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鮑照的詩 > 代出自薊北門行

      代出自薊北門行

      [南北朝]: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征師 一作:征騎)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代出自薊北門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緊急征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消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征召的騎兵駐扎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斗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里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銳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徑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梁,如游魚前后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著疾風沖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為天氣寒冷,馬毛都像刺猬一樣縮成一團,角弓也拉不開了。但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節操;天下亂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忠良。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拼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注釋

      《代出自薊北門行》是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此詩通過邊庭緊急戰事和邊境惡劣環境的渲染,突出表現了壯士從軍衛國、英勇赴難的壯志和激情。薊,古代燕國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羽檄(xí):古代的緊急軍事公文。邊亭:邊境上的瞭望哨。

      烽火:邊防告警的煙火,古代邊防發現敵情,便在高臺上燃起烽火報警。咸陽:城名,秦曾建都于此,借指京城。

      征師:征發的部隊。一作“征騎”。屯:駐兵防守。廣武:地名,今山西代縣西。

      朔方:漢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區。

      嚴秋:肅殺的秋天。這句的意思是弓弦與箭桿都因深秋的干燥變得強勁有力。

      虜陣:指敵方的陣容。虜,古代對北方入侵民族的惡稱。

      天子按劍怒:指天子聞警后大怒。

      使者句:意思是軍情緊急,使者奔走于路,絡繹不絕,遙相望見。

      雁行:排列整齊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樣。緣,沿著。

      魚貫:游魚先后接續。飛梁:凌空飛架的橋梁。

      蕭鼓:兩種樂器,此指軍樂。流漢思:流露出對家國的思念。

      旌(jīng)甲:旗幟、盔甲。

      礫(lì):碎石。

      縮:蜷縮。蝟:刺猬。角弓:以牛角做的硬弓。

      投軀:舍身;獻身。國殤(shāng):為國犧牲的人。

      “代出自薊北門行”鑒賞

      賞析

      詩開頭就表現了邊亭告警的緊急情況:“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敵方入侵的信息接連傳入京城,漢軍征集馬隊,屯駐廣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兩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見義法,強化了軍情的危急。后兩句為一觸即發的生死搏斗埋下了伏筆。

      詩進而表現了胡焰囂張,天子震怒的嚴重局勢:“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胡方利用深秋弓堅矢勁,大舉入犯,漢方天子震怒,使者促戰,相望于道。四句有力地暗示一場激烈的戰斗即將展開,很能喚起讀者的興趣。

      接著用兩聯工整對句極寫漢軍準備投入戰斗的壯闊場面,頗有先聲奪人氣勢。“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粱。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石徑迂折,飛粱直跨,大軍行進,秩序井然。但聞簫鼓中傳出漢軍的豪情壯思,旌甲上沾滿胡地的霜露雪花。前兩句用雁行、魚貫兩個比喻刻畫漢軍跋涉辛苦,紀律嚴明的英雄風貌。后兩句則突出將士們戰勝惡劣環境的大無畏精神。緣、度、流、被四字,分別起了傳神點睛作用。

      然后著重描寫進入實戰狀態時氣候劇變的特殊情況:“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疾風沖塞而起,沙礫滿天飄揚。戰馬瑟縮,不能奔馳,勁弓凍結,難以開張。這四句把邊塞風光與戰地生活緊緊銜聯,很自然地為英勇頑強的壯士安排好一個典型環境,使他們在艱苦條件下表現的可貴戰斗精神有效地得到顯示。

      最后四句是全詩的精華:“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自古以來的忠節之士,都是在嚴峻考驗中察“見”和“識”別出來的。他們必須在緊急關頭付出最大犧牲。詩人用《九歌·國殤》禮贊勇武剛強、死于國事的“鬼雄”的辭語,頌揚為國捐軀的壯士,寄托了他對英烈的無比崇敬之情。這兩聯流傳萬口,幾乎成了封建時代衡量忠良行為準則的詩句,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此詩在思想與藝術上能達到較完美的統一,是由于緊湊曲折的情節,不斷變化的畫面和鮮明突出的形象在詩里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其中緊湊的情節,更起了重要作用。它由邊亭告警,征騎分兵,加強防衛,進而寫到虜陣精強,天子按劍,使者促戰。然后著重寫了漢軍壯偉場面和戰地自然風光。最后以壯士捐軀,死為國殤的高潮作結。

