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清代詩人 > 黃遵憲

      黃遵憲簡介

      黃遵憲

      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漢族客家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黃遵憲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黃遵憲的詩文(4篇)黃遵憲的名句(0條)

      詩界革命

      黃遵憲一生大部分時間活動于我國的政治舞臺,可以說是一位出色的外交活動家和一位推動變法維新的干將,然而黃遵憲一生最大的成就,則在于他的詩歌在我國近代詩歌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黃遵憲詩歌的風格和特點。

      那個由客家商民而上升到官宦的家庭帶有的平民氣息,現實精神,影響著黃遵憲,使他從小就有 較為清醒的頭腦,踏實而不浮華,性格開朗,平易可親,熱愛生活,熱愛家 園,熱愛祖國,能清醒地面對現實,這是他后來形成現實主義的詩風的基礎。 同時,由于他幼年時期受到的是相當完備的情感、智慧、品德及美的教育。 在那個風云變換的大時代發生的種種重大問題開始促使他 去更深刻地思考。四處游歷和長期的外交活動,使他的思想和創作都有了深 刻的變化。他早在 21 歲所作的 《雜感》詩中,就寫下了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 之語: “大塊鑿混沌,渾渾旋大圜。隸首不能算,如有幾萬年?羲軒造書契, 今始歲五千。以我視后人,苦居三代先。俗儒好遵古,日日故紙研;六經字 所無,不敢入詩篇;古人棄糟粕,見之口流涎。沿習甘剽盜,妄造從罪愆。 黃土同摶人,今古何愚賢?即今忽己古, 斷自何代前?明窗敞琉璃,高爐? 香煙。左陳端溪硯,右列薛濤箋。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 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后人,驚為古斕斑。”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黃 遵憲認為自開天辟地以來,人類文明就在不斷地發展、前進著,文學作品也 要不斷創新,不應該一味地遵古、擬古,陳陳相因,拾人糟粕。他興奮地說 如果在明窗凈幾之前,對著好紙好硯,提筆抒寫自己的心里話。該多么痛快!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后人,驚為 古斕斑。”這就是 21 歲的黃遵憲提出的 “別創詩界”的現實主義觀點,也 是后來 “詩界革命”的綱領。黃遵憲的詩歌主張與他政治上的維新改革觀點 一致。他思想一開始就代表中國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要打開一條出路,為 新事物的發展鳴鑼開道,表現新思想、新內容,就要改革舊形式。所以,做 為政治改良運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詩歌改良運動,其倡導者雖為梁啟 超、夏曾佑、譚嗣同等人,但最早從理論和創作實踐上給 “詩界革命”開辟 道路的是黃遵憲。 “詩界革命”的發生,是改良運動的需要 ,也是近代進步詩歌潮流進一 步的發展,反映了人們對新思想、新文化的要求,并試圖解決詩歌如何為改 良運動服務的問題。 他是梁啟超極力贊揚的 “詩界革命” 的一面旗幟,也是龔自珍以后最杰出的一位詩人。黃遵憲詩最突出的價值在于它能反映出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他的詩堪稱 “詩史”,體現了時代精神。他的詩反映了新世界的奇異風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開辟了中國詩歌史上從未有的廣闊領域。 一方面他向 先進國家尋求真理,探索方向;另一方面,他知己知彼,看清了先進國家的 先進之處,也看清了它們富于侵略的本質特點。從而使他愈加明了中國封建 制度的腐朽和弊端,要求改革救亡圖存的愛國心也愈熾熱。他中年以后又親 身經歷了戊戌前后一系列的政治風浪,這在他心中掀起了軒然巨波。所有這 些,為他提供了創作新意境、新風格、表現新事物的 “新派詩” 的很好的生 活基礎和思想感情基礎。 他忠實地表現了生活 在那個時代的先進的知識分子的愛國熱忱、痛苦矛盾、理想追求,忠實記錄 了中國在那個歷史新階段的許多震撼人心的事件,構成他的詩作的新內容的 兩個重要因素是題材新穎、主題新穎。且黃遵憲的 “新派詩”并非只是用了一些 “新 名詞”而已,而是確實開辟了一片詩歌描寫的新領域,表現了新時代的生活, 新時代的要求,新時代的文化風貌、政治風云,反映了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的 主要矛盾,滲透著現實主義精神,貫穿著反帝愛國圖新的精神。

