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清代詩人 > 黃宗羲

      黃宗羲簡介

      黃宗羲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漢族,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 黃宗羲的詩文(3篇)黃宗羲的名句(0條)

      軼事典故

      閱讀天一閣藏書

      明兵部右侍郎范欽辭官回寧波故里后,于宅東建造藏書樓,藏書達7萬余卷,命名為“天一閣”。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

      由于黃宗羲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因而得到了范氏各房的同意,應允他于清代康熙十二年登上了天一閣。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奠定了他的學術基礎,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大門兩旁對聯是鐘鼎文:“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藏書大家

      黃宗羲學問淵博,來自于他的豐厚藏書。他嗜好藏書,喜抄書、借書。讀遍家中所有藏書,仍嫌不足,借抄于范欽“天一閣”、曹溶“倦圃”、徐乾學“傳是樓”、錢謙益“絳云樓”、祁氏“澹生堂”、鈕氏“世學樓”等藏書樓之書。每出走回歸,常帶一書童攜書同返,訪求足跡幾乎遍及大江以南所有著名藏書家。后來祁氏“澹生堂”藏書散出,精華亦大半歸于他。并與許元溥、劉城約為抄書社,世所罕見之書,多賴以得傳。建書樓“續抄堂”于南雷,思承東發(即南宋學者黃震)之緒。藏書目的在于系統收集明代資料,提倡藏書在于致用,反對只藏不用、視為珍玩的鑒賞家。告誡學者:“當以書明心,勿玩物喪志也”。歷幾十年辛勤收集和整理勘校,藏書達7萬卷之多。未及編目,即遭大水;因年事已高,死后不幾年又遭大火,失去大半。經再傳弟子鄭性整理后,僅得3萬卷,入藏于“二老閣”。他收集史料的方法,也影響了同代的學者如全祖望、厲鶚等人,對清代文化、學術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他撰寫的《天一閣藏書記》《傳是樓藏書記》等,是研究明清私人藏書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他藏書思想的核心文獻。藏書印有“余姚黃氏書庫藏書印”、“黃宗羲印”等。

      錐刺許顯純

      黃宗羲自云其一生有三變:“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游俠,終廁之于儒林。”黃宗羲生長于書香小康之家。父親黃尊素為明萬歷四十四年進士(1616),明熹宗時的御史,東林名士,因彈劾閹黨魏忠賢被害。年僅十九歲的黃宗羲,袖藏鐵錐,孤身赴京為父訟冤。當時,崇禎即位,閹黨失勢,黃宗羲在刑部大堂當場錐刺魏忠賢死黨許顯純等,當眾痛擊崔應元,拔其須歸祭父靈,頗為震動,人稱“姚江黃孝子”,崇禎帝嘆稱為“忠臣孤子”。

      騾馬馱書

      顧炎武(字亭林)從小到老手都沒放下過書,出門就隨身帶一騾二馬馱書。有時候到了邊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邊的小酒店一起暢飲,詢問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翻書詳細地訂正,一定到沒有任何疑惑的程度為止。坐在馬上空閑的時候,就跨著馬鞍默默背誦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對它們的注釋文。即使遇到親朋好友就像不認識一樣,有時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認真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也應當博大精深,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生平

      為父鳴冤 庭錐奸黨

      明萬歷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黃宗羲出生于紹興府余姚縣通德鄉黃竹浦,其地現名浦口村,屬浙江省余姚市明偉鄉。降生前夕,母親姚氏曾夢見麒麟入懷,所以,宗羲乳名“麟兒”。父黃尊素,萬歷進士,天啟中官御史,東林黨人,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削職歸籍,不久下獄,受酷刑而死。崇禎元年(1628年)魏忠賢、崔呈秀等已除,天啟朝冤案獲平反。黃上書請誅閹黨余孽許顯純、崔應元等。五月刑部會審,出庭對證,出袖中錐刺許顯純,當眾痛擊崔應元,拔其須歸祭父靈,人稱“姚江黃孝子”,明思宗嘆稱其為“忠臣孤子”。

      得拜名師 入社興學

      黃宗羲歸鄉后,即發憤讀書,“憤科舉之學錮人,思所以變之。既,盡發家藏書讀之,不足,則鈔之同里世學樓鈕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則千頃堂黃氏、絳云樓錢氏,且建‘續鈔堂’于南雷,以承東林之緒”。又從學于著名哲學家劉宗周,得蕺山之學。

