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鮑照的詩 > 擬行路難十八首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jié)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fù)萬鏤,上刻秦女?dāng)y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帳里明燭前。

      外發(fā)龍鱗之丹彩,內(nèi)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羅幕。

      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采芳藿。

      春燕差池風(fēng)散梅,開幃對景弄禽爵。

      含歌攬?zhí)楹惚С睿松鷰讜r得為樂。

      寧作野中之雙鳧,不愿云間之別鶴。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

      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fù)更出。

      今我何時當(dāng)?shù)萌唬蝗ビ罍缛朦S泉。

      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數(shù)相就,床頭恒有沽酒錢。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荊棘郁樽樽。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陽春妖冶二三月,從風(fēng)簸蕩落西家。

      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lián)嵝膰@。

      初送我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jié)回換。

      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fā)蓬亂。

      人生不得恒稱悲,惆悵徙倚至夜半。

      銼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昔我與君始相值,爾時自謂可君意。

      結(jié)帶與我言,死生好惡不相置。

      今日見我顏色衰,意中索寞與先異。

      還君金釵瑇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

      盛年妖艷浮華輩,不久亦當(dāng)詣冢頭。

      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孤魂煢煢空隴間,獨魄徘徊遶墳基。

      但聞風(fēng)聲野鳥吟,憶平生盛年時。

      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dāng)縱意自熙怡。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fù)青著故莖。

      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

      君當(dāng)見此起憂思,寧及得與時人爭。

      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

      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

      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

      胡為惆悵不得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今年陽初花滿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謝紛交轉(zhuǎn),我君邊戍獨稽沉。

      執(zhí)袂分別已三載,邇來寂淹無分音。

      朝悲慘慘遂成滴,暮思遶遶最傷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亂鬢不設(shè)簪。

      徒飛輕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復(fù)遺。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

      春禽喈喈旦暮鳴,最傷君子憂思情。

      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云霄。

      流浪漸冉經(jīng)三齡,忽有白發(fā)素髭生。

      今暮臨水拔已盡,明日對鏡復(fù)已盈。

      但恐羈死為鬼客,客思寄滅生空精。

      每懷舊鄉(xiāng)野,念我舊人多悲聲。

      忽見過客問何我,寧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鄉(xiāng),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離邑已萬里,今方羈役去遠征。

      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亦云悲朝泣閑房,又聞暮思淚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fù)妝。

      見此令人有余悲,當(dāng)愿君懷不暫忘。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xiāng)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guān)。

      朔風(fēng)蕭條白云飛,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

      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

      君不見柏梁臺,今日丘墟生草萊。

      君不見阿房宮,寒云澤雉棲其中。

      歌妓舞女今誰在,高墳壘壘滿山隅。

      長袖紛紛徒競世,非我昔時千金軀。

      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

      君不見冰上霜,表里陰且寒。

      雖蒙朝日照,信得幾時安。

      民生故如此,誰令摧折強相看。

      年去年來自如削,白發(fā)零落不勝冠。

      君不見春鳥初至?xí)r,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fēng)蕭索一旦至,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令我愁思怨恨多。

      諸君莫嘆貧,富貴不由人。

      丈夫四十強而仕,余當(dāng)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會應(yīng)蘇息遇陽春。

      對酒敘長篇,窮途運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醞滿,莫惜床頭百個錢。

      直得優(yōu)游卒一歲,何勞辛苦事百年。


      “擬行路難十八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其一

      即使為你獻上:裝在金杯里的美酒,鑲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

      繡著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裝飾的帳幔,織著各種葡萄的錦緞被子。

      也擋不住年歲將老紅顏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涼。

      希望你節(jié)制悲傷減少憂愁,聽我側(cè)擊行路難的歌調(diào)。

      君不見漢時的柏梁臺,魏時的銅雀樓都早已灰飛煙滅,難道有誰還能夠聽到古時候的清音管樂?

      其四

      在平地上傾倒杯水(介賓后置),水向四處分流(比喻人生際遇不同)。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舉杯飲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這句說,歌唱聲因舉杯飲酒愈益悲愁而中斷。)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徘徊不前,不再多說什么不敢表達自已的思想。悲愁深沉,郁結(jié)在胸,酌酒難以自寬,長歌為之?dāng)嘟^。滿腹感慨吞聲不能言,(其內(nèi)心痛苦可想而知。)

      其六

      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咽,拔出寶劍對柱揮舞發(fā)出長長的嘆息。

      大丈夫一輩子能有多長時間,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喪氣?

