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艷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
文廷式
文廷式(1856~1904),近代詞人、學者、維新派思想家。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號云閣(亦作蕓閣),別號純常子、羅霄山人、薌德。江西萍鄉人。出生于廣東潮州,少長嶺南,為陳澧入室弟子。光緒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變后出走日本。1904年逝世于萍鄉。
熊東遨
熊東遨, 又名周夢熊,字日初,號楚愚, 1949年生,湖南寧鄉人?!吨腥A詩詞》編委,湖南詩詞協會副會長。著有《詩詞曲聯入門》、《詩詞醫案拾例》、《畫眉深淺》、《我選百家詩詞漫評》等二十余種。
陳仁德
陳仁德,筆名虞廷。古典詩人,現代作家。目前,陳仁德是中華詩詞學會理事、重慶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重慶市楹聯學會副會長,曾任《三峽都市報》、《重慶商報》、《重慶青年報》、《肝博士》等多家報刊的記者、編輯、主編職務。
伯昏子
伯昏子,本名眭(suī)謙,男,1966年10月生,詩人,字卬菭,號由枿齋主人,江蘇鎮江人。作品有《由枿齋吟稿》、譯詩《莪默絕句集譯箋》(“魯拜集”)等。2005年,與錢之江(莼客)、段小松(噓堂)、秦鴻(軍持)等出版詩詞合集《春冰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與檀作文、徐晉如(胡馬)、曾少立(Lizi)、高松(殊同)、陳驥(披云)在北京成立甘棠古典研習社,印行詩詞合集《甘棠集》。
趙熙
趙熙(1867——1948),字堯生、號香宋,四川榮縣人。蜀中五老七賢之一,世稱“晚清第一詞人”。他“工詩,善書,間亦作畫。詩篇援筆立就,風調冠絕一時。偶撰戲詞,傳播婦孺之口”,蜀傳有“家有趙翁書,斯人才不俗”之諺。光緒十八年(25歲)高中進士,殿試列二等,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應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國史館編修,轉官監察御史。
陳毅
陳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新四軍老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文革期間,與四人幫斗爭,被誣陷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莊。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
太學諸生
梁叔子(1869—1950),名正麟,署叔子,以叔子聞于士林。四川長寧縣人。叔子為季子胞兄,詩名最著,而遍搜蜀中,竟不得其詩集。曾序季子《萱澤堂詩存》,知其家貧,“三十歲后四方饑走”。清拔貢。輾轉于滇桂謀生,曾為云南建水縣令,因忤上官落職。后回川,司四川鹽運使。入民后,任國大代表,又任縣參議長。
程濱
程濱,字子潯,號矯庵先生。當代著名青年詩人。1978年1月22日生于天津,祖籍山東郯城。2000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師從葉嘉瑩先生,研習古典文學,掌握了瀕于失傳的詩詞吟誦,深受葉先生器重。詩詞佳作頗豐,收入《矯庵集》。曾應電視劇新版《紅樓夢》劇組之邀,為演員講解紅樓詩詞?!额佌媲洹穭〗M也曾邀其為之指導,并錄制片頭詩詞吟誦?,F為天津市南開中學語文學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