      崇禎四年(1630年),張溥在南京召集“金陵大會”,當時恰好也在南京的黃宗羲經友人周鑣介紹參加復社,成為社中活躍人物之一。這年,他還加入了由名士何喬遠為首領的詩社;后來,黃宗羲與萬泰、陸符及其弟宗炎、宗會等還在余姚組織過“梨洲復社”。

      明亡抗清 兵敗隱居

      崇禎十五年(1642年),黃宗羲北京科舉名落孫山。冬月初十,宗羲回到余姚家中。崇禎十七年春,明亡。五月,南京弘光政權建立,阮大鋮為兵部侍郎,編《蝗蝻錄》(誣東林黨為蝗,復社為蝻),據《留都防亂公揭》署名捕殺,黃宗羲等被捕入獄。翌年五月,清軍攻下南京,弘光政權崩離,黃乘亂脫身返回余姚。閏六月,余姚孫嘉績、熊汝霖起兵抗清。于是,黃變賣家產,召集黃竹浦600余青壯年,組織“世忠營”響應,著《監國魯元年大統歷》,魯王宣付史臣頒之浙東。順治三年(1646年)二月,被魯王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五月,指揮“火攻營”渡海抵乍浦城下,因力量懸殊失利。六月兵敗,清軍占紹興,與王翊殘部入四明山,駐杖錫寺結寨固守,后因其外出時部下擾民,寨被山民毀而潛居家中,又因清廷緝拿,避居化安山。六年朝魯王,升左副都御史。同年冬,與阮美、馮京第出使日本乞兵,渡海至長崎島、薩斯瑪島,未成而歸。遂返家隱居,不再任職魯王行朝。順治七至十一年,遭清廷三次通緝,仍捎魯王密信聯絡金華諸地義軍,派人入海向魯王報清軍將攻舟山之警。期間家禍迭起,弟宗炎兩次被捕,幾處極刑;兒媳、小兒、小孫女病夭;故居兩次遭火。順治十年九月,始著書講學,康熙二年至十八年(1663年~1679年),于慈溪、紹興、寧波、海寧等地設館講學,撰成《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等。

      入清拒仕 著述以終

      康熙十七年(1678年),詔征“博學鴻儒”,學生代為力辭。十九年,康熙帝命地方官“以禮敦請”赴京修《明史》,以年老多病堅辭。康熙帝令地方官抄錄其所著明史論著、史料送交史館,總裁又延請其子黃百家及弟子萬斯同參與修史。萬斯同入京后,也執意“以布衣參史局,不署銜、不受俸”。是年黃宗羲始停止講學,悉力著述。二十二年,參與修纂《浙江通志》。廿九年,康熙帝又召其進京充顧問,徐乾學以“老病恐不能就道”代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掞視學浙江,倡議在黃宗羲故居黃竹浦重建忠端公(黃尊素)祠,宗羲寫了《重建先忠端公祠堂記》。次年,王掞又捐俸匯刻劉宗周文集,宗羲與同門友董玚、姜希轍一起編輯了《劉子全書》,并為之作序。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黃宗羲將舊刻《南雷文案》等文集刪削修改,定名《南雷文定》重行刊刻。這年,他自筑生壙于龍虎山黃尊素墓側,并有《筑墓雜言》詩。康熙二十九年,黃宗羲年已八十,曾至杭州、蘇州等地尋訪舊跡,拜訪朋友。次年,應新安縣令靳治荊之邀游覽黃山,為汪栗亭《黃山續志》作序。康熙三十一年,黃宗羲病勢沉重,聞知賈潤刊刻其《明儒學案》將成,遂抱病作序,由黃百家手錄。次年,《明文海》編成,宗羲又選其精粹編為《明文授讀》。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三日(1695年8月12日),黃宗羲久病不起、與世長辭。他在病中曾作《梨洲末命》和《葬制或問》,囑家人喪事從簡:死后次日,“用棕棚抬至壙中,一被一褥不得增益”,遺體“安放石床,不用棺槨,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覡、銘旌、紙幡、紙錢一概不用”。黃宗羲在臨終前四天給孫女婿萬承勛的信中寫道:總之,年紀到此可死;自反平生雖無善狀,亦無惡狀,可死;于先人未了,亦稍稍無歉,可死;一生著述未必盡傳,自料亦不下古之名家,可死。如此四可死,死真無苦矣!