      黃遵憲的詩歌基于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同時也帶有浪漫主義的瑰麗色 彩。他努力要使我國古典詩歌的舊傳統、舊風格與新時代、新內容所要求的 新意境、新風格能夠和諧地統一起來。他的創作基本上實踐了他的理論,取 得了成功,給詩壇開拓了從未有過的廣闊領域,以其富有獨創性的藝術在近 代詩壇大放異彩。黃遵憲的 《人境廬詩草》是一塊標志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到 最后階段轉向革新時期的里程碑。

      1905 年3 月28 日,黃遵憲在家鄉病逝。 4 年后他的遺體移葬于嘉應 州梅南黃居坪。梁啟超寫的墓?I銘中,對黃遵憲以及他的詩作了這樣的評價: 其人 “明于識、練于事,忠于國。” “其為詩,則精思渺慮盤礴而莫測其際”,“陽開陰闔,千變萬化,不可端倪,于古詩人中獨具境界。”這一評價實不為過。

      評價

      人境廬位于梅江區東山小溪唇,建于1884年春,是清末著名愛國詩人,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人境廬是一座磚木結構園林式的書齋建筑,占地面積五百平方米,主要由廳堂、七字廊、五步樓、無壁墻、十步閣、臥虹榭、息亭、魚池、假山、花圃等組成。結構精巧,布局得宜,曲徑回擋,花木掩映,景致幽雅。

      廬之名,取義東晉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詩句。門匾是由日本友人,著名漢學家和書法家大域成瀨溫先生題贈。門楣上的“人境廬”三個字,為日本書法家大域成瀨溫所書。廬舍筑有花圃、假山、魚池、五步樓、十步閣、息亭、七字廊、無壁樓、臥虹榭和藏書閣等。曲徑回欄,花木掩映,景致清雅。黃遵憲晚年蟄居人境廬,創作大量詩歌,并自選和編訂了《人境廬詩草》。

      人境廬于1982年3月修復竣工并下式對外開放,1989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評定為全國近現代優秀建筑物,1994年3月成立了“梅州市人境廬文物管理所”進行專門保護管理,1995年3月列為梅州市第一批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梅江區歷史悠久,文化濃郁,還有很多景點,其中包括:梅州學宮(又名“孔廟”)、梅江橋,大覺寺、天主教堂建筑群舊址、曾井、東山書院(含狀無橋)、凌風路騎樓式建筑群和人馬石,這些都是梅江區知名的市級旅游景點。

      人境廬取意于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的名句,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杰出的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市區東山大橋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黃遵憲親自設計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座故居占地面積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會客廳、書房、臥室、藏書室、無壁樓、五步樓、十步閣、息亭、花壇、假山等,藏書室內有黃遵憲的各種著作和讀過的書共八千多冊。廬中保留著黃遵憲親自撰寫的對聯,如會客廳對聯:“萬丈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另有一聯:“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這故居的環境。

      故居

      主題題材

      黃遵憲早年即經歷動亂,關心現實,主張通今達交以“救時弊”(《感懷》其一)。從光緒三年(1877)到二十年(1894),他以外交官身份先后到過日本、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地。經過親自接觸資產階級文明和考察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經驗,他明確樹立起“中國必變從西法”(《己亥雜詩》第四十七首自注)的思想,并在新的文化思想激蕩下,開始詩歌創作的新探索。他深感古典詩歌“自古至今,而其變極盡矣”,再繼為難。但他深信“詩固無古今也”,“茍能即身之所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而筆之于詩,何必古人?我自有我之詩者在矣”(《與朗山論詩書》)。他沿著這條道路進行創造性的實踐,突破古詩的傳統天地,形成了足以自立、獨具特色的“新派詩”,被梁啟超譽為“獨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紀詩界中”(《飲冰室詩話》三二),成為“詩界革命”的巨匠和旗幟。

      黃遵憲的詩“詩之外有事,詩之中有人”(《人境廬詩草自序》),廣泛反映了詩人經歷的時代,具有深厚的歷史內容。反帝衛國、變法圖強是他詩歌的兩大重要主題。在反帝方面,從抵抗英法聯軍到庚子事變,他的詩都有鮮明反映。特別是關于中日戰爭,他寫下的《悲平壤》、《哀旅順》、《哭威海》、《臺灣行》、《渡遼將軍歌》等系列詩作,反帝衛國思想尤為突出。詩人在這類主題的作品里頌揚抗戰,抨擊投降,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和深摯的憂國焦思。其中不少篇章,規模宏偉,形象生動,表現出詩歌大家的氣魄和功力。如《馮將軍歌》中寫到:“將軍一叱人馬驚,從而往者五千人。五千人馬排墻進,綿綿延延相擊應。轟雷巨炮欲發聲,既戟交胸刀在頸。敵軍披靡鼓聲死,萬頭竄竄紛如蟻。十蕩十決無當前,一日橫馳三百里。”將中法戰爭中愛國將領馮子材鷙猛無前的英雄形象和馮軍排山倒海的氣勢,活現在紙上。

