四友”。

      西晉惠帝元康六年(公元二九一年)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要前往長安,石崇與眾人在洛陽之河陽縣金谷別墅設宴相送,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人聚會,后人稱之為“金谷宴集”,這次聚會和石崇所作的《金谷詩序》,后人王羲之效仿于是有了“蘭亭雅集”和《蘭亭集序》。“金谷宴集”中“”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是酒宴上罰酒的鼻祖。

      拙政園

      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蘇州拙政園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

      望塵而拜

      《晉書·潘岳傳》中記載“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翻譯過來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趨于勢力,與石崇等諂事賈謐,總是等到賈謐出門,看到飛起的塵土就開始下拜。

      潘楊之好

      潘岳在政治和為官方面也頗有建樹,而其對妻子楊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楊氏12歲訂婚,相愛終身.楊氏在潘岳32歲時逝世,他為她寫的悼亡詞情誼真摯,纏綿無盡,并未再娶。更成為千古佳話,有“潘楊之好”的評價。

      軼事典故

      李熠霖《潘安》借古喻今,探尋潘安的故鄉

      潘岳,字安仁,俗稱潘安,西晉文學家。少年時就顯露出文學天賦,被鄉里稱為“奇童”。多少年來,提起我國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說是婦孺皆知。成為中國花樣美男的符號,頑強地活在成語典故、詩詞曲賦、古今小說中。

      擲果盈車圖。少年潘安風流頑皮,喜歡挾牛皮彈弓到洛陽城外游玩,婦人們見著,竟手拉手圍將起來,爭相丟水果,這便是成語“擲果盈車”的由來。

      “才比宋玉,貌似潘安”,這樣的夸贊對每一個男人來說,都是莫大的稱贊。西晉時,號稱“中國第一美男子”的潘安是河南人,雖然他的容貌現在尚無法復原,但據史書記載,他的容貌即使不算傾國,也算是傾城,由于他出眾的美更是演繹出了很多故事、典故。

      令人艷羨的是,這名美男子不僅有貌,而且有才。在歷史上,他是與陸機齊名的文豪。在感情上,他更是一生只愛老婆楊氏,而這也正是他成為眾多女子夢中情人的重要原因。

      擲果盈車,潘安之美傾動全城

      “他有非凡人氣,一生愛美成癖,不折不扣的才子;他出世又入世,眉目如畫的美男子,春風得意,時代的萬人迷。”這是一首歌的歌詞,由好男兒李熠霖演唱,歌名就叫《潘安》,也就是西晉時期著名的美男子。

      雖然被稱為“中國第一美男子”,但在史書中,潘安的美雖然是天生的,但他本人是否“愛美成癖”,并無從考證。而“非凡人氣”、“時代的萬人迷”來形容潘安,倒也不算失實。

      那么,潘安究竟有多美?

      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寫了一本《世說新語》,其中有一篇《容止》,專門寫美男子的儀容。其中,潘安就占了極大篇幅:“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潘安之美在正史上亦有多處記載,如《晉書?潘岳傳》:“岳,美姿儀”;《文心雕龍》中寫道“潘岳,少有容止”。

      這些話從不同側面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潘岳長得太俊美了。他年輕時,拿著彈弓,坐車到洛陽城外游玩,女孩子們見了他,都不由得圍著他。而老女人們見了他,就用水果投擲他,這樣,當潘岳回家時,總是滿載而歸,這就是著名的“擲果盈車”的來歷。

      這里的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他表字安仁,全名應是“潘安仁”。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利鎖說,古代文章比如駢體文和詩歌,為了對仗押韻、省字,把仁字給省略了。而民間說法則是,因潘安曾侍奉中國歷史上最丑最荒淫最無恥的皇后賈南風,德行操守愧對“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稱為“潘安”。

      中牟縣史志辦的王曜卿曾考證,歷代詩詞中,首次使用“潘安”者是唐代杜甫的《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衛玠(公元285~312年)是和潘岳同時代的另一個美男子,因此,可以斷定這里的“潘安”就是潘岳;在說唱文學里,首次出現“潘安”之名的則是唐代的《敦煌變文》;戲劇中使用“潘安”更晚。

      潘安小名檀奴,因為他長得美,在后世文學中,“檀奴”、“檀郎”、“潘郎”等都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詞。韋莊寫了一首《江城子》詞:“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在王實甫的《西廂記》里,也提到“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 。李后主的詞《一斛珠》中言道:“嚼爛紅蘋,笑向檀郎唾。”

      讓人噴飯的是,在《晉書》中還記載了兩個丑才子的小故事。一個叫張載,也是名重一時的文學家。他“甚丑,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另一個人叫左思,“左太沖(即左思,字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一個被人扔磚頭瓦塊,一個被人吐唾沫,結果這兩人都“萎頓而返”。看來,愛美之心,從古皆有。