      黃宗羲曾自云一生有三變:“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游俠,終廁之于儒林,”這正是黃宗羲一生的寫照。《鹿鼎記》人物黃宗羲,主要出現于第一章,其言行與真實當得無異。

      黃宗羲有三子,黃百藥、黃正誼、黃百家。

      借書抄書 藏書大家

      黃宗羲學問淵博,來自于他的豐厚藏書。當時與孫奇逢、李颙并稱三大儒。嗜好藏書,喜抄書、借書。讀遍家中所有藏書,仍嫌不足,借抄于范欽“天一閣”、曹溶“倦圃”、徐乾學“傳是樓”、錢謙益“絳云樓”、祁氏“澹生堂”、鈕氏“世學樓”等藏書樓之書。每出走回歸,常帶一書童攜書同返,訪求足跡幾乎遍及大江以南所有著名藏書家。后來祁氏“澹生堂”藏書散出,精華亦大半歸于他。并與許元溥、劉城約為抄書社,世所罕見之書,多賴以得傳。建書樓“續抄堂”于南雷,思承東發(即南宋學者黃震)之緒。藏書目的在于系統收集明代資料,提倡藏書在于致用,反對只藏不用、視為珍玩的鑒賞家。告誡學者:“當以書明心,勿玩物喪志也”。歷幾十年辛勤收集和整理勘校,藏書達7萬卷之多。未及編目,即遭大水;因年事已高,死后不幾年又遭大火,失去大半。經再傳弟子鄭性整理后,僅得3萬卷,入藏于“二老閣”。他收集史料的方法,也影響了同代的學者如全祖望、厲鶚等人,對清代文化、學術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他撰寫的《天一閣藏書記》、《傳是樓藏書記》等,是研究明清私人藏書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他藏書思想的核心文獻。藏書印有“余姚黃氏書庫藏書印”、“黃宗羲印”等。其子黃百家,撰有《續抄堂書目》。

      柳敬亭傳

      清代黃宗羲

      余讀《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記》,當時演史小說者數十人。自此以來,其姓名不可得聞。乃近年共稱柳敬亭之說書。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獷悍無賴,犯法當死,變姓柳,之盱眙市中為人說書,已能傾動其市人。久之,過江,云間有儒生莫后光見之,曰:“此子機變,可使以其技鳴。”于是謂之曰:“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氣,簡練揣摩,期月而詣莫生。生曰:“子之說,能使人歡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說,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蓋進乎技矣。”由是之揚,之杭,之金陵,名達于縉紳間。華堂旅會,閑亭獨坐,爭延之使奏其技,無不當于心稱善也。

      寧南南下,皖帥欲結歡寧南,致敬亭于幕府。寧南以為相見之晚,使參機密。軍中亦不敢以說書目敬亭。寧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寧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寧南意合。嘗奉命至金陵,是時朝中皆畏寧南,聞其使人來,莫不傾動加禮,宰執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敬亭亦無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爾汝者,從道旁私語:“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

      亡何國變,寧南死。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敬亭既在軍中久,其豪猾大俠、殺人亡命、流離遇合、破家失國之事,無不身親見之,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或如風號雨泣,鳥悲獸駭,亡國之恨頓生,檀板之聲無色,有非莫生之言可盡者矣。

      過云木冰記

      清代黃宗羲

      歲在壬午,余與晦木澤望入四明,自雪竇返至過云。雰靄淟濁,蒸滿山谷,云亂不飛,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燭,霧露沾衣,嵐寒折骨,相視褫氣。呼嗟咽續,忽爾冥霽地表。云斂天末,萬物改觀,浩然目奪。小草珠圓,長條玉潔,瓏松插于幽篁,纓絡纏于蘿闕。琮俯仰,金奏石搏。雖一葉一莖之微,亦莫不冰纏而霧結。余愕眙而嘆曰:“此非所謂木冰乎?春秋書之,五行志之,奈何當吾地而有此異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異?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風起云落,即凍飄山,以故霜雪常積也。”

      蓋其地當萬山之中,囂塵沸響,扃人間。屯煙佛照,無殊陰火之潛,故為葕陽之所不入。去平原一萬八千丈,剛風疾輪,侵鑠心骨。南箕哆口,飛廉弭節;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為勃郁煩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轉,蛟螭蠖蟄,山鬼窈窕,腥風之沖動,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陰崖冱穴,聚雹堆冰,故為玄冥之所長駕;群峰灌頂,北斗墮脅,藜蓬臭蔚,雖焦原竭澤,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為曜靈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楓,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興吐云雨。而仙宮神治,山岳炳靈,高僧懸記,冶鳥木客,窅崒幽深。其氣皆斂而不揚,故恒寒而無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聽命于造化之地;同一過忒,有無關于吉兇之占。居其間者,亦豈無凌峰掘藥,高言畸行,無與于人世治亂之數者乎?”余方齟齬世度,將欲過而問之。

      山居雜詠

      清代黃宗羲

      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豈能奈我何!

      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www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人JIZZ日本人|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