      黃遵憲早在《感懷》、《雜感》、《日本雜事詩》等作品中即批判陳腐事物,贊賞派遣留學生和日本明治維新等新事物。后來他更以飽滿的熱情謳歌變法維新,期望能通過變革使中華民族重新崛起:“黃人捧日撐空起,要放光明照大千。”(《贈梁任父同年》)戊戌政變發生,他作《感事》、《仰天》等詩痛惜新政夭折,憂虞國家前途,百感交集,情思深摯:“忍言赤縣神州禍,更覺黃人捧日難”(《感事》其八)。但他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己亥雜詩》第四十七首說:

      滔滔海水日趨東,萬法從新要大同。后二十年言定驗,手書心史井函中。這種堅信變舊趨新的歷史潮流不可扼抑的精神,貫穿在他的詩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處于新舊交替時代的黃遵憲的詩歌,較早地描寫了海外世界以及伴隨近代科學而涌現的新事物,拓寬了題材和反映生活的領域,寫出了古典詩歌所沒有的新內容。他的《今別離》四首分別吟詠在出現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已知東西兩半球晝夜相反的條件下,離別的新況味,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詩人將新學理融入詩意內涵以表現同種一家等人生理想和事物變化轉換之理,一新詩境,別饒興味。詩人在這首詩里說“足遍五洲多異想”,他從一個封建國家踏進資本主義世界,事事物物都觸動他的詩心歌緒,把古人不曾接觸的海外世界反映到中國詩歌中來。《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以流美豪宕的筆墨,勾勒出太平洋上夜航獨有的情境。至如各國奇異的風光,如日本的櫻花(《櫻花歌》),倫敦的大霧(《倫敦大霧行》),巴黎的鐵塔(《登巴黎鐵塔》),錫蘭島的臥佛(《錫蘭島臥佛》)等,無不收攝在詩人的筆下。海外詩篇也涉及外國民俗與時事政治。《日本雜事詩》從多方面反映了日本的歷史和社會生活。《紀事》詩富有風趣地描寫了美國總統大選時,共和、民主兩黨千方百計宣傳自己、激烈爭奪選民的情景。

      藝術特點

      黃遵憲說“風雅不亡由善作,光豐之后益矜奇”(《酬曾重伯編修》其二),他深知詩歌的生命在于變化與創造。他的詩就是在廣泛吸取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本著“善作”的精神,沿著“矜奇”的趨勢,推陳出新,加以創造,形成自己的獨特面目。首先,他的詩雖然常有一種前瞻追求的浪漫豪情,但更主要的方面是真切的寫實。他有不少宏篇巨制,篇幅都超越古人,往往自成某一方面小史,如《番客篇》近于華僑南洋開發史,《逐客篇》堪稱赴美華工血淚史,《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不啻作者的家族史與童年生活史。他善于以細致的筆墨敘事、狀物、寫景,鋪排場面,勾畫人物,既內容豐富,又形象生動。如《渡遼將軍歌》形象鮮明地刻畫出吳大?這個人物。吳本是湖南巡撫,喜好金石,中日戰爭爆發,恰好購得一枚漢印,印文為“渡遼將軍”,自以為是封侯之兆,遂請纓出師。開篇寫其出征的盛氣:“聞雞夜半投袂起,檄告東人我來矣。此行領取萬戶侯,豈謂區區不余畀!”豪氣沖天。篇中寫其朝會諸將的場面:

      ……歲朝大會召諸將,鋼爐銀燭圍紅氈。酒酣舉白再行酒,拔刀親割生彘肩。自言平生習槍法,煉目煉臂十五年。目光紫電閃不動,袒臂示客如鐵堅。淮河將帥巾幗耳,蕭娘呂姥殊可憐。看余上馬快殺賊,左盤右辟誰當前。鴨綠之江碧蹄館,坐令萬里銷鋒煙。坐中黃曾大手筆,為我勒碑銘燕然!

