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機簡介

      陸機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后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云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 陸機的詩文(9篇)陸機的名句(0條)

      軼事典故

      陸機輟筆

      西晉初年,陸機曾撰寫《三都賦》,當時出身寒門的左思也在寫,陸機對此很不以為然。但當左思歷時十年,完成了《三都賦》時,“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陸機看完左思寫的《三都賦》之后贊嘆不已,將自己的《三都賦》手稿燒掉,以示輟筆。后便有“陸機輟筆”的典故。

      巧對王濟

      陸機曾到侍中王濟那兒,王濟指著羊奶酪對陸機說:“你們吳中有什么與此匹敵?”陸機回答說:“千里的莼菜羹,未下的鹽豆豉。”當時稱為有名的對答。

      二陸優劣

      盧志曾當著眾人問陸機道:“陸遜、陸抗跟你誰近誰遠?”陸機道:“正如同你跟盧毓、盧珽一樣。”盧志沉默不語。起身后陸云對陸機說:“遠邦異域,理當不熟悉我們的祖輩,何至如此計較?”陸機說:“我們的父親、祖父名揚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評論者以此評定二陸的優劣。

      駿犬傳信

      當初陸機有一只名犬,名叫黃耳,他喜愛它。后來寄寓在京城,很久沒有過問家事,便笑著對狗說:“我家久無書信,你能否送信取回消息呢?”狗搖著尾巴叫出聲。陸機便寫信用竹筒裝著系在狗脖子上,狗沿路向南走,便到了家中,得到回信返回洛陽。此后便習以為常。

      兄弟異同

      蔡謨在洛陽的時候,看見陸機、陸云兄弟住在僚屬辦公處里,有三間瓦屋,陸云住在東頭,陸機住在西頭。陸云為人,文雅纖弱得可愛;陸機身高七尺多,聲音像鐘聲般洪亮,言談大多慷慨激昂。

      戴淵投劍

      戴淵年輕時,很俠義,不注意品行,曾在長江、淮河間襲擊、搶劫商人和旅客。陸機度假后回洛陽,行李很多,戴淵便指使一班年輕人去搶劫。他在岸上,坐在折疊椅上指揮手下的人,安排得頭頭是道。戴淵原本風度儀態挺拔不凡,雖然是處理搶劫這種卑劣的事,神彩仍舊與眾不同。陸機在船艙里遠遠地對他說:“你有這樣的才能,還要做強盜嗎?”戴淵感悟流淚,便扔掉劍投靠了陸機。他的談吐非同一般,陸機更加看重他,和他確定交友,并寫信推薦他。后來,戴淵在東晉官至征西將軍。

      人物生平

      荊衡杞梓

      陸機出身名門士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其父陸抗亦為孫吳大司馬,陸機為陸抗第四子。他身長七尺,聲如洪鐘。年少時有奇才,文章蓋世,傾心儒家學術,非禮不動。

      鳳凰三年(274年),陸抗逝世,陸機與其兄陸晏、陸景、陸玄及弟陸云分領陸抗部曲,擔任牙門將。

      太康元年(280年),陸機二十歲時孫吳滅亡,他于是退居家鄉,閉門勤學,累積十余年。由于陸機父祖宗親在孫吳都位居將相,功勛卓著,他深深感慨吳末帝孫皓拋棄祖業,投降西晉。便評論孫權得天下、孫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親的功業,于太康九年(288年)創作了《辨亡論》(分上、下兩篇)。

      二陸入洛

      太康十年(289年),陸機與弟弟陸云一同來到京師洛陽,初入洛陽時,二人志氣高昂,自認為是江南名族,不重視中原人士,只拜訪當時的名士、太常張華。張華一向重視陸機的名聲,陸機與張華相見便感到一面如故,他欽佩張華的德望風范,以師長的禮儀對待他(后張華遇害,陸機為他作了誄文,又創作《詠德賦》來悼念他)。張華說:“伐吳之戰,獲得了兩個俊士。”并把他們推薦給諸公,使得二陸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三張”指張載、張協和張亢)。

