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人 > 明代詩人 > 戚繼光

      戚繼光簡介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戚繼光的詩文(12篇)戚繼光的名句(3條)

      主要事跡

      山東備倭

      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景通因病去世,十七歲的戚繼光襲任父職,成為登州衛指揮僉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分工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

      二十七年(1548)至三十一年(1552),奉命率領衛所士兵遠戍薊門(今北京市東北),春去秋歸,每年一次。

      二十八年(1549)考中武舉,次年進京會試,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圍北京城,戚繼光臨時守衛京城九門,并兩次上書陳守御方略。

      三十二年(1553),被提升為都指揮僉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防御山東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后,戚繼光整頓衛所,訓練士卒,嚴肅紀律,使山東沿海的防務大大改觀。

      浙江抗倭

      當時浙江倭患嚴重,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繼光被調任浙江都司僉書,次年升任參將,鎮守寧波、紹興、臺州三府。此后,戚繼光多次與倭寇作戰,先后取得龍山、岑港、桃渚之戰的勝利。實戰過程中,戚繼光認識到明軍缺乏訓練,作戰不力,多次向上司提出練兵建議,最后得到批準。

      三十八年(1559),戚繼光無意目睹到義烏礦工與永康礦工打架的場面(幾萬人打架),戚繼光驚呼:“如有此一旅,可抵三軍。”戚繼光在義烏招募了近4000人,進行了嚴格的訓練,這就是著名的戚家軍。

      三十九年(1560年),戚繼光針對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

      四十年(1561),倭寇大舉進犯浙江,戚繼光在臺州十三戰十三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岑港之戰

      嘉靖三十六年(1557),浙江巡撫胡宗憲誘捕斬殺了海盜汪直,其黨羽三千余人盤據岑港,聲稱要為汪直報仇。岑港在舟山島的西面,地形非常復雜,倭寇只留一條小路以便出入,將其余通路一概堵死。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各路官兵進攻岑港,戚繼光由左路進攻。倭寇居高臨下,明軍仰攻很不方便,雙方死傷都很慘重。岑港久攻不下,明政府認為將官作戰不力,撤去俞大猷、戚繼光等人的職務,限令一個月內攻克岑港。未至一月,嘉靖便下旨,自總兵官以下,全部戴罪立功。隨著期限的臨近,戚繼光等親率士卒,奮勇沖鋒,倭寇抵擋不住,在一個深夜乘船退出岑港,轉移到舟山北面海中的梅山,此后揚帆南下,轉寇福建。

      龍山所之戰

      龍山所在定海縣(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區)境內,北面瀕臨大海,是倭船往來必經之道。

      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倭寇八百多人打到龍山所,戚繼光這時新任參將不久,聽到消息立刻率軍前往。倭寇分成三路猛沖過來,明軍紛紛潰退,戚繼光見形勢危急,連忙跳到一塊高石上,一連三箭將三個倭酋射倒,倭寇這才退去。十月,倭寇又在龍山所登陸,戚繼光與俞大猷等率軍抗擊,三戰三捷,倭寇乘夜撤退。明軍跟蹤追擊,至雁門嶺遇伏,紛紛逃走,倭寇得以乘船出海。兩次龍山所之戰,戚繼光初露鋒芒。同時,在此戰役中,戚繼光認識到明軍「兵無專統,謀不僉同」,有必要訓練一支強而有力的軍隊。

      戰后不久,戚繼光便連續兩次上書,向上司提出練兵建議,但由于種種原因,建議未能及早實現。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繼光第三次提出建議,決定到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得到上司同意。到義烏后,戚繼光進行了嚴格的挑選,他制定了嚴格的要求:凡選入軍中之人,以下幾等人不可用:在市井里混過的人不能用,喜歡花拳繡腿的人不能用,年過四十的人不能用,在政府機關干過的人不能用。

      以上尚在其次,更嚴厲的要求還在下面:(1)喜歡吹牛,高談闊論的人不要;(2)膽子小的人不要;(3)長得白的人不要;(4)性格偏激(偏見執拗)的人也不要。

      而被錄取者,還必須具備如下特征:臂膀強壯,肌肉結實,眼睛比較有神,看上去比較老實,手腳比較長,比較害怕官府。

      最后選定四千多人,編立隊伍,分發武器,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此,這支軍隊轉戰各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人稱「戚家軍」。

