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謝靈運(yùn)的詩 >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

      [南北朝]:謝靈運(yùn)

      猿鳴誠知曙,谷幽光未顯。

      巖下云方合,花上露猶泫。

      逶迤傍隈隩,迢遞陟陘峴。

      過澗既厲急,登棧亦陵緬。

      川渚屢徑復(fù),乘流玩回轉(zhuǎn)。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

      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

      握蘭勤徒結(jié),折麻心莫展。

      情用賞為美,事昧竟誰辨?

      觀此遺物慮,一悟得所遣。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猿鳴聲中可以知道已經(jīng)是黎明了,但在幽深的山谷間卻還看不到陽光。

      山下的云方才還是合在一起的,野花上面的水珠仍然晶瑩圓轉(zhuǎn)。

      沿著彎彎曲曲的道路前進(jìn),又登上遙遠(yuǎn)的山路。

      通過溪澗也用不著脫衣服,爬上棧道就可以凌空面對高深的山谷。

      溪谷沙洲時直時曲,彎來拐去,順著溪流游玩,倒回來轉(zhuǎn)過去。

      水草漂浮在深沉的水潭上,水生植物從清淺的水澤里伸出枝葉來。

      在石上提起腳跟,用腳趾做為全身的力點(diǎn),去挹取飛濺的泉水,高攀叢林中的樹枝,去摘取那還沒有舒展開的初生卷葉。

      本想見到山里的高人隱士,卻好像看到山角里有穿著薛荔衣,系著女蘿帶的“山鬼”。

      手握蘭花希望贈給知己,但卻無法寄到,所以常常是憂思結(jié)于心中,折了疏麻卻無從投贈給所思念的人,所以心愁莫展。

      自己所真心欣賞的就是最美的,何必還要去分辨其真假呢?

      看到這樣動人的風(fēng)景就會有所領(lǐng)悟而忘卻世俗,排除一切煩惱。

      注釋

      斤竹澗(jiàn):溪水名。今浙江紹興縣東南有斤竹嶺,離浦陽江約十里。題中之嶺即此斤竹嶺,而溪澗或在此嶺山下。

      誠:確實(shí),原本。

      曙:黎明。

      谷幽:山谷深邃而陰暗。

      猶:仍然,還在。

      泫(xuàn):水珠欲滴的樣子。

      逶迤(wēi yí):道路彎曲而漫長的樣子。

      隈隩(wēi yù):山崖轉(zhuǎn)彎的地方。

      迢遞(tiáo dì):遙遠(yuǎn)的樣子。

      陟:登高。

      陘峴(xíng xiàn):山脈中斷處叫陘,不太高的山嶺叫峴。

      厲急:渡過急流。厲,“濿”之省文,穿著衣服涉水。

      棧:棧道。在山上用木材架成的道路。

      陵緬(miǎn):凌空面對著高深的山谷。

      川渚(zhǔ):這里指河水。

      屢:每每,多次。

      徑復(fù):時直時曲,彎來拐去

      乘流:隨著溪流。

      玩:欣賞的意思。

      回轉(zhuǎn):倒回來轉(zhuǎn)過去。

      蘋(pín)萍:都是水草,浮生水面。蘋大萍小。

      沉深:指深沉的溪水。

      菰(gū):即茭白。是生長在淺水中的植物。

      蒲:昌蒲。是生長在淺水中的植物。

      冒:覆蓋。

      企:同“跂”,舉踵。

      挹(yì):舀。

      葉卷:即卷葉,初生尚未展開的嫩葉。

      山阿人:指詩人所仰慕的高人隱士。

      薛蘿:薜荔和女蘿。出于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帶女蘿”。

      勤:企望。

      麻:疏麻,又叫神麻,一種香草。出于《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用:以

      昧:不明。

      觀此:觀覽沿途的景物。

      遺:棄,拋開。

      物慮:塵世問的各種顧慮。

      參考資料:

      1、李運(yùn)富編注.謝靈運(yùn)集:岳麓書社,1999年08月:77-79

      2、曹明綱撰.陶淵明謝靈運(yùn)鮑照詩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126-127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元嘉二年(425年)夏,寫作者沿溪而行的所見所為所想,思古憂獨(dú)而又用玄理自我解脫。

      鑒賞

      這是謝靈運(yùn)一首典型的山水詩。山水詩大抵有兩種寫法。作者以某一風(fēng)景勝地為據(jù)點(diǎn),靜觀周圍山水景物,這是一種寫法;另一種,則是作者本人在旅途之中,邊行路邊觀賞,所見之景物是不斷變化的。此詩即屬于后者。