      放棄官銜辭職離開,回到家中休養(yǎng)生息。

      早上出家門與家人道別,傍晚回家依然在親人身邊。

      在床前與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織布機前織布。

      自古以來圣賢的人都生活得貧賤,更何況我這樣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其十三

      這是《擬行路難十八首》的第十三首,寫游子思歸之情。

      “春禽喈喈旦暮鳴,最傷君子憂思情。”以春禽起興極佳。春禽的和鳴確實最易引動游子的羈愁,這就是后來杜甫所說的“恨別鳥驚心”。鳥兒一般都是群飛群居,春天的鳥又顯得特別活躍,鳴聲特別歡快,自然引起孤獨者種種聯(lián)想。這里又是“旦暮鳴”,從早到晚鳴聲不斷,這于游子心理的刺激就更大了。下面他就自述他的愁情了。 “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云霄。”“軍僑”即“僑軍”,南北朝時由僑居南方的北方人編成的軍隊。“榮”、“溢”皆興盛之狀。這兩句說他初從軍時抱負很大,情緒很高。“流浪漸冉經(jīng)三齡,忽有白發(fā)素髭生。”“漸冉”,逐漸。看來他從軍很不得意,所以有“流浪”之感,他感到年華虛度,看到白發(fā)白須生出,十分驚心。“忽”字傳出了他的驚懼。“今暮臨水拔已盡,明日對鏡忽已盈。”這里寫他拔白發(fā)白須,晚上拔盡,第二天又長滿了,這是夸張,類似后來李白的“朝如青絲暮成雪”,寫他憂愁之深。“但恐羈死為鬼客,客思寄滅生空精。”“寄滅”,歸于消滅。“空精”,化為烏有的意思。這兩句意思是,只是擔(dān)心長期居留在外,變?yōu)樗l(xiāng)之鬼。“每懷舊鄉(xiāng)野,念我舊人多悲聲。”因此他常常懷念故鄉(xiāng),一想起家鄉(xiāng)親人就失聲痛哭。上面是此詩的第一部分,自述從軍無成、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心情。 “忽見過客問向我,‘寧知我家在南城?’”“南城”,指南武縣,在東海郡。“問向我”,打聽“我”,尋找“我”。所以“我”便反問他:“你怎么知道我是南城地方的人?”這就引出了下面一番話來。“答云:‘我曾居君鄉(xiāng),知君游宦在此城。”果然是從家鄉(xiāng)來的人。“我行離邑已萬里,方今羈役去遠征。”“邑”,鄉(xiāng)邑。這人看來也是投軍服役,途中尋訪早已來此的鄉(xiāng)人,是有話要說。“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孀居”即獨居。這是說妻子在家中對他仍然情愛如昔。這里有一個“聞”字,說明這情況是這位鄉(xiāng)人聽說的,下句的“亦云”、“又聞”也是這樣的意思。說她“朝悲”、“暮思”,又說她“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fù)妝。”極寫婦人對丈夫的思念、對丈夫的忠貞,正如組詩第十二首《擬行路難·今年陽初花滿林》所寫:“朝悲慘慘遂成滴,暮思繞繞最傷心。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亂鬢不設(shè)簪。”鬢發(fā)亂也不想梳理,因丈夫不在身邊,打扮又有什么意思呢。“見此令人有余悲,當(dāng)愿君懷不暫忘!”“見此”的“見”,依上當(dāng)亦聽說的意思。鄉(xiāng)人這一番話一方面可以起慰解愁情的作用,因為這個游子急于想知道家人的消息,鄉(xiāng)人的“忽見”,可謂空谷足音了。另一方面又會撩亂他的鄉(xiāng)愁,妻子在家中那般痛苦,時刻望他歸去,會使他更加思念了。還有一層情況,這個鄉(xiāng)人敘說的情事都是得之聽聞,并非親見,這對于久別相思的人來說又有些不滿足,更會有進一步的心理要求了。這一部分差不多都是寫鄉(xiāng)人的告語,通過鄉(xiāng)人的告語表現(xiàn)他的思歸之情,這是“從對面寫來”的方法,正與第一部分自述相映襯。 《擬行路難》多數(shù)篇章寫得豪快淋漓,而這首辭氣甚是紆徐和婉,通篇行以敘事之筆,問答之語,絮絮道來,看似平淺的話語,情味頗多。用問話方式寫思鄉(xiāng)之情,鮑照還有《代門有車馬客行》,王夫之評之曰:“鮑有極琢極麗之作。……惟此種不琢不麗之篇,特以聲情相輝映,而率不入鄙,樸自有韻,則天才固為卓爾,非一往人所望見也。”(《古詩評選》)王夫之對《代門有車馬客行》的贊評亦可移之于這首《擬行路難》。

