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瀛
張步瀛,清代詩人、學者。字蓮洲,無錫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副貢。通經(jīng)史、歷算。晚年專心六書,不滿畢沅《釋名疏證》,因作《重箋》,又為《釋名求音》,未竟而卒。其詩多寫景抒情之作,風格清秀。著有《醉墨軒詩鈔》。
大須
[清]僧。字芥航,一作芥舟,號六不(一作不須,又作不不)頭陀。了禪弟子。江蘇鹽城蔡氏子。家貧,披薙于吳門三元宮,后到寶華山,晚年居焦山。彭玉麟(一八一六―一八九0)與訂方外交,工詩善畫,畫蘭竹頗佳。《清朝書畫家筆錄》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jīng)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他是現(xiàn)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后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jīng)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余載。治學以經(jīng)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nèi)及日本、朝鮮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
陳曾壽
陳曾壽(1878~1949)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zhèn)所畫《蒼虬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虬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jiān)察御史,入民國,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后曾參與張勛復辟、偽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后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nèi)三陳。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詞家之一。一名祖謀,字古微、藿生,號漚尹、彊村,浙江歸安(今吳興縣)人。光緒八年舉人,次年進士,歷官編修、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光緒三十年出為廣東學政,因與總督齟齬,引疾辭官。民國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以能詩名,為京官時,與王鵬運交,棄詩而專攻詞。詞作“融諸家之長,聲情益臻樸茂,清剛雋上,并世詞家推領袖焉。詩能入品。”著有詞集《彊村語業(yè)》二卷,身后其門人龍榆生為補刻一卷,收入《彊村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