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簡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陜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xué)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

      ? 文同的詩文(1篇)文同的名句(0條)

      藝術(shù)成就

      繪畫

      文同以善畫竹著稱。他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后動筆。他畫竹葉,創(chuàng)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xué)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于他畫竹的思想。

      文同對竹子有深入細致的觀察,故其畫竹法度謹嚴,同時作為文臣,其作品又有著區(qū)別于職業(yè)畫家的新意。《圖畫見聞志》說他的墨竹“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宣和畫譜》則進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興,則見于水墨之戰(zhàn)”。

      看到了文同墨竹畫中所具有的特質(zhì)。可以說文同這類作品的出現(xiàn),是文人畫開始興起的標志之一。文同的墨竹作品給當時蘇軾、金代王庭筠父子、元代李刊等諸多畫家以重要影響,墨竹逐漸成為中國文人畫的一個重要題材。

      文同主張畫竹必先“胸有成竹”。所寫竹葉,自創(chuàng)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洋州有篔簹谷,多竹林,時往觀察,因而畫竹益精。與表弟蘇軾詩詞往來唱和,確立了四君子題材。其畫竹,“深墨為面,淡墨為背”。其后畫竹者多從其學(xué),世有“湖州竹派”之稱。至元代畫墨竹蔚為風尚,如李衎、趙孟頫等名家,皆湖州派之繼承者,對后世影響極大。也喜作古木老槎,并寫山水。

      四川仁壽縣黑龍?zhí)妒谟幸讳佀^的隱形碑,灰白色的石面光滑無跡,潑水后卻呈現(xiàn)出一枝墨竹,當?shù)厝讼鄠魇俏耐髌贰LK軾:《蘇東坡集》卷三二《文與可畫賀筜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署名吳鎮(zhèn)的《文湖州竹派》一文,列舉文同之后的墨竹畫家二十五人,畫派形成于文同的親朋好友中,如文同的妻侄、子女、外孫以及表弟蘇軾等。湖州竹派在宋以后的八百多年間,影響一直不衰,其中最著名的受惠者有元代高克恭、趙孟頫、李衎、柯九思、吳鎮(zhèn),明代王紱,清代鄭燮等人。

      文同傳世作品極少,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墨竹圖》為其真跡,畫倒垂竹一枝,形象真實,筆法嚴謹。廣東博物館藏有《墨竹圖》一軸,系此軸臨本。《墨竹圖》此墨竹畫軸,無名款,但鈐有文同二印:靜閑畫室。文同與可。畫懸崖垂竹,主干曲生,至末端而微仰,寓屈伏中隱有勁拔之生意。枝葉甚密,交相間錯,向背伏仰各具姿態(tài),畫葉之墨色濃淡相依,正如米芾論文同畫竹云:“以墨深為面,淡墨為背,自與可始也。”墨竹于北宋仍屬初興之畫藝,與當時尚工筆寫實之花卉猶有時代性之相關(guān),故未見“介”、“爪”式的撇葉,也未見竹節(jié)間的書法連筆。通幅畫法在“畫”、“寫”之間,與元代及此后的文人寫竹相異其趣。

      詩文

      文同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很推崇梅堯臣,他的《織婦怨》描寫織婦辛勤勞作,反被官吏刁難,與梅堯臣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同一機杼。他的寫景詩更有特色。如“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早晴至報恩山寺》);“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滿場雞亂飛”(《晚至村家》)等句;形象生動,宛如圖畫,充分表現(xiàn)了畫家兼詩人善于取景、工于描繪的特點。他在詩中還常常把自然景物比作前人名畫,如“獨坐水軒人不到,滿林如掛《暝禽圖》”(《晚雪湖上寄景儒》)、“峰巒李成似,澗谷范寬能”(《長舉》),為古代詩歌描寫景物增添了一種新的手法,這同當時畫家樂于向前人詩中尋找畫意具有同樣的意義,表明了北宋前期詩與畫這兩門藝術(shù)已更為密切地結(jié)合在一起,比起前人王維的“詩中有畫”來就更前進了一步。

      文同與蘇軾

      兄弟情深

      北宋另一位全才是蘇東坡。他與文同齊名,巧的是二人不僅是親家,情同手足,并且同為“竹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東坡既是自況,也是評點自己那位親家。據(jù)說,蘇東坡畫竹,追根溯源,也是受文同“傳染”,并且還是文同授之以技法。

      文同任洋州(今陜西洋縣)太守時,別人都覺得那里是窮鄉(xiāng)僻壤,但文同卻十分愜意于此地,因為這里滿山滿谷都是竹林。一日,文同與夫人同去觀竹,晚飯僅有竹筍下飯。正吃間,收到東坡信札。東坡除了照例噓寒問暖外,還附了一詩:

      漢刀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川千畝在胸中。

      文同讀罷詩句,忍俊不禁,放懷大笑,噴飯滿桌。有如此親家,“清貧太守”倍感生活的滋潤。他經(jīng)常坦言:世無知己者,唯子瞻(東坡的字)識吾妙處。

      東坡也公開表示:與可于予親厚無間,一日不見,使人思之。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文同曾送東坡一幀墨竹冊頁。次年正月,61歲的文同奉調(diào)出任湖州(今浙江吳興)太守,不幸于二十一日病逝于赴任途中的陳州(今河南淮陽)驛舍。東坡得知噩耗,以手摩拳畫冊,揮淚不止。

      懷念文章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jié)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fù)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nèi)外不一,心手不相應(yīng),不學(xué)之過也。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yǎng)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耶?”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于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材。”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萃于子矣。”書尾復(fù)寫一詩,其略云:“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筆硯,愿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曰:“蘇子辯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shù)尺耳,而有萬尺之勢。”筼筜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fā)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于陳州。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早晴至報恩山寺

      宋代文同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

      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猶臥斫桑稀。

      暮煙已合牛羊下,信馬林間步月歸。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