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白海棠”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半卷湘妃竹簾何半掩著的門往外看,啊,白海棠,你高潔白凈,該是碾冰為土以玉為盆來栽培你。
你偷來梨花花蕊的三分潔白,又借得傲雪梅花的一縷香魂。
你像月宮中仙女縫制的白色舞衣,又如閨中少女秋日里心含怨苦,在抹拭著眼淚。。
嬌羞怯怯默默無言衷腸無處訴,我倦倦倚在西風窗下不覺天色已黑。
注釋
“半卷”句:這句說看花人。“半卷”、“半掩”與末聯花的嬌羞倦態相呼應。湘簾,湘竹制成的門簾。
“偷來”二句:意即白凈如同梨花,風韻可比梅花,但說得巧妙別致。宋代盧梅坡《雪梅》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又曹雪芹之祖曹寅有“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線香”的詩句,可能都為這一聯所借鑒。
“月窟(kū)”二句:謂白海棠如月中仙子穿著自己縫制的素衣,又如閨中少女秋日里心含怨苦,在抹拭著眼淚。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縞袂(mèi),指白絹做成的衣服。蘇軾曾用“縞袂”喻花,有《梅花》詩說:“月黑林間逢縞袂。”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為“縫”亦甚巧妙。袂,衣袖,亦指代衣服。
“詠白海棠”鑒賞
賞析
這是小說人物林黛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首聯交待了海棠花生長的環境;頷聯寫海棠花的白與潔;頸聯繼續寫白海棠的高潔白凈;尾聯寫相思之情,與首句遙相呼應。林黛玉借詠頌白海棠,寫出了一個熱戀中的少女的心聲。全詩采用了比喻、象征、擬人、設問、神話傳說和直抒胸臆等多種表現手法,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風流別致。
林黛玉這首《詠白海棠》與薛寶釵淡而不露的風格不同,此詩淡化了現實的外部環境,突出了詩人的主體形象,寫出了一個熱戀中的少女的心聲。首聯交待了海棠花生長的環境。首句寫看花人。“半卷湘簾半掩門”,看花人與花保持著一段距離,這就為下文寫看花人的想象提供了條件。看花人從房內望去,看到白海棠,得到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白海棠的高潔白凈,由此想象到,栽培它的該不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碾冰為土玉為盆”,從側面烘染白海棠的冰清玉潔,想象別致。無怪乎此句一出,寶玉便先喝起彩來:“從何處想來!”
頷聯直寫白海棠,寫來對仗嚴謹,而又天然工巧。最難得的是它不是蒼白地寫白海棠的白凈,而是說它白凈如梨蕊,這就在白凈的顏色上突出了其高貴品格,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寫出其有梅的精魂與風韻。“偷來”、“借得”的說法,更增添了詩句的巧妙別致。在林黛玉筆下,白海棠絕沒有世俗的污濁,卻有梨蕊的高潔、梅花的傲骨。白海棠的這種精神品格,其實就是具有詩人氣質的林黛玉的思想性格的體現。眾人看了,感受到的當然是“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
頸聯則緊承上聯,以比喻筆法繼續寫白海棠的高潔白凈。以月宮仙女縫制的白色舞衣作比喻,形容它的素白,而且形象地描繪了它的美好形態。“秋閨怨女拭啼痕”,同是比喻,感情卻有變化。秋天蕭瑟,又是深閨怨女,并且在“拭啼痕”,雖仍寫海棠的高潔白凈,帶有愁戚傷感的感情色彩。這當然又是林黛玉的“別一樣心腸”,寫來只是“不脫落自己”(脂評),是林黛玉乖僻孤傲、多愁善感性格的流露。
尾聯,筆墨重又回到寫看花人,寫來情景交融,嬌羞默默。倦倚西風、欲訴衷腸的既可是花,也可是人,看花人與白海棠完全融為一體。不過重點應落在看花人身上。林黛玉是在托物抒情。從章法上說,“嬌羞默默”、“倦倚西風”,與首句的“半卷湘簾半掩門”相呼應,照應開頭,結束全篇,結構完整。從內容上看,它又是上兩句感情的必然發展。它從形神兩方面寫出看花人亦即林黛玉的內心世界,把她寄人籬下、無處傾吐衷腸的感傷情緒刻畫得極為深刻。由于林黛玉緊緊把握住了看花人與花的感情聯系,詩中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意與景渾,白海棠的形象成了林黛玉自身的象征。
林黛玉的這首詩不僅是風流別致的,亦是含蓄渾厚的,只不過白海棠形象的內涵是林黛玉鄙棄世俗、純潔堅貞、乖僻孤傲的性格。這一點寶玉看到了,所以他對“瀟湘妃子當居第二,含蓄深厚,終讓蘅稿”的評論不服,提出“蘅瀟二首還要斟酌”。其實,李紈、探春也是感受到了瀟湘妃子詩內所含的意趣的,只是評價標準不一,她們只能推崇薛寶釵詩中那端莊穩重的形象和那種欲報皇恩、候選才人而又故作淡雅的含蓄渾厚,而不欣賞林黛玉的這樣“風流別致”。這也是所謂的“道不同,不相謀”罷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詩出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是賈探春發起的海棠詩會的作品,由賈探春、薛寶釵、賈寶玉和林黛玉完成四首作品,其中這首詩是由林黛玉所作。海棠詩會這一時間看起來還是大觀園的“太平盛世”,但正統與異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間的生死相爭,已經連續發生。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年輕一代,在這座實際是危機四伏的“樂園”里,賞花飲酒,而衰亡的預感,也正在侵襲著他們的享樂生活。
曹雪芹簡介
清代·曹雪芹的簡介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后以堅韌不拔之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曹雪芹的詩(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