      謝靈運(yùn)本身寫過一篇《游名山志》,文中提到“斤竹澗”。后人或據(jù)今紹興東南有斤竹嶺,去浦陽江約十里,以為斤竹澗即在其附近;近人余冠英先生在其所注《漢魏六朝詩選》中則以為此澗在今浙江樂清縣東,而樂清是在永嘉附近的。謝靈運(yùn)在永嘉太守任上的時間是公元422至423年,而長住會稽(今紹興市)則是公元428年(元嘉五年)以后的事。由于地點(diǎn)的說法不一,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因之也較難判定。好在這詩以寫景為主,對寫作時間不妨存疑。

      此詩共二十二句,可分為五節(jié)。第一節(jié)“猿鳴”四句,寫清晨動身出游時情景。第二節(jié)“逶迤”四句,寫沿山路前行而越嶺過澗。第三節(jié)“川渚”四句,點(diǎn)出溪行。以上繳足詩題全部內(nèi)容,概括而精煉。第四節(jié)自“企石”以下凡六句,由景及情,聯(lián)想到深山中幽居避世之人,心雖向往而無由達(dá)己之精愫。最后“情用”四句為第五節(jié),以抽象議論作結(jié)。全詩結(jié)構(gòu)嚴(yán)密,用詞準(zhǔn)確,是山水詩之正格。這種凝煉精致的寫法極見功力,其源悉來自漢賦。竊以為大謝之山水詩乃以賦為詩的典型之作,此詩自是其代表作之一。

      開頭“猿鳴”二句,從聽覺寫起。既聽到猿猴鳴叫,便知天已達(dá)曙,旅行者應(yīng)該啟程了。但因所居在幽谷,四面為高山所蔽,不易為日照所及,故曙光并不明顯。三四句寫動身上路,乃看到巖下云層密集,而花上猶有露珠流轉(zhuǎn),確是晨景。第二節(jié),“逶迤”,指沿著曲折的小路前行。“迢遞”,指山遙路遠(yuǎn),前面似無盡頭。“隈”者,山邊之轉(zhuǎn)彎處;“隩”(音郁)者,水涯之曲折處。“逶迤”句是說這是一條依山傍水的斜曲小徑,詩人沿此路彎彎曲曲地行進(jìn)。小路走完,開始登山了,翻過一蛉,須再登一嶺(二嶺之間山脈中斷,故曰“陘”;“峴”,指小山峰),綿延不斷。“過澗”句,寫越嶺后涉澗前行;“登棧”句,寫涉澗后再走山間棧道。牽衣涉水為“厲”,“厲急”,涉過急流。“陵緬”,上升到高遠(yuǎn)處。以上四句詳細(xì)摹寫了自己登山過澗的行程,以下“川渚”四句轉(zhuǎn)入行于溪上的描述。由于川中有渚,故溪路時直時曲。由于溪路千回百轉(zhuǎn),曲折多變,行人不能預(yù)測前面究竟應(yīng)怎樣走,因而一面走一面懸揣,捉摸不定。“蘋萍”二句,寫溪行所見。大大小小的浮萍都浮貼在水的表層,看不出下面的溪水究竟有多深,仿佛萍下乃莫測的深潭。而菰蒲則挺生于水上,從莖葉中間望下去,能清晰地看到它們的根部插在水底泥中,所以顯得水很清淺。

      值得研究的是第四節(jié)的六句。“企石”句,是說在石上提起腳跟,用腳趾做為全身的力點(diǎn),去挹取飛濺的泉水;“攀林”句,是說高攀叢林中的樹枝,去摘取那還沒有舒展開的初生卷葉。“想見”二句,用《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二句的語意。下面的“握蘭”,暗用《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二句語意;“折麻”,又用《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二句語意。這里的“山阿人”,乃借喻避居山林與世隔絕的高人隱士,他們的高尚品質(zhì)為詩人所敬慕,而他們所生活的自由天地則更為作者所向往。可是這樣的人只存在于詩人的理想或幻想之中,因此作者所向往和歆慕的那種超脫塵世的生活也就無從成為現(xiàn)實(shí)。所以作者說,雖有“握蘭”、“折麻”以贈知音的殷勤美意,卻只能空空郁結(jié)在心中而無由展現(xiàn)出來。基于這四句詩的涵義,可知上面的“企石”二句,并不是作者本人去“挹飛泉”和“摘葉卷”,而是寫那位“被薜荔”而“帶女蘿”的“山阿人”當(dāng)尋取生活資料時在深山中的具體行動——以泉水為飲,以嫩葉為食:這同樣是詩人想像中的產(chǎn)物。如果說“企石”二句只是寫實(shí),是詩人本身的行動,那么“挹飛泉”猶可說也;“摘葉卷”又有什么意義呢?謝靈運(yùn)雖以游山玩水名噪一時,卻未必攀摘初生的嫩樹葉來果腹充饑。所以應(yīng)該把這兩句看成倒裝句式,它們同樣是“想見”的賓語。所謂“若在眼”,并不僅是“山阿人”以薜蘿為衣而已,還包括了“企石”、“攀林”等等活動。這樣,詩境才更活,詩人豐富的想像才體現(xiàn)得更為生動。