      貫串于上述緊湊情節中的,是各種生活畫面,如邊亭、咸陽、廣武、朔方、虜陣、胡霜,包括了胡漢雙方的廣闊空間。活躍其中的,有交馳的羽檄,連天的烽火,雁行的隊列,魚貫的軍容,簫鼓的節奏,旌甲的輝光等。尤其是疾風起,沙礫場,馬瑟縮,弓凍凝的邊塞風光畫面,“神氣光舞”(陳祚明語),“分明說出邊塞之狀”(朱熹語),更為此詩增添了藝術光彩,是鮑照表現邊塞生活的重要藝術標志。

      上述畫面從多角度進行描繪,而位于其中心的,則是壯士的英雄群像。不只征騎、分兵、緣石徑、度飛粱、吹簫伐鼓、執旌被的嚴峻時刻,他們的形象也十分耀眼。尤其是時危世亂之際表現的忠節,更突出地閃現了英烈們為國獻身的思想亮光。

      鮑照沒有邊塞生活的直接經驗,卻寫出了成功的邊塞作品,很可能是因為他善于把自己積累的北方邊塞生活的間接知識和前輩作家的創作經驗藝術地結合起來,他能自出心裁,自顯身手,為南朝詩壇開出一朵奇葩,說明他對莊子《逍遙游》“有待”、“無待”的境界,是很領會的。

      鮑照簡介

      南北朝·鮑照的簡介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的詩(24篇)

      猜你喜歡

      悲憤詩

      兩漢蔡琰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疆。

      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斃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華曄曄

      兩漢劉徹

      華曄曄,固靈根。

      神之斿,過天門,車千乘,敦昆侖。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

      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縱縱。

      神之徠,泛翊翊,甘露降,慶云集。

      神之揄,臨壇宇,九疑賓,夔龍舞。

      神安坐,翔吉時,共翊翊,合所思。

      神嘉虞,申貳觴,福滂洋,邁延長。

      沛施佑,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莽若云,增陽波。

      遍臚歡,騰天歌。


      豫章行苦相篇

      魏晉傅玄

      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

      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

      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

      垂淚適他鄉,忽如雨絕云。

      低頭和顏色,素齒結朱唇。

      跪拜無復數,婢妾如嚴賓。

      情合同云漢,葵藿仰陽春。

      心乖甚水火,百惡集其身。

      玉顏隨年變,丈夫多好新。

      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

      胡秦時相見,一絕逾參辰。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近現代魯迅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五噫歌

      兩漢梁鴻

      陟彼北芒兮,噫!

      顧瞻帝京兮,噫!

      宮闕崔嵬兮,噫!

      民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浣溪沙·桃杏風香簾幕閑

      五代孫光憲

      桃杏風香簾幕閑,謝家門戶約花關,畫梁幽語燕初還。

      繡閣數行題了壁,曉屏一枕酒醒山,卻疑身是夢魂間!


      止酒

      魏晉陶淵明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點絳唇·厚地高天

      清代王國維

      厚地高天,側身頗覺平生左。小齋如舸,自許回旋可。

      聊復浮生,得此須臾我。乾坤大,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墮。


      鞠歌行

      唐代李白

      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

      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

      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

      聽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當時賤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變磻溪中。

      一舉釣六合,遂荒營丘東。

      平生渭水曲,誰識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踏莎行·倚柳題箋

      清代納蘭性德

      倚柳題箋,當花側帽,賞心應比驅馳好。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成絲早。

      金殿寒鴉,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道。小樓明月鎮長閑,人生何事緇塵老。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77777午夜亚洲|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 国产 图片|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