      注釋

      ①我:為代言體虛擬人物。但聯(lián)系下面“我家在南城”的貫屬,則有意把這個“我”與作者自身溝通起來。

      ②向:原作‘何’,從錢振倫校。

      “擬行路難十八首”鑒賞

      賞析

      《擬行路難·其六》 鑒賞

      這首詩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與坎坷。和《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相比,表現(xiàn)形式上純用賦體,抒述情懷似亦更為直切。

      全詩分三層。前四句集中寫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憤心情。一上來先刻畫憤激的神態(tài),從“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這樣三個緊相連結(jié)的行為動作中,充分展示了內(nèi)心的憤懣不平。詩篇這一開頭劈空而來,猶如巨石投江,轟地激起百丈波瀾,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關(guān)注。接著便敘說憤激的內(nèi)容,從“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縛下有志難伸、有懷難展的處境。再聯(lián)想到生命短促、歲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難忍。整個心情的表達,都采取十分亢奮的語調(diào);反問句式的運用,也加強了語言的感情色彩。

      中間六句是個轉(zhuǎn)折。退一步著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不如丟開自己的志向,罷官回家休息,還得與親人朝夕團聚,共敘天倫之樂。于是適當(dāng)鋪寫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場景,雖則寥寥幾筆,卻見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場生活的苦厄與不自由,構(gòu)成了強烈的反差。當(dāng)然,這里寫的不必盡是事實,也可能為詩人想象之辭。如果根據(jù)這幾句話,徑自考斷此詩作于詩人三十來歲一度辭官之時,不免過于拘泥。

      然而,閑居家園畢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貫企求伸展抱負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決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結(jié)末兩句又由寧靜的家庭生活的敘寫,一躍而為牢騷愁怨的迸發(fā)。這兩句詩表面上引證古圣賢的貧賤以自嘲自解,實質(zhì)上是將個人的失意擴大、深化到整個歷史的層面——懷才不遇并非個別人的現(xiàn)象,而是自古皆然,連大圣大賢在所不免,這足以證明現(xiàn)實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詩篇的主旨便由抒寫個人失意情懷,提升到了揭發(fā)、控訴時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這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升華。還可注意的是,詩篇終了用“孤且直”三個字,具體點明了像作者一類的志士才人坎坷凜冽、抱恨終身的社會根源。所謂“孤”,就是指的“孤門細族”(亦稱“寒門庶族”),這是跟當(dāng)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對講的一個社會階層。六朝門閥制度盛行,世族壟斷政權(quán),寒門士子很少有仕進升遷的機會。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標(biāo)榜,自然為世所不容了。鐘嶸《詩品》慨嘆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dāng)代”,是完全有根據(jù)的。他的詩里不時迸響著的那種近乎絕望的抗?fàn)幣c哀嘆之音,也不難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說過,同為詩人抗議人生的哀歌,此詩較之《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寫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詩也并非一瀉到底。起調(diào)的高亢,轉(zhuǎn)為中間的平和,再翻出結(jié)語的峭拔,照樣是有張有弛,波瀾頓挫。音節(jié)安排上由開首時七言長調(diào)為主,過渡到中間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繼以奇峰突出的兩個長句作收煞,其節(jié)奏的高下抗墜也正相應(yīng)于情感旋律的變化。所以兩首雜言體樂府仍有許多共同之處。再進一步,拿這兩首感憤言志之作,來同前面那些借思婦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較,風(fēng)格上又有不少異同。前詩婉曲達意,這里直抒胸臆;前詩節(jié)拍舒徐,這里律動緊促;前詩情辭華美,這里文氣樸拙——隨物賦形,各有勝境。不過無論哪一類題材,都能顯現(xiàn)出作者特有的那種奇思煥發(fā)、筆力健勁的色調(diào),這正是鮑照詩歌最能打動人心的所在。《南史》本傳用“遒麗”二字評論他的樂府創(chuàng)作,后來也以“俊逸”概括其詩風(fēng),其實“俊”和“麗”還只標(biāo)示出它的體貌,“逸”和“遒”才真正攝得它的神理。從鮑照的“俊逸”到的“飄逸”,是有著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的。