      用情專一,潘安寫《悼亡詩》,演繹夫妻情深

      雖然長得帥,但潘安并沒有以此為資本拈花問柳,他對妻子楊氏用情專一,十分難得。

      潘安12歲時,便與10歲的楊氏定親,楊氏是晉代名儒楊肇的女兒。婚后,倆人共同生活20多年,夫妻情深。妻子不幸早亡后,潘安對她念念不忘,作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詩》來懷念妻子。因為他的詩,導致后世把悼亡詩也限制在了悼念妻子的范疇里。

      潘安的悼亡詩中,名句也很多,像用比目魚比喻夫妻情深,《悼亡詩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離。安仁的三首悼亡詩都寫得情真意切,李商隱說過“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贊揚的就是他的這三首詩。

      不過,如果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三首悼亡詩辭藻過于華麗,倒掩蓋了不少真情實感。除了有“幃屏無芳菲,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這樣尚算樸素的詩句之外,還有很多大而無當的廢話。如“撫衿長嘆息,不覺淚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這后四句是說,我撫摸著你的衣服長長地嘆息,不知不覺,淚就流到了胸口上。但流到了胸口上也抑制不住,我的悲傷又從中而生啊。

      唐朝詩人元稹對潘安的悼亡詩有個評價“潘安悼亡猶費詞”,這評價相當確切,與蘇軾的《江城子》相比,潘安的情沒有那么刻骨銘心。不過,也不能全怨潘安,魏晉時期文風本就是鋪墊、堆砌成風。

      潘安之死,陷害太子迷霧重重

      和一般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帥哥不同,潘安不僅長得美,而且還頗有文采。《晉書》中說潘安“少以才穎見稱,鄉邑號為奇童”,“總角辨惠,文藻清艷”。他一生寫過許多好詩賦,其《西征賦》、《秋興賦》、《寡婦賦》、《閑居賦》、《悼亡詩》等都是詩賦中的名篇,至今仍為文學史家所重視。流傳后世的有《潘黃門集》。

      潘安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賞識,薦舉為秀才。在潘安20來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耕田作秀。這場作秀引得當時文人紛紛作詩拍馬屁,結果潘岳作了一首《藉田賦》,辭藻清艷,聲震朝野,遭人嫉恨,于是被排擠出朝廷。

      賦閑十年后,潘岳終于被重新錄用。當了河陽(河南孟州)縣令,頗有政績。在當縣令期間,他不失文人的風雅,在河陽縣遍種桃樹,時人號稱“一縣花”。不過,記者采訪時,潘安故里的老人稱,潘岳最愛的當是棠棣花。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京城做官,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活動,賈謐是史上著名的丑皇后賈南風的侄子。雖然這二十四人中魚目混雜,后來將其歸之為“政治集團”,但在當時實際上是文化人自發形成的小圈子,陸機、陸云以及大名鼎鼎的富翁石崇都位列其中。

      賈謐很欣賞潘安的才華,上朝的文辭多出自潘安之手。后來,因為賈南風不會生子,為達到長期左右朝政大權的目的,準備謀害太子。不幸,潘安被牽連其中。

      具體過程大致如此:某天晚上,賈后派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一篇草書。太子醉得一塌糊涂,就照著筆畫亂抄一遍。然后,太子的墨寶被改頭換面,進行技術處理,最后竟成了一篇有謀反之意的文章。而潘安充當的角色,正是對太子文章進行處理。

      文化人潘安可能從未想到這有什么后果,或許就算想到了,也不得不為之。結果是,賈后很快敗亡,司馬倫發動兵變入宮,盡誅賈后黨羽,潘安當然勢在難免。

      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潘安在洛陽被殺,并“夷三族”,時年53歲。

      不過,對此解釋,很多史學家認為是迷霧重重,很多人認為潘安的死是個冤案。因為如果直接參與陷害太子,這么重要的事,在東晉南北朝人寫的史書中卻沒有記載,幾乎是不可能的。直到300年后,房玄齡才寫出了這件事。

      悼亡詩三首

      魏晉潘岳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馀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霤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

      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

      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

      獨無李氏靈,髣髴覩爾容。

      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風厲。

      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

      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

      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幬張故房,朔望臨爾祭。

      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

      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彌相愍。

      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

      駕言陟東阜,望墳思紆軫。

      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

      落葉委埏側,枯荄帶墳隅。

      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

      投心遵朝命,揮涕強就車。

      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余。


      秋興賦

      魏晉潘岳

      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卮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游氛朝興,槁葉夕殞。于是乃屏輕箑,釋纖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瞳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獨輾轉于華省。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鬢髟以承弁兮,素發颯以垂領。仰群俊之逸軌兮,攀云漢以游騁。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茍趣舍之殊涂兮,庸詎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跡兮,殆不踐而獲底。闕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龜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綠水。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余稅。泉涌湍于石間兮,菊揚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鰷之澼澼。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歲。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