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簡介

秦嘉,字士會,隴西(治今甘肅通渭)人。東漢詩人。桓帝時,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后病死于津鄉亭。秦嘉赴洛陽時,妻子徐淑因病還家,未能面別。秦嘉客死他鄉后,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毀形不嫁,哀慟傷生”(《史通·人物》),守寡終生。秦嘉、徐淑今存的詩文并收輯于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 秦嘉的詩文(1篇)秦嘉的名句(0條)〕愛情故事
秦嘉與其妻徐淑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對有名的恩愛夫妻。秦嘉、徐淑夫妻的愛情故事,因為他們的詩文贈答而成為文學史上的佳話。東漢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吏,離開家鄉隴西遠赴洛陽。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夫妻倆書信往還,詩詞酬答,各敘款曲,情辭均悱惻動人,是較早以夫妻日常生活感情納入文學作品視野并取得相當成就的佳話,秦的贈婦詩三首(五言)也是早期成功的五言詩之一。這些往還詩文,被梁代詩論家鐘嶸評為“事既可傷,文亦凄怨”(《詩品》卷中)。在流傳至今的贈答詩五首(《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漢詩》卷六)中,秦嘉贈詩作為五言抒情詩的成熟之作,被視為東漢文人五言詩創作進入繁榮期的標志。夫妻往還書四篇(《全后漢文》卷六十六、九十六),以從容舒緩之筆,敘談日常生活之事,抒寫夫妻離別之情,為此前散文所未見,也受到文學史研究者的重視。 秦嘉、徐淑夫妻贈答詩,最早見于南朝的陳徐陵所編《玉臺新詠》卷一。往還書較完整的傳本,則見于唐初歐陽詢所編《藝文類聚》卷三十二的征引。南宋的姚寬所著《西溪叢語》卷下收錄了全部的贈答詩文,但并未超出《玉臺》、《類聚》所載的范圍。成書于隋的虞世南所作《北堂書鈔》和成書于宋的《太平御覽》,對秦嘉、徐淑夫妻往還書都有一些零星引錄,其中有數條溢出《類聚》之外,已可見《類聚》所引并非全篇,這與歐陽詢《藝文類聚序》“文棄其浮雜,刪其冗長”的采擇標準相吻合。《類聚》始創類事居前列文于后的類書編纂方式,改進了此前類書偏重類事不重采文及隨意摘句而不成片斷的不足,但對所錄文字也并非不作刪節。不能因為《類聚》所錄詩文大部分自成段落,而誤以為就是全文。
藝術成就
秦嘉的《贈婦詩》三首,是東漢文人五言抒情詩成熟的標志。秦嘉、徐淑夫婦經歷過纏綿悱惻的生離死別,他們的詩文贈答也成為文學史上流轉的佳話。秦嘉的《贈婦詩》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第一首寫秦嘉即將赴京之際遣車迎婦,徐淑因病不能返回面別,使秦嘉伏枕輾轉,徹夜難眠。第二首寫秦嘉想要前往徐淑處面敘款曲,終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第三首寫啟程赴京時以禮物贈遺徐淑,遙寄款誠。秦嘉在抒發難以排遣的離愁別緒時,把夫婦情愛放到彼此的人生經歷中加以審視,點出少與多、早與晚這兩對矛盾:“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傷我與爾身,少小罹煢獨。既得結大義,歡樂苦不足。”秦嘉拋別病妻遠赴京城,使他們遲到和本來就深感不足的歡樂被生生剝奪,變得歡樂愈少,憂愁更多;艱難再次提前降臨,歡會的日子不知推遲到何時。三首詩都有對車駕的描寫,用來襯托詩人百感交集的復雜心情。“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傳達的是失望之情;“良馬不回鞍,輕車不轉轂”,表現的是臨路悵惘、徘徊不定;“肅肅仆夫征,鏘鏘揚和鈴”,暗示車鈴催促啟程,流露出無可奈何之情。 秦嘉的《贈婦詩》是一組藝術成就較高的抒情詩,是漢代文人五言抒情詩的成熟之作。
贈婦詩三首
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計。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
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
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
省書情凄愴,臨食不能飯。
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
長夜不能眠,伏枕獨輾轉。
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皇靈無私親,為善荷天祿。
傷我與爾身,少小罹煢獨。
既得結大義,歡樂苦不足。
念當遠離別,思念敘款曲。
河廣無舟梁,道近隔丘陸。
臨路懷惆悵,中駕正躑躅。
浮云起高山,悲風激深谷。
良馬不回鞍,輕車不轉轂。
針藥可屢進,愁思難為數。
貞士篤終始,恩義不可屬。
肅肅仆夫征,鏘鏘揚和鈴。
清晨當引邁,束帶待雞鳴。
顧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別懷萬恨,起坐為不寧。
何用敘我心,遺思致款誠。
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
芳香去垢穢,素琴有清聲。
詩人感木瓜,乃欲答瑤瓊。
愧彼贈我厚,慚此往物輕。
雖知未足報,貴用敘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