      賞析二

      南朝宋著名詩人鮑照的《擬行路難》詩共有十八首,這里所選的是其中的第十四首(以下簡稱《擬行路難》)。此詩寫一個出征在外的老兵,反映其遭遇,抒發(fā)其情感,從而揭露戰(zhàn)亂給平民百姓造成的沉重災(zāi)難。

      開頭兩句,直言老兵"少壯從軍",直至"白首"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此處,"白首"與"少壯"想對照;"不得還"與"從軍去"相對應(yīng)。這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的開頭兩句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說同,這兩首詩中的兩個老兵,都是年少時就從軍了。對此,《十五從軍征》直言"十五從軍征",《擬行路難》則明說"君不見少壯從軍去"。而且,二者均采用了對照與呼應(yīng)的表現(xiàn)手法。說異,一個老兵在年老時得以回家:"八十始得歸";而另一個老兵則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白首流離不得還"。但這異中也有同,也就是兩個老兵的命運都是凄慘的。

      正因為"少壯從軍","白首流離不得還",老兵對故鄉(xiāng)與親人的思念是刻骨銘心的。《擬行路難》從第三句開始對此作了集中的描繪。"故鄉(xiāng)"兩句,寫老兵日夜思念故鄉(xiāng)。詩人先以"窅窅"二字形容老兵的故鄉(xiāng)與老兵從軍所到之處相距遙遠,突出一個"遠"字;又以"日夜隔"三字突出一個"隔"字,一方面表明老兵與故鄉(xiāng)的離別時間之久,另一方面暗示老兵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時間之久;再以"河關(guān)"二字比喻路途阻隔,續(xù)寫一個"隔"字,突出一個"難"字;而"音塵斷絕"四字則寫足了老兵日思夜念故鄉(xiāng)的原因。這兩句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朔風(fēng)"四句,訴諸視覺、聽覺、觸覺,以意象組合來續(xù)寫其思念故鄉(xiāng)的愁情。"朔風(fēng)"與"白云",兩個意象分別訴諸觸覺與視覺,各以"蕭條"與"飛"加以描繪,以此襯托老兵的愁情,恰到好處。"胡笳"與"邊氣",兩個意象分別訴諸聽覺與觸覺。詩人以"哀急"狀寫"胡笳"之聲,當(dāng)是以哀景襯托哀情;以"寒"反映"邊氣",既實寫"邊氣"給人的肌體之寒,又映襯老兵思念故鄉(xiāng)卻"不得歸"的心頭之寒。唯其如此,老兵才感到無可奈何。詩中的"聽此愁人兮奈何",直接引用屈原詩句"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無虧"(《楚辭·九歌·大司命》)中的前一句,狀寫老兵的無奈,如同己出,不著痕跡。無奈之下,老兵只得"登山遠望",希望能借此排解心頭之愁,保留好自己的容顏,所謂"得留顏"。可"此情無計可消除",又豈是"登山遠望"所能解決的?這幾句,視線由天上轉(zhuǎn)至地上,內(nèi)容由寫景抒情轉(zhuǎn)為描寫人物的動作抒情,化無形為有形,從中可看出詩人運用寫作技法的嫻熟。

