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五代]:孫光憲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鈎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譯文及注釋
月華:月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金環:門環。碎撼——無節奏地搖動。
“寒影”句:意思是月光下,高高的屋檐垂下暗影。
“鉤垂”句:簾鉤空垂,簾幕放下。一面:一幅。
紅戰:紅火閃動。
高唐:夢境,即用楚懷王與巫山神女在夢中相會的典故,表示男女眷戀的美好境界。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鑒賞
評析
這首詞寫良夜的戀情。上片繪出月夜明凈清幽的景色,“金環碎撼”,使人如聞其聲。下片寫室內的情景:“紅戰燈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與神女相會的故事,來比擬眼前相戀的美好意境。
此詞寫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環境與心情,在作者筆下得到了和諧的配合,仿佛燈花也感到愉悅,《雨村詞話》評道“‘戰’‘笑’字新”。
五代·孫光憲的簡介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
? 孫光憲的詩(25篇)〕
清代:
沈德潛
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斗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
萬裡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鬥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
魏晉:
曹叡
翩翩春燕。
端集余堂。
陰匿陽顯。
節運自常。
厥貌淑美。
玄衣素裳。
歸仁服德。
雌雄頡頏。
執志精專。
絜行馴良。
銜土繕巢。
有式宮房。
不規自圓。
無矩而方。
翩翩春燕。
端集餘堂。
陰匿陽顯。
節運自常。
厥貌淑美。
玄衣素裳。
歸仁服德。
雌雄頡頏。
執志精專。
絜行馴良。
銜土繕巢。
有式宮房。
不規自圓。
無矩而方。
元代:
黃鎮成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山谷蒼煙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見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橋枕淺沙。
前村烏桕熟,疑是早梅花。
唐代:
劉禹錫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
無端陌上狂風疾,驚起鴛鴦出浪花。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
無端陌上狂風疾,驚起鴛鴦出浪花。
宋代:
歐陽修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先后,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禦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禦史裡行馬君仲塗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遊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雲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後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曆,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後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先後,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後休其餘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
宋代:
蘇軾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近現代:
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南北朝:
謝朓
高館臨荒途,清川帶長陌。
上有流思人,懷舊望歸客。
塘邊草雜紅,樹際花猶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盡離席!
高館臨荒途,清川帶長陌。
上有流思人,懷舊望歸客。
塘邊草雜紅,樹際花猶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盡離席!
清代: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凈,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里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淨,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裡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五代:
孫光憲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鈎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