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鮑照的詩 > 代出自薊北門行

      代出自薊北門行

      [南北朝]: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征師 一作:征騎)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代出自薊北門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緊急征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消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征召的騎兵駐扎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斗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里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銳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徑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梁,如游魚前后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著疾風沖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為天氣寒冷,馬毛都像刺猬一樣縮成一團,角弓也拉不開了。但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節操;天下亂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忠良。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拼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注釋

      《代出自薊北門行》是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此詩通過邊庭緊急戰事和邊境惡劣環境的渲染,突出表現了壯士從軍衛國、英勇赴難的壯志和激情。薊,古代燕國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羽檄(xí):古代的緊急軍事公文。邊亭:邊境上的瞭望哨。

      烽火:邊防告警的煙火,古代邊防發現敵情,便在高臺上燃起烽火報警。咸陽:城名,秦曾建都于此,借指京城。

      征師:征發的部隊。一作“征騎”。屯:駐兵防守。廣武:地名,今山西代縣西。

      朔方:漢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區。

      嚴秋:肅殺的秋天。這句的意思是弓弦與箭桿都因深秋的干燥變得強勁有力。

      虜陣:指敵方的陣容。虜,古代對北方入侵民族的惡稱。

      天子按劍怒:指天子聞警后大怒。

      使者句:意思是軍情緊急,使者奔走于路,絡繹不絕,遙相望見。

      雁行:排列整齊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樣。緣,沿著。

      魚貫:游魚先后接續。飛梁:凌空飛架的橋梁。

      蕭鼓:兩種樂器,此指軍樂。流漢思:流露出對家國的思念。

      旌(jīng)甲:旗幟、盔甲。

      礫(lì):碎石。

      縮:蜷縮。蝟:刺猬。角弓:以牛角做的硬弓。

      投軀:舍身;獻身。國殤(shāng):為國犧牲的人。

      “代出自薊北門行”鑒賞

      賞析

      詩開頭就表現了邊亭告警的緊急情況:“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敵方入侵的信息接連傳入京城,漢軍征集馬隊,屯駐廣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兩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見義法,強化了軍情的危急。后兩句為一觸即發的生死搏斗埋下了伏筆。

      詩進而表現了胡焰囂張,天子震怒的嚴重局勢:“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胡方利用深秋弓堅矢勁,大舉入犯,漢方天子震怒,使者促戰,相望于道。四句有力地暗示一場激烈的戰斗即將展開,很能喚起讀者的興趣。

      接著用兩聯工整對句極寫漢軍準備投入戰斗的壯闊場面,頗有先聲奪人氣勢。“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粱。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石徑迂折,飛粱直跨,大軍行進,秩序井然。但聞簫鼓中傳出漢軍的豪情壯思,旌甲上沾滿胡地的霜露雪花。前兩句用雁行、魚貫兩個比喻刻畫漢軍跋涉辛苦,紀律嚴明的英雄風貌。后兩句則突出將士們戰勝惡劣環境的大無畏精神。緣、度、流、被四字,分別起了傳神點睛作用。

      然后著重描寫進入實戰狀態時氣候劇變的特殊情況:“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疾風沖塞而起,沙礫滿天飄揚。戰馬瑟縮,不能奔馳,勁弓凍結,難以開張。這四句把邊塞風光與戰地生活緊緊銜聯,很自然地為英勇頑強的壯士安排好一個典型環境,使他們在艱苦條件下表現的可貴戰斗精神有效地得到顯示。

      最后四句是全詩的精華:“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自古以來的忠節之士,都是在嚴峻考驗中察“見”和“識”別出來的。他們必須在緊急關頭付出最大犧牲。詩人用《九歌·國殤》禮贊勇武剛強、死于國事的“鬼雄”的辭語,頌揚為國捐軀的壯士,寄托了他對英烈的無比崇敬之情。這兩聯流傳萬口,幾乎成了封建時代衡量忠良行為準則的詩句,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此詩在思想與藝術上能達到較完美的統一,是由于緊湊曲折的情節,不斷變化的畫面和鮮明突出的形象在詩里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其中緊湊的情節,更起了重要作用。它由邊亭告警,征騎分兵,加強防衛,進而寫到虜陣精強,天子按劍,使者促戰。然后著重寫了漢軍壯偉場面和戰地自然風光。最后以壯士捐軀,死為國殤的高潮作結。

      貫串于上述緊湊情節中的,是各種生活畫面,如邊亭、咸陽、廣武、朔方、虜陣、胡霜,包括了胡漢雙方的廣闊空間。活躍其中的,有交馳的羽檄,連天的烽火,雁行的隊列,魚貫的軍容,簫鼓的節奏,旌甲的輝光等。尤其是疾風起,沙礫場,馬瑟縮,弓凍凝的邊塞風光畫面,“神氣光舞”(陳祚明語),“分明說出邊塞之狀”(朱熹語),更為此詩增添了藝術光彩,是鮑照表現邊塞生活的重要藝術標志。

      上述畫面從多角度進行描繪,而位于其中心的,則是壯士的英雄群像。不只征騎、分兵、緣石徑、度飛粱、吹簫伐鼓、執旌被的嚴峻時刻,他們的形象也十分耀眼。尤其是時危世亂之際表現的忠節,更突出地閃現了英烈們為國獻身的思想亮光。

      鮑照沒有邊塞生活的直接經驗,卻寫出了成功的邊塞作品,很可能是因為他善于把自己積累的北方邊塞生活的間接知識和前輩作家的創作經驗藝術地結合起來,他能自出心裁,自顯身手,為南朝詩壇開出一朵奇葩,說明他對莊子《逍遙游》“有待”、“無待”的境界,是很領會的。

      鮑照簡介

      南北朝·鮑照的簡介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的詩(24篇)

      猜你喜歡

      定情詩

      魏晉繁欽

      我出東門游,邂逅承清塵。

      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

      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相于?金薄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耳后玳瑁釵。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與我期何所?乃期東山隅。

      日旰兮不來,谷風吹我襦。

      遠望無所見,涕泣起踟躕。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陽。

      日中兮不來,飄風吹我裳。

      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

      與我期何所?乃期西山側。

      日夕兮不來,躑躅長嘆息。

      遠望涼風至,俯仰正衣服。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來,凄風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愛身以何為,惜我華色時。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躡茂草,謂君不我欺。

      廁此丑陋質,徙倚無所之。

      自傷失所欲,淚下如連絲。


      少年行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

      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

      蕙蘭相隨喧妓女,風光去處滿笙歌。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來久。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病。

      男兒百年且榮身,何須徇節甘風塵。

      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往。

      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

      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殿前歡·懶云窩

      元代阿里西瑛

      懶云窩,醒時詩酒醉時歌。瑤琴不理拋書臥,無夢南柯。得清閑盡快活,日月似攛梭過,富貴比花開落。青春去也,不樂如何?

      懶云窩,醒時詩酒醉時歌。瑤琴不理拋書臥,盡自磨陀。想人生待則么?富貴比花開落,日月似攛梭過。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懶云窩,客至待如何?懶云窩里和衣臥,盡自婆娑。想人生待則么?貴比我高些個,富比我松些個?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喜韓少府見訪

      唐代胡令能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善哉行·其一

      魏晉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溪谷多風,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還望故鄉,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最高樓·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秦女卷衣

      唐代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

      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

      愿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飲酒·幽蘭生前庭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題扇

      唐代許堅

      哦吟但寫胸中妙,飲酒能忘身后名。

      但愿長閑有詩酒,一溪風月共清明。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1234区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亚洲XX00视频|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