      "將死"兩句,由上文寫老兵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歸結(jié)為對妻子的懷戀。此處,寫老兵設(shè)想自己將死在"胡馬跡",也即他從軍所到之處,究竟將死于何種原因,并未明言,但讀者完全可以推斷出其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老死,一是戰(zhàn)死。一方面是老兵"將死胡馬跡",另一方面是他"能見妻子難",二者對比強烈。老兵對妻子的懷戀未隨時光的流逝而淡化,而是與日俱增。他推想自己將客死異鄉(xiāng),卻無法在死前與妻子再見上一面。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于是,詩的結(jié)句直抒胸臆:"男兒生世坎坷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綿憂":連綿不斷的憂愁。"摧抑":悲痛壓抑。老兵面對自己坎坷的生世無可奈何,只能將心頭無盡的邊愁鄉(xiāng)思化成長長的慨嘆!弦外之音:身處如此社會,遭遇無休止的戰(zhàn)亂,即便是熱血男兒又能怎樣?何況是"白首不得還"的老兵呢?悲哀之中分明蘊涵著老兵與詩人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

      不難看出,此詩主題思想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是一脈相承的,但其著眼點、寫法等,與《十五從軍征》相比,有不同之處。《十五從軍征》寫老兵,由"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寫起,著眼于他返鄉(xiāng)途中與到家后的情景,主要采用以哀景寫哀情的寫法,重在抒發(fā)其家破人亡、舉目無親的悲哀。而鮑照的《擬行路難》寫老兵,則著眼于他"少壯從軍",直至"白首"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運用多種寫法,通過意象組合,層層推進詩意,重在抒發(fā)其無法回故鄉(xiāng)與親人團聚的悲哀。兩首詩中的兩個老兵,都是少小從軍,其中,一個在年老時得以回家,而另一個在年老時則仍流離在外,但無論他們最終能否回家,其命運都是凄慘的,心中也都是極其悲哀的。所有這些,都是當(dāng)時的戰(zhàn)亂造成的,而戰(zhàn)亂又是由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一手挑起的。因而,描敘老兵的悲慘遭遇,抒發(fā)其真情實感,便有力地揭露了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因而,鮑照的這首《擬行路難》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一樣流傳至今,令人難忘。

      賞析三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這首“瀉水置平地”是鮑照《擬行路難》中的第四篇,抒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深感世路艱難激發(fā)起的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內(nèi)容與原題妙合無垠。

      詩歌起筆陡然,入手便寫水瀉地面,四方流淌的現(xiàn)象。既沒有波濤萬頃的壯闊場面,也不見澄靜如練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現(xiàn)象里,詩人卻頓悟出了與之相似相通的某種人生哲理。作者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這起首兩句,通過瀉水的尋常現(xiàn)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xiàn)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tài)描繪,造成了一種令人驚疑的氣勢。正如沈確士(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如此筆法,正好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于激憤不平而一瀉無余的悲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詩人轉(zhuǎn)向自己的心態(tài)剖白。他并沒有直面人間的不平去歌呼吶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錯位現(xiàn)象,并渴望借此從“行嘆復(fù)坐愁”的苦悶之中求得解脫。繼而又以“酌酒以自寬”來慰藉心態(tài)失去的平衡。然而,“舉杯銷愁愁更愁”,就連借以傾吐心中悲憤的《行路難》歌聲,也因“舉杯”如鯁在喉而“斷絕”了。這里詩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訴說自己的悲哀和苦悶,胸中郁積的塊壘,已無法借酒澆除,他便著筆于如何從悵惘中求得解脫,在煩憂中獲得寬慰了。這口吻,這筆調(diào),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濃重的愁苦悲憤的情感,這就造成了一種含蓄不露,蘊藉深厚的藝術(shù)效果。

      詩的結(jié)尾,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豈無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面對社會的黑暗,遭遇人間的不平,豈能無動于衷,無所感慨?應(yīng)當(dāng)說,此刻詩人心中的憤懣,已郁積成最大密度,似乎達到了隨時都可能爆炸的程度。不盡情渲瀉,不放聲歌唱,已不足以傾吐滿懷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下面出現(xiàn)的竟是一聲低沉的哀嘆:“吞聲躑躅不敢言!”到了嘴邊的呼喊,卻突然“吞聲”強忍,“躑躅”克制住了。社會政治的黑暗,殘酷無情的統(tǒng)治,窒息著人們的靈魂。不難想見,對于寒微士人的壓抑,已經(jīng)到了敢怒而不敢言,令人道路以目的地步!人們要呼不能呼,要喊不得喊,只能忍氣吞聲,默默地把憤怒和痛苦強咽到肚里,該是人間多么大的不幸呵!作者有著正確的感知,讀者亦有正確的感應(yīng)。這不幸從何而來,已盡在言外,全可理喻的了。所以,回顧前文,那“人生亦有命”的話題,也只能看作是詩人在忍氣吞氣,無可奈何之下的一句憤激之詞罷了。