      志匡世難

      太熙元年(290年),太傅楊駿征召陸機任祭酒。元康元年(291年),晉惠帝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誅殺楊駿。

      元康二年(292年),陸機接連擔任太子洗馬、著作郎。他喜歡交游權貴門第,與外戚賈謐親善,為“金谷二十四友”(一作魯公二十四友)之一,因而遭到譏諷。

      元康四年(294年),吳王司馬晏出京鎮守淮南,任命陸機為吳國郎中令。

      元康六年(296年),隨吳王游梁、陳之地,其冬,轉任尚書中兵郎。元康七年(297年),轉為殿中郎。

      元康八年(298年),陸機出補著作郎。

      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誅殺賈后并輔政后,陸機被請為相國(司馬倫)參軍。因參與誅討賈謐有功,賜爵關中侯,不久,司馬倫將要篡位,任命他為中書郎。

      永寧元年(301年),三王(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舉義,誅殺篡位的司馬倫,齊王司馬冏認為陸機任中書之職,懷疑加司馬倫九錫以及惠帝禪詔之文陸機有參與,于是收捕陸機等九人交付廷尉治罪。仰賴成都王司馬穎、吳王司馬晏一齊救援疏理,陸機才得以減免死刑,被流放邊地,遇到大赦才沒去。當時中原多難,與陸機交好的江南名士顧榮、戴淵等都勸陸機回到江南,陸機仗著才能聲望,志在匡正世難,所以不從。司馬冏主政后,恃功自夸,受爵位不禮讓,陸機厭惡他,便作了《豪士賦》來諷刺司馬冏。司馬冏仍未覺悟,而最終失敗被殺。

      當時,成都王司馬穎推讓功勞而不自居,慰勞下士。陸機既感謝他救過自己的恩德,又見朝廷屢有變異禍難,認為司馬穎必定能使晉室興隆,于是委身于他。司馬穎讓陸機參大將軍軍事,任平原內史,后世遂稱其為“陸平原”。

      河橋鼓哀

      太安二年(303年),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颙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讓陸機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率領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等各軍共二十多萬人。陸機因家中三代為將,是道家所忌諱的,外加客居他鄉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牽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陸機堅決請求辭去都督之職。司馬穎不同意。陸機同鄉人孫惠也勸陸機把都督之職讓給王粹,陸機說:“你是說我要躊躇躲避賊子,正好會招致災禍。”于是就任。司馬穎對陸機說:“如果事情成功,封你為郡公,任臺司之職,將軍你要努力啊!”陸機說:“從前齊桓公因信任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諸侯之功,燕惠王因懷疑樂毅而失去將要成功之業,今天的事,在您不在我啊!”司馬穎的左長史盧志內心嫉恨陸機得寵,對司馬穎進言道:“陸機自比于管子、樂毅,把您比作昏君,自古以來命將派兵,沒有臣子欺凌國君而可以成事的。”司馬穎沉默不語。

      陸機開始治軍時,軍旗折斷,他內心很是厭惡。軍隊列陣出發,從朝歌至河橋,鼓聲傳數百里,自從漢魏以來,還不曾有過這樣盛大的出兵場面,長沙王司馬乂挾持惠帝與陸機在鹿苑交戰,陸機軍大敗,赴七里澗而死的士兵如同積薪,澗水為此不流,將軍賈棱也戰死。