      吳大言不慚之態,不可一世之概,活龍活現。然而“兩軍相接戰甫交,紛紛鳥散空營逃”。前之氣勢如虎,后之怯懦如鼠,在強烈的反差中有力地勾畫出其丑陋形象。其次,為了表現豐富的現實內容,作者比較注意吸取古人以文為詩的經驗,所謂“以單行之神運俳偶之體”,“用古文家伸縮離合之法以入詩”(《人境廬詩草自序》)。但取其長而避其短,在篇章結構上,注意波瀾曲折,長而不板;敘寫上多用比興與描寫,減少抽象直陳;議論盡量精要,并安置于描寫之后,使之有水到渠成、畫龍點睛之妙。再次,作者廣泛采摘語言資料,“自群經三史,逮于周秦諸子之書,許鄭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人境廬詩草自序》),同時又不排斥“流俗語”(《雜感》其二)。這使他的詩歌詞匯豐贍,富于表現力,典雅之中多生氣與變化。但他用典雅詞語過多,不免帶來艱奧晦澀的缺陷。黃遵憲的詩“以舊風格含新意境”,體現了由舊到新的過渡。

      客家詩宗

      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主將,是嘉應州的一代詩宗。他曾輯錄了客家民歌9首,收入《人境廬詩草》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客家歌謠的社會地位。梁啟超說:“近世詩人,能镕鑄新思想入舊風格者,當推黃公度”;“公度之詩,獨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紀詩界中,群推為大家”。

      他在《人境廬詩草》中描述客家山歌:“瑤峒月夜,男女隔嶺唱和,興往情來,余音裊娜,猶存歌仙之遺風,一字千回百折,哀厲而長,稱山歌。”

      雜感·大塊鑿混沌

      清代黃遵憲

      大塊鑿混沌,渾渾旋大圜;

      隸首不能算,知有幾萬年。

      羲軒造書契,今始歲五千;

      以我視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

      六經字所無,不敢入詩篇。

      古人棄糟粕,見之口流涎;

      沿習甘剽盜,妄造叢罪愆。

      黃土同摶人,今古何愚賢;

      即今忽已古,斷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離,高爐蒸香煙;

      左陳端溪硯,右列薛濤箋;

      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

      五千年后人,驚為古斕斑。

      今別離

      清代黃遵憲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

      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

      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

      今日舟與車,并力生離愁。

      明知須臾景,不許稍綢繆。

      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

      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

      豈無打頭風?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

      望影倏不見,煙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歸定留滯不?

      所愿君歸時,快乘輕氣球。

      朝寄平安語,暮寄相思字。

      馳書迅已極,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書,又無君默記。

      雖署花字名,知誰箝緡尾?

      尋常并坐語,未遽悉心事。

      況經三四譯,豈能達人意!

      只有斑斑墨,頗似臨行淚。

      門前兩行樹,離離到天際。

      中央亦有絲,有絲兩頭系。

      如何君寄書,斷續不時至?

      每日百須臾,書到時有幾?

      一息不相聞,使我容顏悴。

      安得如電光,一閃至君旁!

      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鏡奩來,入妾懷袖中。

      臨行剪中衣,是妾親手縫。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別思見君,情如春酒濃。

      今日見君面,仍覺心忡忡。

      攬鏡妾自照,顏色桃花紅。

      開篋持贈君,如與君相逢。

      妾有釵插鬢,君有襟當胸。

      雙懸可憐影,汝我長相從。

      雖則長相從,別恨終無窮。

      對面不解語,若隔山萬重。

      自非夢來往,密意何由通!

      汝魂將何之?欲與君追隨。

      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危。

      昨夕入君室,舉手搴君帷。

      披帷不見人,想君就枕遲。

      君魂倘尋我,會面亦難期。

      恐君魂來日,是妾不寐時。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豈知。

      彼此不相聞,安怪常參差!

      舉頭見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時想君身,侵曉剛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萬里,晝夜相背馳。

      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

      地長不能縮,翼短不能飛。

      只有戀君心,海枯終不移。

      海水深復深,難以量相思。

      贈梁任父同年

      清代黃遵憲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哀旅順

      清代黃遵憲

      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

      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下有深池列巨艦,晴天雷轟夜電閃。

      最高峰頭縱遠覽,龍旗百丈迎風颭。

      長城萬里此為塹,鯨鵬相摩圖一啖。

      昂頭側睨視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

      謂海可填山易撼,萬鬼聚謀無此膽。

      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