      從讀者的審美心理角度來說,這首詩托物寓意,比興遙深,而又明白曉暢,使讀者心領(lǐng)神會,從而達到了啟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藝術(shù)境界。從作者的表達情感方式來說,全篇構(gòu)思迂曲婉轉(zhuǎn),蘊藉深厚。前人王船山(王夫之)曾評論此詩說:“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無限。”沈確士(沈德潛)曾說:“妙在不曾說破”。這都準確地指明了本詩的藝術(shù)特點。伴隨感情曲折婉轉(zhuǎn)的流露,五、七言詩句錯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韻腳由“流”、“愁”到“難”、“言”靈活的變換,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詩起伏跌宕的氣勢格調(diào)。鐘嶸《詩品》曾批評鮑照“不避危仄,頗傷清雅之調(diào)”,豈不知,這恰是鮑照詩作獨具藝術(shù)特色之所在。

      鮑照簡介

      南北朝·鮑照的簡介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的詩(24篇)

      猜你喜歡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jié)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fù)萬鏤,上刻秦女?dāng)y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帳里明燭前。

      外發(fā)龍鱗之丹彩,內(nèi)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羅幕。

      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采芳藿。

      春燕差池風(fēng)散梅,開幃對景弄禽爵。

      含歌攬?zhí)楹惚С睿松鷰讜r得為樂。

      寧作野中之雙鳧,不愿云間之別鶴。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

      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fù)更出。

      今我何時當(dāng)?shù)萌唬蝗ビ罍缛朦S泉。

      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數(shù)相就,床頭恒有沽酒錢。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舉頭四顧望,但見松柏荊棘郁樽樽。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惻愴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陽春妖冶二三月,從風(fēng)簸蕩落西家。

      西家思婦見悲惋,零淚沾衣?lián)嵝膰@。

      初送我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jié)回換。

      床席生塵明鏡垢,纖腰瘦削發(fā)蓬亂。

      人生不得恒稱悲,惆悵徙倚至夜半。

      銼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昔我與君始相值,爾時自謂可君意。

      結(jié)帶與我言,死生好惡不相置。

      今日見我顏色衰,意中索寞與先異。

      還君金釵瑇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

      盛年妖艷浮華輩,不久亦當(dāng)詣冢頭。

      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孤魂煢煢空隴間,獨魄徘徊遶墳基。

      但聞風(fēng)聲野鳥吟,憶平生盛年時。

      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dāng)縱意自熙怡。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fù)青著故莖。

      君不見亡靈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

      君當(dāng)見此起憂思,寧及得與時人爭。

      人生倐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

      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

      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

      胡為惆悵不得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今年陽初花滿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謝紛交轉(zhuǎn),我君邊戍獨稽沉。

      執(zhí)袂分別已三載,邇來寂淹無分音。

      朝悲慘慘遂成滴,暮思遶遶最傷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亂鬢不設(shè)簪。

      徒飛輕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復(fù)遺。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懷悲。

      春禽喈喈旦暮鳴,最傷君子憂思情。

      我初辭家從軍僑,榮志溢氣干云霄。

      流浪漸冉經(jīng)三齡,忽有白發(fā)素髭生。

      今暮臨水拔已盡,明日對鏡復(fù)已盈。

      但恐羈死為鬼客,客思寄滅生空精。

      每懷舊鄉(xiāng)野,念我舊人多悲聲。

      忽見過客問何我,寧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鄉(xiāng),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離邑已萬里,今方羈役去遠征。

      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亦云悲朝泣閑房,又聞暮思淚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悅,蓬鬢衰顏不復(fù)妝。

      見此令人有余悲,當(dāng)愿君懷不暫忘。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xiāng)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guān)。