      華亭鶴唳

      當初,宦官孟玖及其弟孟超一并被司馬穎寵幸。孟超率領一萬人任小都督,還未交戰,就放縱士兵擄掠,陸機逮捕了主兇。孟超帶鐵騎百余人,徑直到陸機麾下搶人,回頭對陸機說:“貉奴(北人對南人的蔑稱)能作都督嗎?”陸機的司馬孫拯勸陸機殺了他,陸機不同意。孟超公開對眾人說:“陸機將要謀反。”又給孟玖寫信,說陸機懷有二心,不趕快決戰。作戰時,孟超又不受陸機管轄,輕易率兵獨自進軍而覆沒。孟玖卻懷疑是陸機殺了他,便向司馬穎進讒言,說陸機有異志。將軍王闡、郝昌、公師藩等都被孟玖利用,與牽秀等共同證明。司馬穎大怒,讓牽秀秘密逮捕陸機。當晚,陸機夢見黑車帷纏住車子,手撕扯不開,天亮后牽秀的部隊就到了。陸機脫下戎裝,穿上白帢,與牽秀相見,神態自若,對牽秀說:“自從吳國覆滅,我兄弟宗族蒙受大晉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符帶兵。成都王把重任交給我,我推辭卻沒有獲準。今日被殺,難道不是命嗎!”便給司馬穎寫了一封信,言辭非常凄惻。臨刑時,陸機感嘆道:“華亭的鶴鳴聲,哪能再聽到呢?”于是在軍中遇害,時年四十三歲。兩個兒子陸蔚、陸夏也一同被害,弟陸云、陸耽也隨后遇害。陸機既不當死罪,士卒都因此感到痛惜,沒有誰不為此流淚。這一天白天大霧彌合,大風折樹,平地積雪一尺厚,議論的人認為是陸機冤死的象征。他死后,好友紀瞻贍養接濟陸家,無微不至。

      陸機遇害后,還葬云間,今其墓周河套尚存遺址,仍可辨認。

      墓地

      文學

      兩晉詩壇上承建安、正始,下啟南朝,呈現出一種過渡的狀態,西晉詩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采華麗,詩風繁縟。所謂太康詩風就是指以陸、潘為代表的西晉詩風。陸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達佳麗,被譽為“太康之英”。

      陸機作文音律諧美,講求對偶,典故很多,開創了駢文的先河。陸、潘諸人為了加強詩歌鋪陳排比的描寫功能,將辭賦的句式用于詩歌,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法。他們詩中山水描寫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寫山姿水態,為謝靈運、謝朓諸人的山水詩起了先導的作用。追求華辭麗藻、描寫繁復詳盡及大量運用排偶,是太康詩風“繁縟” 特征的主要表現。從文學發展的規律來看,由質樸到華麗,由簡單到繁復,是必然的趨勢。正如蕭統所說:“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陸、潘發展了曹植“辭采華茂”的一面,對中國詩歌的發展是有貢獻的,對南朝山水詩的發展及聲律、對仗技巧的成熟,有促進的作用。陸機流傳下來的詩,共105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代表作有《君子行》、《長安有狹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子建士衡,咸有佳篇。”

      陸機賦今存27篇,較出色的有《文賦》、《嘆逝賦》、《漏刻賦》等。散文中,除《辨亡論》外,代表作還有《吊魏武帝文》。陸機還仿揚雄“連珠體”,作《演連珠》五十首,《文心雕龍·雜文》篇將揚雄以下眾多模仿之作稱為“欲穿明珠,多貫魚目”,獨推許陸機之作:“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于舊篇,豈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閑可贍。足使義明而詞凈,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可稱珠耳。”

      張華曾對陸機說:“別人作文,常遺憾才氣少,而你更擔心才氣太多。”其弟陸云曾在給他的信中說:“君苗見到兄長的文章,便要燒掉他的筆硯。”后來葛洪著書,稱贊陸機的文章“猶如玄圃的積玉,沒有什么不是夜晚發光的,五條河噴吐流波,源泉卻一樣。他的文辭弘達美麗典雅周全,英銳飄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絕筆啊!”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評其詩文云:“陸機才欲窺深,辭務索廣,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張溥贊之:“北海(孔融)以后,一人而已”。

      思想

      陸機創作時恪守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并深受黃老思想內修之學的影響。理論見解在許多方面都跟道家思想密切相關,或直接引用,或是對其加以發揮,很有老莊思想的風范。

      陸機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分封制,曾著《五等論》以說明。

      書法

      陸機善書法,其章草作品《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宋陳繹曾云:“士衡《平復帖》,章草奇古”。《大觀錄》里說《平復帖》為“草書、若篆若隸,筆法奇崛”。《平復帖》對后世也產生過較大影響。清人顧復稱“古意斑駁而字奇幻不可讀,乃知懷素《千字文》、《苦筍帖》,楊凝式《神仙起居法》,諸草圣咸從此得筆。”這些評論或許有牽強附會之感,但若是懷素、楊凝式當真見到,也確會為之動情。董其昌贊云“右軍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數行,為希代寶”。《宣和書譜》還曾收錄有其行書《望想帖》。