      臺州大捷

      嘉靖四十年(1561)四、五月間,倭寇大舉進犯浙江,船只達數百艘,人數達一兩萬,騷擾地區達幾十處,聲勢震動遠近。其中大股倭寇竄犯寧海、桃渚、新河等地,戚繼光確立「大創盡殲」的原則,在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地大敗倭寇,先后十三戰十三捷,共擒斬倭寇一千四百多人,焚、溺死四千多人,使侵犯臺州的倭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與此同時,其它將領也在寧波、溫州一帶和倭寇交戰十多次,取得重大勝利,浙江倭患基本平息。由于臺州大捷,戚繼光被提升為都指揮使,「戚家軍」也聞名天下。

      福建抗倭

      福建的倭患也很嚴重。嘉靖三十九年(1560)后,倭寇由于在浙江受到沉重的打擊,在福建的活動更加猖獗,一支筑巢于寧德城外海中的橫嶼(時人稱奪命島),另一支筑巢于福清的牛田,形勢非常危急。

      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繼光受命入閩剿倭,先后蕩平橫嶼、牛田、林墩三大倭巢,隨后回浙江補充兵員。戚繼光剛離開后,倭寇就相互慶賀說:「戚老虎去,我們還怕什么!」活動又猖獗起來,攻占興化府(今福建莆田)城,隨后又據平海衛為巢。

      四十二年(1563),戚繼光抵達福建,于平海衛大敗倭寇。隨后率軍解仙游之圍,滅山賊吳平于南澳,基本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橫嶼之戰

      橫嶼是寧德縣東北的一個小島,離岸約有十里,和大陸之間隔著淺灘。漲潮時,海水將島嶼與大陸分開;潮退后,又盡是泥淖。倭寇在島上結下大營,修筑防御工事,侵占已達三年之久。戚繼光為了渡過淺灘,命令士兵鋪上干草,隨著鼓聲向前爬行。到達橫嶼岸邊時,倭寇早已布成陣勢,士兵們奮勇沖殺,放火焚燒倭巢,倭寇四處逃竄,明軍乘勝追擊,斬首三百四十八人,生擒二十九人。殘余倭寇向海上逃命,被淹死六百多人。戰斗從開始到結束,不過三個時辰。隨后,戚繼光進軍牛田、林墩,鏟除了福建的三大倭巢。

      平海衛之戰

      鏟平福建三大倭寇后,戚繼光回浙江補充兵員,倭寇又猖獗起來。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倭寇六千人攻陷興化府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次年二月,倭寇退出府城,據莆田東南的平海衛為巢。四月,戚繼光率領一萬多人到達福建。五月,福建巡撫譚綸命戚家軍為中路,劉顯為左翼,俞大猷為右翼,向平海衛發動總攻勢。倭寇倉皇應戰,戚家軍用火器猛烈射擊,倭寇戰馬受驚,亂跑亂竄,左右兩翼乘勢并進,倭寇大敗,逃回許家大巢。明軍進圍敵巢,四面放火,倭寇或被燒死,或被殺死,逃竄者也多墜崖、蹈海而死,共被斬首二千二百一十人。

      解仙游之圍

      平海衛之戰不久,又有大批倭寇陸續登陸。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倭寇約兩萬人圍攻仙游,城內居民晝夜死守,雙方傷亡都很嚴重。譚綸和戚繼光統兵來救,駐扎于仙游城外二十里處,這時戚繼光的部下只有六千人,敵我力量相差懸殊,不宜立即決戰。次年一月,換防的軍隊到達,戚繼光進行周密部署后,分道向仙游進軍。當時倭寇結為四巢,分別盤據于東、南、西、北四門,中路軍直沖倭寇南巢,其它各路配合作戰,倭寇丟盔棄甲,全線崩潰,仙游之圍得以解除。戚繼光這次以寡敵眾、大獲全勝,體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滅山賊吳平

