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母文章太后胡道安。初封宜都王,歷任前將軍、鎮西將軍等職,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元嘉三十年(453年),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時年四十七歲,謚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王籍
王籍(生卒年不詳),字文海,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市北)人。南朝梁詩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詩,而享譽王籍詩史。有文才,不得志。齊末為冠軍行參軍,累遷外兵記室。梁天監末任湘東王蕭繹咨議參軍,遷中散大夫等。王籍詩歌學謝靈運,《南史·王籍傳》稱“時人咸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莊周”。
阮卓
(531—589)南朝陳陳留尉氏人。幼聰敏,篤志經籍,善談論,尤工五言詩。性至孝。陳文帝天康初,為新安王府記室參軍,奉使招慰交阯。交阯多珍怪之產,卓一無所取,時論稱廉。陳后主至德元年,入為德教殿學士。后退居里舍,以文酒自娛。陳亡入隋,途中疾卒。
卞彬
(?—約500)南朝齊濟陰冤句人,字士蔚。仕宋為奉朝請、員外郎。入齊,歷官右軍參軍、南康郡丞、平越長史、綏建太守。才操不群,文多指刺。好飲酒,嘗以蚤虱、蝸蟲、蝦蟆等為題作賦,又作《禽獸決錄》,指刺權貴,文章傳于閭巷。自稱“卞田居”,婦為“傅蠶室”。
沈炯
南朝陳吳興武康人,字禮明,或作初明。沈瑀孫,沈續子。少有文名。仕梁,為尚書左戶侍郎、吳令。侯景陷建康,景將宋子仙欲委以書記,堅辭,幾被殺。后入王僧辯幕府,羽檄軍書,皆出其手。西魏陷荊州,被虜。以母在南,上表陳情,獲歸淮南。陳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騎常侍,預謀軍國大政。文帝又重其才,會寇亂,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將軍,遣還鄉里收合徒眾,以疾卒于吳中,時年五十九。謚恭子。
褚翔
(505—548)南朝梁河南陽翟人,字世舉。褚向子。起家秘書郎。武帝宴群臣樂游苑,命翔與王訓為二十韻詩,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武帝稱異,轉宣城王文學,俄遷為友。出為義興太守。在政省繁苛,去浮費,百姓安之。征為吏部郎,自持公清,不為請屬易意。遷侍中,守吏部尚書。丁母憂,以毀卒。
鹿悆
北魏濟陰乘氏人,字永吉,孝莊帝為御史中尉,悆兼殿中侍御史,監臨淮王彧軍。奉使徐州,以觀梁豫章王蕭綜歸款之虛實。綜降。詔封定陶子。孝莊帝永安中,為右將軍、給事黃門侍郎,進爵為侯。孝靜帝天平中除梁州刺史。滎陽人鄭榮業起事,克州城,送悆于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