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青草湖”譯文及注釋
暫無譯文及注釋提交譯文
“渡青草湖”鑒賞
鑒賞
詩人在開端兩句即點明渡湖季節(jié),以“滿”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瀲滟的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僅描寫洞庭湖的水勢,更糅入了與之相關(guān)的動人傳說,使得詩的意蘊更加豐富,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沅水是湖南西部的一條江流,入洞庭,桃源縣在其左岸。“桃花色”三字讓人聯(lián)想起陶淵明筆下“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楚辭》中《湘君》和《湘夫人》篇有“采芳洲兮杜若”、“搴汀洲兮杜若”之句。因此“杜若香”使人想起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傳說及屈原筆下的湘君、湘夫人;“茅山”即句曲山,是中國道教名山,在江蘇省句容縣東南。山有華陽洞,相傳漢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而巫峽則留有巫山神女的傳說。因此此四句詩不僅寫出自然風(fēng)物,更使詩歌具有了一種迷奇神幻的色彩。“帶天”四句寫洞庭湖的幽遠之景:一葉扁舟,數(shù)只飛鳥,飛鳥越湖力怯,棲息在高高的桅桿之上,煙波浩渺的湖面,寬不可測,遙不可及,相形之下,大者愈見其大,小者愈見其小。于是詩人很自然地發(fā)出因旅途勞頓、世途艱險的感慨:“滔滔不可測,一葦詎能航?”這首詩寫景層次分明,遠近交錯,色調(diào)明快,筆墨酣暢。陰鏗簡介
南北朝·陰鏗的簡介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qū)),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xué),能誦詩賦,長大后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dāng)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贊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同何遜相似,后人并稱為“陰何”。
...〔? 陰鏗的詩(5篇)〕猜你喜歡
浣花溪記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如帶、如規(guī)、如鉤,色如鑒、如瑯玕、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qū)m,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fù)見溪。如是者數(shù)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dāng)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碑皆不堪讀。
鐘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險奧,各不相襲。嚴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yīng)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
時萬歷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游者,多由監(jiān)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迫暮趣歸。是日清晨,偶然獨往。楚人鐘惺記。
滿江紅·翠幕深庭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fā)。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zhuǎn)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fēng)月。時載酒,調(diào)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xiāng)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南樓中望所遲客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己滿,佳人猶未適。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
搔首訪行人,引領(lǐng)冀良覿。
絕句漫興九首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fēng)挽斷最長條。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fēng)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nèi),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fēng)去(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fēng)野外昏。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fù)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折桂令·問秦淮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fēng),壞檻當(dāng)潮,目斷魂消。
當(dāng)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