      梁甫吟

      魏晉陸機

      玉衡固已驂,羲和若飛凌。

      四運循環轉,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時暮,迢迢天路征。

      招搖東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風無絕響,玄云互相仍。

      豐水憑川結,零露彌天凝。

      年命特相逝,慶云鮮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順焉足憑。

      慷慨臨川響,非此孰為興。

      哀吟梁甫顛,慷慨獨撫膺。


      長歌行

      魏晉陸機

      逝矣經天日,悲哉帶地川。

      寸陰無停晷,尺波豈徒旋。

      年往迅勁矢,時來亮急弦。

      遠期鮮克及,盈數固希全。

      容華夙夜零,體澤坐自捐。

      茲物茍難停,吾壽安得延。

      俛仰逝將過,倏忽幾何間。

      慷慨亦焉訴,天道良自然。

      但恨功名薄,竹帛無所宣。

      迨及歲未暮,長歌乘我閑。


      短歌行

      魏晉陸機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蘋以春暉,蘭以秋芳。

      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今我不樂,蟋蟀在房。

      樂以會興,悲以別章。

      豈曰無感,憂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詠,長夜無荒。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

      魏晉陸機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

      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苦寒行

      魏晉陸機

      北游幽朔城。涼野多險難。

      俯入窮谷底。仰陟高山盤。

      凝冰結重磵。積雪被長巒。

      陰雪興巖側。悲風鳴樹端。

      不睹白日景。但聞寒鳥喧。

      猛虎憑林嘯。玄猿臨岸嘆。

      夕宿喬木下。慘愴恒鮮歡。

      渴飲堅冰漿。饑待零露餐。

      離思固已久。寤寐莫與言。

      劇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于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嬰繳,而墜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始躑躅于燥吻,終流離于濡翰。理扶質以立干,文垂條而結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圣賢之可欽。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粲風飛而猋豎,郁云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悽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故崎錡而難便。茍達變而相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后會,恒操末以續顛。謬玄黃之秩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于先條,或俯侵于后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意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考殿最于錙銖,定去留于毫芒;茍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適。極無兩致,盡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繡,悽若繁絃。必所擬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雖杼軸于予懷,憂他人之我先。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或苕發穎豎,離眾絕致;形不可逐,響難為系。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于集翠。綴《下里》于《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或讬言于短韻,對窮跡而孤興,俯寂寞而無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絃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或寄辭于瘁音,徒靡言而弗華,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或遺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猶絃么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諧和,務嘈囋而妖冶,徒悅目而偶俗,故高聲而曲下;寤《防露》與桑間,又雖悲而不雅。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闕大羹之遺味,同朱絃之清氾;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樸而辭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或覽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猶舞者赴節以投袂,歌者應絃而遣聲。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說之所能精。

      普辭條與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練世情之常尤,識前脩之所淑。雖發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并育。雖紛藹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患挈缾之屢空,病昌言之難屬。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懼蒙塵于叩缶,顧取笑乎鳴玉。

      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茲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時撫空懷而自惋,吾未識夫開塞之所由。

      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恢萬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殆則于來葉,仰觀象乎古人。濟文武于將墜,宣風聲于不泯。塗無遠而不彌,理無微而弗綸。配霑潤于云雨,象變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廣,流管絃而日新。

      猛虎行

      魏晉陸機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

      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

      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門有車馬客行

      魏晉陸機

      門有車馬客,駕言發故鄉。

      念君久不歸,濡跡涉江湘。

      投袂赴門涂,攬衣不及裳。

      拊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

      借問邦族間,惻愴論存亡。

      親友多零落,舊齒皆凋喪。

      市朝互遷易,城闕或丘荒。

      墳壟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長。

      慷慨惟平生,俯仰獨悲傷。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 亚洲成AV人片在WWW|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