      最末四句,就沿途所見景物及所產(chǎn)生的種種思想感情略抒己見,結(jié)束全篇。“用”,因,由于。意思說:人的感情是由于觀賞景物而得到美的享受的,至于深山密林中是否有“山鬼”那樣的幽人,則蒙昧難知。不過就眼前所見而言,已足遺忘身外之慮;只要對大自然有一點(diǎn)領(lǐng)悟,便可把內(nèi)心的憂悶排遣出去了。四句議論雖近玄言,也還是一波三折,以回旋之筆出之,并非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說。

      前人評謝靈運(yùn)詩,多譏其寫山水景物之后每拖上一條“玄言”的尾巴。這一首也不例外。但如果設(shè)身處地為詩人著想,用這樣的手法來寫詩原是符合人的思維邏輯的。人們總是在接受大量感性事物之后才上升到理性思維加以整理分析,把所見所聞清出一個頭緒來,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斷,或就自己的身世發(fā)出感慨。后人寫山水詩亦大都如此,如韓愈的《山石》便是最明顯的一例。這并非由謝靈運(yùn)作俑,而是出自人們思維邏輯的必然。不過謝詩在結(jié)尾處所發(fā)的議論,往往雷同無新意,是其病耳。

      謝靈運(yùn)簡介

      南北朝·謝靈運(yùn)的簡介

      謝靈運(yùn)

      謝靈運(yùn)(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chuàng)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xué)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由謝靈運(yùn)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yùn)還兼通史學(xué),工于書法,翻譯佛經(jīng),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jīng)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yùn)集》等14種。

      ...〔? 謝靈運(yùn)的詩(26篇)

      猜你喜歡

      金明池·瓊苑金池

      五代馮延巳

      瓊苑金池,青門紫陌,似雪楊花滿路。云日淡、天低晝永,過三點(diǎn)兩點(diǎn)細(xì)雨。好花枝、半出墻頭,似悵望、芳草王孫何處。更水繞人家,橋當(dāng)門巷,燕燕鶯鶯飛舞。

      怎得東君長為主,把綠鬢朱顏,一時留住?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訴。況春來、倍覺傷心,念故國情多,新年愁苦。縱寶馬嘶風(fēng),紅塵拂面,也則尋芳?xì)w去。


      舟行

      明代吳承恩

      白鷺群翻隔浦風(fēng),斜陽遙映樹重重。

      前村一片云將雨,閑倚船窗看掛龍。


      代扶風(fēng)主人答

      唐代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fēng)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yuǎn),游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fēng),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便泣數(shù)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dú)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xiāng)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興運(yùn)會,何事發(fā)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元代薩都剌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同柳吳興何山

      南北朝吳均

      王孫重離別,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參差澗里薇。

      輕云紉遠(yuǎn)岫,細(xì)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螢飛。

      君隨綠波遠(yuǎn),我逐清風(fēng)歸。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五代孫光憲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huán)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贈韓德真詩

      魏晉曹攄

      赫赫顯族。

      冠蓋峩峩。

      葛延王室。

      蘞蔓帝家。

      如地之岳。

      如天之河。

      爰有韓生。

      體德逶迤。

      玉質(zhì)含章。

      珪白無瑕。

      庇岳之崇。

      蔭林之華。

      朝游龍泉。

      夕棲鳳柯。

      同宿望舒。

      參轡羲和。

      弘曜日月。

      不榮若何。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

      清代納蘭性德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fēng)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

      清代納蘭性德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yīng)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好事近·西湖

      宋代辛棄疾

      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

      前弦后管夾歌鐘,才斷又重續(xù)。相次藕花開也,幾蘭舟飛逐。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