      吳平是福建南部漳州詔安縣梅嶺人,他與倭寇勾結,招納海盜、流氓一萬多人,盤踞在梅嶺一帶。嘉靖四十四年(1565)春,戚繼光攻占梅嶺,吳平率部南逃,占據閩廣交界的南澳島,戚繼光跟蹤追擊,將南澳島封鎖起來。十月,戚繼光率軍在龍眼沙登陸,命人散布勸降檄文,吳平黨羽軍心動搖,戚家軍乘勢進攻,大獲全勝。吳平傷魂落魄,率領部下遁入森林。月底,戚繼光與俞大猷合力進討,吳平慘遭失敗,僅率八百余人乘船逃脫。四十五年(1566),戚繼光和俞大猷進剿吳平殘部,吳平投海自殺,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驚人戰績

      臺州花街之戰: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犧牲陳文清等3人。白水洋戰斗:我敵對比:1500對2000余,全殲2000多名倭寇,斬首344顆,生擒5名倭首,己方犧牲陳四等3人。長沙之戰:消滅倭寇3000名。

      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顆,俘虜29名.犧牲陳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戰:擊潰數上萬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斬首688顆,己方無一人犧牲。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斬首960顆,俘虜26人。己方陣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消滅300多名倭寇,斬首150多顆,犧牲20人。

      平海衛戰斗:斬首2622顆,己方犧牲金漁等16人。

      仙游之戰:擊潰10000余名倭寇,殺死倭寇1000余,斬首498顆,生擒1名,己方犧牲童子明等24人。

      王倉坪戰斗:擊潰倭寇近萬名,斬首177顆,己方無一人陣亡。

      蔡丕嶺戰斗:擊潰倭寇7000余名,殺死1000多名,斬首160多顆.己方犧牲31人。

      調鎮薊州

      東南沿海的倭患雖然平息了,但北邊仍然存在韃靼的威脅,為了加強北邊的防務,朝廷決定調戚繼光訓練邊兵。隆慶元年(1567)十二月,戚繼光奉命北上,到京師不久,便上《請兵破虜四事疏》,提出自己的邊防策略。但一些官員議論不休,紛進讒 言,戚繼光結果被任命為禁軍神機營副將。二年(1568)夏天,由于新任薊遼保定總督譚綸的推薦,戚繼光被任命為總理薊州、昌平、遼東、保定之軍務。當時坐鎮薊州的是總兵郭琥,戚繼光來到后,權力不統一,諸將多不聽命令。不久郭琥被調走,由戚繼光單獨負責薊州防務,鎮守薊州、永平、山海關等處。

      整頓邊防

      戚繼光到薊鎮后,將全部防區劃分為十二路,上面設東、西協守,分管東西各路軍隊。他雖然全權負責薊州一線的防務,但練兵主張卻得不到朝廷的積極支持,于是將精力主要用到了防御工事上。他將舊城墻加高加厚,并修筑了大量空心敵臺。敵臺修成后,戚繼光又設立車營,創立各兵種協同作戰的戰術。在此期間,因北方士兵紀律散漫,荀且偷安,戚繼光請求調浙兵北上,得到朝廷同意。開始只調來浙兵三千,后增到九千,最后增至二萬,成為守邊的主力。通過戚繼光的艱苦努力,北邊防務有了很大的改觀。

      建立車營

      戚繼光到薊州后不久,即根據北方的地理條件,提出了車、騎、步三軍配合作戰的策略。敵臺修筑完畢后,戚繼光便建立七座車營,分別駐守建昌、遵化、昌平等地。每營有重車一百五十六輛,輕車二百五十六輛,步兵四千人,騎兵三千人;每車配備士兵二人,「佛朗機」炮兩門。這種戰車有八片可以折 疊的屏風,平時平放在車轅上,戰時打開樹立在一邊,最邊的兩扇可以活動,供步兵出入。作戰時,騎兵在前面阻擋敵人,戰車在后面排成戰斗隊形;敵軍逼近時,騎兵退入戰車陣內,車上的士兵施放火器;火器的威力發出后,步兵從車后沖出;敵人攻勢被挫后,騎兵又從車后出擊。

