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鮑照的詩 >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

      [南北朝]:鮑照

      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日落嶺云歸,延頸望江陰。

      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

      林際無窮極,云邊不可尋。

      惟見獨飛鳥,千里一揚音。

      推其感物情,則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內,高會日揮金。

      豈念慕群客,咨嗟戀景沉。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飄泊他鄉的游子本就很少覺得愉快的,今又值黃昏,感物傷懷更添愁思。

      日落西山,云彩也急急地回歸山嶺,游子不由得伸長頭頸眺望江南故鄉。

      紛亂的水流向巨大的長江匯合聚攏,彌漫的濃霧籠罩著兩岸高大的林木。

      遼闊的森林無邊無際,向天邊延伸最后無跡可尋。

      只見空中一只孤鳥飛過,鳥鳴聲傳向遠方。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象到游子此刻的心情。

      你居住在京城,每日為了盛大宴會大把花錢。

      怎么能想到客居他鄉的我,面對夕陽正在長吁短嘆呢。

      注釋

      荀丞:指荀昶之子荀萬秋,字元寶,有才學,大明三年,任尚書左丞,故稱荀丞。鮑照在江北流浪之時,他正在江南的帝京(即建康)過著奢華的生活。

      薄暮:傍晚。

      延:伸長。

      延頸:伸長頭頸,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樣子。

      江陰:江南。

      亂流:紛亂的水流。

      灇(cóng):水匯合,小水流人大水。

      大壑:指長江。

      長霧:濃霧。匝:繞。

      窮極:邊。

      推:推測。

      感物情:對于周圍景物及自身處境的感受。

      高會:盛大宴會。

      揮金:大把花錢。

      咨嗟(zī jiē):嘆息。

      景沉:太陽西下。景:指太陽。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前四句是說,詩人在江北孤身流浪,了無樂趣。日落薄暮時分,愁思倍增。引領南望,思念起生活在京城中的友人。“亂流”以下八句,寫詩人遙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感。最后四句是詩人的一番想象:我在孤寂中所思念的友人,眼下正在城中與眾人揮金作樂,早巳把我忘了。詩以激昂風韻,描繪了日落望江所見之亂流注壑、霧繞高林,孤鳥遠翔等薄暮景象,表露了對舊友“方當得意不念舊交”的怨懟。全詩辭藻細致繁復,色彩鮮明艷麗,筆法健峭,句式多變。

      一至四句,“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以平穩的交待總起全詩。

      去親為客,飄泊他鄉的游子本少愉悅,今又值黃昏,感物傷懷,則更增其愁。這種情感,在鮑照以前詩人的詩文中已屢有所見,王粲《登樓賦》說:“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曹植《贈白馬王彪》說:“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嘆息。”皆屬此類。此詩這里暗用其意,重在點明由眼前日暮而引起的思鄉和懷人的憂愁,行文極其自然。

      以下二句則正面寫望鄉,照應題目,“日落嶺云歸”,承接上文的“薄暮”,進一步補充說明憂思增深。白日西匿,在詩人眼中,不但有生命的鳥獸在歸巢索群,甚至連無生命的云彩都在急急地回歸山嶺,感情又進了一層,更深切地引起了他飄泊孤獨、無所歸依的苦痛憂思。思鄉懷人之情,至此乃躍然紙上。“延頸望江陰”,切題之“望”。“江陰”,既交待了荀丞所在之地為江南,又暗示了自己輾轉飄泊于江北。延頸而望,表現了對家鄉和舊友的急切思念,是上文感情發展的必然結果。