      朔風(fēng)蕭條白云飛,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

      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

      君不見柏梁臺,今日丘墟生草萊。

      君不見阿房宮,寒云澤雉棲其中。

      歌妓舞女今誰在,高墳壘壘滿山隅。

      長袖紛紛徒競世,非我昔時千金軀。

      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

      君不見冰上霜,表里陰且寒。

      雖蒙朝日照,信得幾時安。

      民生故如此,誰令摧折強相看。

      年去年來自如削,白發(fā)零落不勝冠。

      君不見春鳥初至?xí)r,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fēng)蕭索一旦至,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令我愁思怨恨多。

      諸君莫嘆貧,富貴不由人。

      丈夫四十強而仕,余當(dāng)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會應(yīng)蘇息遇陽春。

      對酒敘長篇,窮途運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醞滿,莫惜床頭百個錢。

      直得優(yōu)游卒一歲,何勞辛苦事百年。


      懷澠池寄子瞻兄

      宋代蘇轍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


      還舊居

      魏晉陶淵明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

      今日始復(fù)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

      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fù)遺,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

      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獨醒賦

      宋代劉過

      有貴介公子,生王謝家,冰玉其身,委身糟丘,度越醉鄉(xiāng)。一日,謂劉子曰:“曲蘗之盛,棄土相似,釀海為酒。他人視之,以為酒耳。吾門如市,吾心如水。獨不見吾廳事之南,豈亦吾之胸次哉?矮屋數(shù)間,琴書罷陳。日出內(nèi)其有余閑,散疲苶于一伸。摩挲手植之竹,枝葉蔚然其色青。此非管庫之主人乎?其實超眾人而獨醒。”

      劉子曰:“公子不飲,何有于醉?醉猶不知,醒為何謂?若我者,蓋嘗從事于此矣。少而桑蓬,有志四方。東上會稽,南窺衡湘,西登岷峨之顛,北游爛漫乎荊襄。悠悠風(fēng)塵,隨舉子以自鳴。上皇帝之書,客諸侯之門。發(fā)《鴻寶》之秘藏,瑰乎雄辭而偉文。得不逾于一言,放之如萬馬之駿奔。半生江湖,流落齟齬。追前修兮不逮,途益遠而日暮。始寄于酒以自適,終能酕醄而涉其趣。操卮執(zhí)瓢,拍浮酒船。痛飲而談《離騷》,白眼仰臥而看天。雖然,此特其大凡爾。有時墜車,眼花落井。顛倒乎衣裳,弁峨側(cè)而不整。每事盡廢,違昏而莫省。人猶曰:‘是其酩酊者然也。’至于起舞捋須,不遜罵坐,芥視天下之士;以二豪為螟蛉與蜾贏,兆謗稔怒,或賈奇禍,矧又欲多酌我耶?今者不然,我非故吾。覺非其未遠,掃習(xí)氣于一除。厭飲杯酒,與瓶罌而日疏。清明宛在其躬,泰宇定而室虛。臂猶醯酸出雞,蓮生于泥;糞壤積而菌芝,疾驅(qū)于通道大都而去其蒺藜。當(dāng)如是也,豈不甚奇矣哉!夫以易為樂者由于險,以常為樂者本于變,是故汩沒于墾非者,始知真是;出人于善惡者,始認真善。今公子富貴出于襁褓,詩書起于門閥,頡頏六館,世襲科甲,游戲官箴,嚴以自律。所謂不颣之珠、無瑕之璧,又何用判醒醉于二物?”

      公子聞而笑曰:“夫無倫者醉之語,有味者醒之說。先生舌雖瀾翻而言有條理,胸次磊落而論不訛雜。子固以我為未知醒之境界,我亦以子為強為醉之分別。”

      于是取酒對酌,清夜深沉,撥活火兮再紅,燭花燦兮熒熒。淡乎相對而忘言,不知其孰為醉而孰為醒。


      胡笳十八拍

      兩漢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jié)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dāng)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fēng)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yōu)槲顿馔鞫粑仪椤\惫男鈴囊惯_明,胡風(fēng)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晉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xiāng)土,稟氣合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zāi)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青。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fēng)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zhuǎn)愁。

      天無涯兮地?zé)o邊,我心愁兮亦復(fù)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dāng)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zhàn)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fēng)夜夜吹邊月。故鄉(xiāng)隔兮音生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食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dāng)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憋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fēng)應(yīng)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diào)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zhí)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jié)調(diào)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zhuǎn)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xiāng),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guān)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干,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fēng)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余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fēng),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yīng)不容!