      抵御韃靼

      戚繼光鎮守薊州不久,俺答汗就放棄了騷擾政策,與明政府達成協議。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設立互市于大同、宣府等地,俺答汗則嚴禁諸部入邊劫掠。不過,遼東的圖們札薩克圖汗(或稱土蠻)還經常攻掠邊境,朵顏部的董狐貍也不時和明軍發生沖突。戚繼光積極防御,多次擊退董狐貍的進攻,使其保證不再攻擾邊塞。萬歷七年(1579)冬,圖們汗帶領騎兵四萬多人進犯遼東鎮,遼東總兵李成梁堅壁清野,朝廷命戚繼光出兵聲援,圖們汗見明軍準備充分,只得空手退去。

      罷歸故里

      戚繼光從東南抗倭到北鎮薊州,上司胡宗憲、譚綸、劉應節、梁夢龍,以及執政大臣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對他的工作都比較支持。尤其是張居正,常把那些作對的官員調開,甚至免除職務,所以戚繼光能久鎮北邊,發揮所長。萬歷十年(1582),張居正病死,反對派群起攻擊,戚繼光也受到牽連。十一年(1583),戚繼光被調往廣東。 十三年(1585),戚繼光被朝廷罷免官職,回到家鄉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1588年1月5日),戚繼光突然發病,與世長辭。

      軍事著作

      在繁忙的軍務中,戚繼光抽空撰寫了兩部重要兵書,即《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部書是他練兵打仗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訓練軍隊的教本,在軍事學上有很高的地位,皆收錄《四庫全書》,占軍事著作的十分之一。戚繼光還以「能詩」著稱,喜歡延攬文士,飲酒賦詩,往來酬對,晚年將詩文編為《止止堂集》。戚繼光還著有《雜集》六卷,《將臣寶鑒》一卷,《禪家六籍》十六卷。

      紀效新書

      嘉靖三十九年(1560),戚繼光利用作戰間隙撰成《紀效新書》。他在序言中說:「夫紀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書,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合時措之宜也。」書中闡述了選兵、號令、戰法、行營、武藝、守哨、水戰等內容,還吸收了同時代人的可貴經驗,如卷十二收錄了俞大猷的《劍經》,卷十四收錄了各個拳派的拳法。這本書是他抗擊倭寇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訓練戚家軍的教本,深受后人推崇,是中國古代兵書中的經典。

      練兵實紀

      《練兵實紀》是戚繼光鎮守薊州時撰寫的兵書,完成于隆慶五年(1571)。練兵方面,戚繼光主張嚴節制、明恩威、正名分,訓練時要練伍法、練膽氣、練耳目、練手足、練營陣,關于行軍隊形、行軍規則、野營布置、宿營規則,及作戰紀律、注意事項,戚繼光也作了系統闡述。練將方面,戚繼光認為將領必須德、才、識、藝四德兼備。兵種方面,戚繼光詳細介紹了馬營、步營、輜重營的組織,以及各兵種的挑選及操練方法。《練兵實紀》是戚繼光守邊經驗的總結,與《紀效新書》同為中國古代兵書的經典。

      望闕臺

      明代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馬上作

      明代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邊草 一作:邊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過文登營

      明代戚繼光

      冉冉雙幡度海涯,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獨有天風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百國 一作:夷島)


      自取池

      明代戚繼光

      撓之亦濁,澄之亦清。名曰自取,濯足濯纓。

      送別

      明代戚繼光

      簾外漏傳疏雨,籬邊風遞幽香。明日使君歸去,一方月照空梁。

      韜鈐深處

      明代戚繼光

      小筑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東海奇松歌

      明代戚繼光

      蓬萊畔,奇爾松,蒼鱗黛鬣身虬龍。風雨時時吟不歇,炎天凄切寒無冬。

      問之何代誰植此,精神命脈羌如彼。初不避山林,原不竟朝市。

      久隨冷淡緣,靜任盈虛理。壽已千齡外,恍然一瞬里。

      松有聞,塵囂兩耳具紛紜。松有見,轉眼榮瘁亦堪嘆。

      松若有心情,能忘利與名。人非松,松非人,古來那具千年身?

      龍爭與虎斗,轉盼即成陳。松兮人兮奈爾何,搖筆且放奇松歌。

      登盤山絕頂

      明代戚繼光

      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發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