      五至十二句,正面寫望江所見和感受。

      “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林際無窮極,云邊不可尋”,是望江所見的晚景:無數條水流正雜亂地向巨大的長江匯合聚攏,隨著暮色的漸深,夜霧彌漫開來,環繞著兩岸無邊無際的高大林木,向天邊綿延伸展,與落日余霞相接,渾然一體。數句寫長江日暮景色,氣象雄渾,同時又透出幾分黯淡的色彩,和詩人當時的憂愁凄涼心境頗相融合,情在景中,耐人咀嚼。此后詩人繼續寫望江所見,由無生命的林木、云霧轉到有生命的禽鳥,“惟見獨飛鳥,千里一揚音”,日落云歸,暮色蒼茫,鳥獸皆已回歸巢穴,可此時卻仍有孤鳥獨飛,愴然長鳴。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連翩浮想。曹植《雜詩》之一說:“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首慕遠人,愿欲托遺音。”此詩二句暗用其意,孤鳥哀鳴,猶云游子的悲鳴,都是在“求其友聲”(《詩·小雅·伐木》語)。這就自然過渡到下二句。“推其感物情,則知游子心。”詩人由孤鳥獨飛,進而推想到和它命運類似的自己,從而表現出了對故鄉的懷念和對舊友的無限思慕。

      十三至十六句,切題之“贈荀丞”。“君居帝京內”,轉入贈友正題,交待荀丞及其所居地點乃京都建康。“高會日揮金”,寫荀丞的優越處境:日日置酒高會,揮金如土。元嘉末,荀萬秋在京任尚書左丞,是當時執政的徐湛之一派中的重要人物,《宋書·徐湛之傳》載湛之豪奢,“伎樂之妙,冠絕一時”,“以肴膳、器服、車馬相尚”,荀赤松的生活,恐怕亦復如此。

      結尾二句則承此而說,謂荀丞只顧自己享受,卻不知道失群離居的故友,面對著江心即將沉沒的一輪夕陽,正在長吁短嘆呢。這二句感嘆荀丞不能援手于自己,有希望得到朋友幫助之意。而態度則不卑不亢,顯示了詩人人格的自尊。

      此詩由日暮而引起的戀土懷鄉發端,進而轉到望江,又由望江的所見引至的懷鄉慕友,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句“景沉”,又照應開頭的“薄暮”,首尾呼應,形成整體和諧的美。暗用前人詩句而不露痕跡,含義深刻而不隱晦難讀。采用比物象征手法,以獨飛鳥擬孤獨飄泊的游子,表現也很有形象感。此外,此詩遣詞造句精煉警策,如“日落嶺云歸”,“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都是典型的例子,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為鮑照于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公元459年)作客江北時所作(一說這首詩作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鮑照由秣陵令轉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次年,因獲罪而被解職。此后一段時間內,鮑照流浪于長江北岸,作此詩以贈其友尚書左丞荀萬秋,希望荀萬秋能同情他身在異鄉,又值辭任去職的困境,予以垂顧提攜。

      鮑照簡介

      南北朝·鮑照的簡介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的詩(24篇)

      猜你喜歡

      荷葉杯·五月南塘水滿

      清代毛奇齡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宋代完顏璹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飛隴首,風落江皋。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


      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

      宋代辛棄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

      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浣溪沙·舟泊東流

      清代薛時雨

      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客里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念奴嬌·登旸臺山絕頂望明陵

      清代王鵬運

      登臨縱目,對川原繡錯,如襟接袖。指點十三陵樹影,天壽低迷如阜。一霎滄桑,四山風雨,王氣消沈久。濤生金粟,老松疑作龍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終古,滾滾邊墻走。野老也知人世換,尚說山靈呵守。平楚蒼涼,亂云合沓,欲酹無多酒。出山回望,夕陽猶戀高岫。


      富春渚詩

      南北朝謝靈運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緬云霧,赤亭無淹薄。

      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

      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托。

      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干祿請,始果遠游諾。

      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點絳唇·再和送錢公永

      宋代蘇軾

      莫唱陽關,風流公子方終宴。秦山禹甸。縹緲真奇觀。

      北望平原,落日山銜半。孤帆遠。我歌君亂。一送西飛雁。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隱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

      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

      漫夸鹙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


      本事詩十首·選二

      清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雁蕩寶冠寺

      宋代趙師秀

      行向石欄立,清寒不可云。

      流來橋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盡,因吟過夜分。

      蕩陰當絕頂,一雁未曾聞。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娇小性xxxx色|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女女女同性video|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