      竹枝詞九首·其七

      唐代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人言 一作:此中)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怨詩楚調(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

      魏晉陶淵明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結(jié)發(fā)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風(fēng)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

      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

      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煙。

      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邁陂塘·題其年填詞圖

      清代朱彝尊

      擅詞場、飛揚跋扈,前身可是青兕?風(fēng)煙一壑家陽羨,最好竹山響里。摧硯幾,坐罨畫溪陰,裊裊珠藤翠。人生快意,但紫筍烹泉,銀箏侑酒,此外總閑事。

      空中語。想出空中姝麗,圖來菱角雙髻。樂章琴趣三千調(diào),作者古今能幾。團扇底。也直得、尊前記曲呼娘子。旗亭藥市,聽江北江南,歌塵到處,柳下井華水。


      東欄梨花

      宋代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破窯賦

      宋代呂蒙正

      版本一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于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圣,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于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fā)竟然不中;才疏學(xué)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fēng)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婦。蛟龍未遇,潛水于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fēng)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饑,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職于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zhí)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焉。

      版本二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谷金銀。家有寶,孝子賢孫。國有寶,正直忠良。合天道,則天府鑒臨。合地道,則地府消愆。合人道,則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禍去福來。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物興。父子和,而家有濟。夫婦和,而義不分。

      時勢不可盡倚,貧窮不可盡欺,世事翻來覆去,須當(dāng)周而復(fù)始。

      余者,居洛陽之時,朝投僧寺,夜宿破窯。布衣不能遮其體,饘粥不能充其饑。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書,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思衣則有綺羅千箱,思食則有百味珍饈,有撻百僚之杖,有斬佞臣之劍,出則壯士執(zhí)鞭,入則佳人扶袂,廩有余粟,庫有余財,人皆言余之貴也,余曰:非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蛟龍未遇,暫居云霧之間。君子失時,屈守小人之下。命運未通,被愚人之輕棄。時運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貧君子,自怨骨格風(fēng)流。乍富小人,不脫俗人體態(tài)。生平結(jié)交惟結(jié)心,莫論富貴貧賤。深得千金,而不為貴,得人一語,而勝千金。吾皆悼追無恨人,富貴須當(dāng)長保守,

      蘇秦未遇,歸家時,父母憎,兄弟惡,嫂不下璣,妻不愿炊,然衣錦歸故里,馬壯人強,螢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戶迎,妻嫂下階傾己顧,蘇秦本是舊蘇秦,昔日何陳今何親。自家骨肉尚如此,何況區(qū)區(qū)陌路人,抑猶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陳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釣于渭水。顏回命短,豈是兇暴之徒。盜柘年長,自非賢良之輩。帝堯天圣,卻養(yǎng)不肖之男。瞽叟頑囂,反生大孝之子。甘羅十二為宰相,買臣五十作公卿。晏嬰身長五尺,封為齊國宰相。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未遇之時,口無一日甕飧,及至興通,身受齊王將印,嚇燕取趙,統(tǒng)百萬雄兵,一旦時休,卒于陰人之毒手。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安邦之志,一世無遇。

      上古圣賢,不掌陰陽之?dāng)?shù)。今日儒士,豈離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貧賤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貧賤,而后有富貴。有小壯,而后有老衰。人能學(xué)積善,家有余慶。青春美女,反招愚獨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婦。五男二女,老來一身全無。萬貫千金,死后離鄉(xiāng)別井。才疏學(xué)淺,少年及第登科。滿腹文章,到老終身不第。或富貴,或貧賤,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時,則日月無光。地不得時,則草木不生。水不得時,則波浪不靜。人不得時,則命運不通。若無根本八字,豈能為卿為相。一生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靈。雄雞有翼,飛不及鴉。馬有千里之馳,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計,無運不能自達。

      吾敬為此勸世文也。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