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遇洛陽李主簿”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建造的居舍臨近古渡口,臥躺也能看見奔流的淮水。
窗里的人將漸漸老去,門前的樹木正衰落逢秋。
寒山上一只孤雁飛過,暮雨中遠方飄來一葉小舟。
傍晚時遇到我這個歸客,怎能夠忘記舊日同游。
注釋
淮上:淮上,淮水邊,今江蘇淮陰一帶。李主簿:即李瀚,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 拜洛陽縣主簿。主簿:官名,掌文案。
結茅:筑廬,建居舍。
古渡:古渡口,西澗有渡口。
人:作者自指。
遠來舟:指李主簿來訪。
舊游:舊日的交游,指作者昔日在洛陽時與李主簿的交游。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鑒賞
賞析
首聯寫李主簿隱居的環境。他結茅隱居于淮水邊的古渡口,可以臥看淮水奔流。環境雖然清幽,但從古渡口的廢棄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復返,已暗含下聯時不我待、人將衰老的感慨,韋詩運筆的精致細膩,于此可見一斑。
頷聯為傳誦千古的警句,人與樹相互映襯。意思是:樹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將老之人,面對著門前已衰之樹,聯想歲月流逝,壯志蹉跎,人何以堪?這兩句不僅頗為傳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頹的形象與凄涼的心境,而且寄寓著詩人自己悵然若失的情懷,蘊含極其豐富。
頸聯寫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見到的景象。表面上,這兩句似乎是隨手拈來,漫不經心;實際上,是賦比結合,寓意深刻?!昂健鼻猩钋锛竟?,“獨過雁”比況李主薄孤獨、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應上聯之人老樹耿,又關合下聯之日夕逢歸,“遠來舟”牽引出下聯的“逢歸客”。真可謂細針密線、情景交融。尾聯仍從李主簿這邊落筆,不說詩人遇上李主簿,而說李主簿在傍晚時遇上了一位北歸的客人,依然不舍舊情,仍然熱情接待。詩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會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詩外,需想象品味。
通觀全篇,詩人純從客位去描繪抒寫,詩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與感受,而將詩人主觀的感受融化在客體之中。如此寫來,別有情韻。
創作背景
韋應物于公元773年(唐大歷八年)秋冬之間,曾南下江淮,準備到廣陵(今江蘇揚州)謀事。在廣陵盤桓了八、九個月,一事無成,于公元774年(大歷九年)秋天,懷著悵然若失的心情北歸,在淮水邊上偶遇過去在洛陽時的同僚李主簿,寫下了這首五律名篇。 ?
韋應物簡介
唐代·韋應物的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韋應物的詩(11篇)〕猜你喜歡
綠頭鴨 和馬九皋使君湖上即事
別來時。綠箋猶寄相思。自當年、黃州人去,不煩朱粉重施。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奩空、影淡芳姿。蝶抱愁香,鶯吟怨曲,殘紅一片洗胭脂。更誰汲、香泉菊井。寂寞水仙祠。西泠*、苔衣生滿,懶曳筇枝。尚依依、月移疏影,黃昏翠羽□差。問丹砂、石涵墜井,尋古寺、金匾題詩。歲晚江空,童饑鶴瘦,匆匆舍此欲何之。且重和,四時漁唱,象管寫烏絲。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鬧竿兒。
絕命辭
玄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
矰若浮猋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
發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蘭,心結愲兮傷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痛入天兮鳴謼,冤際絕兮誰語?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風為我唫,浮云為我陰。
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兮世我思。
述懷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
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
朝廷愍生還,親故傷老丑。
涕淚受拾遺,流離主恩厚;
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
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
嵚岑猛虎場,郁結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
沉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
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
重贈盧諶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
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讎?
中夜撫枕嘆,想與數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云圣達節,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
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