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韋應物的詩 > 賦得暮雨送李胄

      賦得暮雨送李胄

      [唐代]: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賦得暮雨送李胄”譯文及注釋

      譯文

      楚江籠罩在細細微雨里,建業城正敲響暮鐘之時。

      雨絲繁密船帆顯得沉重,天色錯暗鳥兒飛得遲緩。

      長江流入海門深遠不見,江邊樹木飽含雨滴潤滋。

      送別老朋友我情深無限,沾襟淚水像江面的雨絲。

      注釋

      楚江:長江三峽以下至濡須口一段,古屬楚國,稱楚江。

      海門:長江入海處,在今江蘇省海門市。

      建業:今南京市。

      散絲:細雨,這里喻指流淚。

      浦樹:水邊的樹。

      含滋:濕潤,帶著水汽。

      “賦得暮雨送李胄”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與韋應物的關系,似已無考;從此詩看,想必兩人的交誼頗深。詩中的“楚江”、“建業”,是送別之地。長江自三峽以下至濡須口(在今安徽省境內),古屬楚地,所以叫楚江。建業,原名秣陵,三國時吳主孫權遷都于此,改稱建業,舊城在今南京市南。

      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雖是微雨,卻下得密,以致船帆漲飽了,鳥飛緩慢了。首聯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二、三兩聯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境地極為開闊,極為邈遠。末聯寫離愁無限,潸然淚下。全詩一脈貫通,前后呼應,渾然一體。雖是送別,卻重在寫景,全詩緊扣“暮雨”和“送”字著墨。

      首聯“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起句點“雨”,次句點“暮”,直切詩題中的“暮雨”二字。“暮鐘時”,即傍晚時分,當時佛寺中早晚都以鐘鼓報時,所謂“暮鼓晨鐘”。以楚江點“雨”,表明詩人正佇立江邊,這就暗切了題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顯示了雨絲纏身之狀,又描繪了一個細雨籠罩的壓抑場面。這樣,后面的帆重、鳥遲這類現象始可出現。這一聯,淡淡幾筆,便把詩人臨江送別的形象勾勒了出來,同時,為二、三聯畫面的出現,涂上一層灰暗的底色。

      下面詩人繼續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細雨濕帆,帆濕而重;飛鳥入雨,振翅不速。雖是寫景,但“遲”、“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遠”又著意渲染了一種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詩,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畫面。從景物狀態看,有動,有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帆來鳥去為動,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海門、浦樹為靜,但海門似有波濤奔流,浦樹可見水霧繚繞,這又顯出相對的動來。從畫面設置看,帆行江上,鳥飛空中,顯其廣闊;海門深,浦樹遠,顯其邃邈。整個畫面富有立體感,而且無不籠罩在煙雨薄暮之中,無不染上離愁別緒。

      景的設置,總是以情為轉移的,所謂“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吳喬《圍爐詩話》)。詩人總是選取對自己有獨特感受的景物入詩。在這首詩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煙雨,固然是詩人著力渲染的,以求與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來襯托暮雨的景物,也無不寄寓著詩人的匠心,掛牽著詩人的情思。海門是長江的入海處。南京臨江不臨海,離海門有遙遙之距,海門“不見”,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詩?此處并非實指,而是暗示李曹的東去,就視覺范圍而言,即指東邊很遠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詩人極目而視,神縈魂牽。

      然而人去帆遠,暮色蒼蒼,目不能及;但見江岸之樹,棲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無疑這海門、浦樹蘊含著詩人悵惘凄戚的感情。詩中不寫離舟而寫來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是以離帆入詩的,寫出了行人遠去的過程,表達了詩人戀戀不舍的感情。此詩只寫來帆,則暗示離舟已從視線中消失,而詩人仍久留不歸,同時又以來帆的形象來襯托去帆的形象,而對來帆的關注,也就是對去帆的遙念。其間的離情別緒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濕行遲的去鳥,不也是遠去行人的寫照嗎?

      經過鋪寫渲染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樹,連同詩人的情懷,交織起來,形成了濃重的陰沉壓抑的氛圍。置身其間的詩人,情動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腸斷的鐘聲傳入耳鼓,撞擊心弦。此時,詩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淚下,離愁別緒噴涌而出:“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隨著情感的迸發,尾聯一改含蓄之風,直抒胸臆;又在結句用一個“比”字,把別淚和散絲交融在一起。“散絲”,即雨絲,晉張協《雜詩》有“密雨如散絲”句。這一結,使得情和景“妙合無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齋詩話》),既增強了情的形象性,又進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從結構上說,以“微雨”起,用“散絲”結,前后呼應;全詩四聯,一脈貫通,渾然一體。

      韋應物簡介

      唐代·韋應物的簡介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韋應物的詩(11篇)

      猜你喜歡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唐代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任 一作:待)


      謁金門·五月雨

      明代陳子龍

      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

      費得爐煙無數,只有輕寒難度。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掛可駭

      宋代范成大

      隤云曖前驅,連鼓訌后殿。

      骎骎失高丘,擾擾暗古縣。

      白龍起幽蟄,黑霧佐神變。

      盆傾耳雙聵,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飽,櫓潤鳴更健。

      圓漪暈雨點,濺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鴛,飐閃亂饑燕。

      麥老枕水臥,秧稚與風戰。

      牛蹊岌城沉,蟻隧洶瓴建。

      水車競施行,歲事敢休宴。

      咿啞嘯簧鳴,轣轆連鎖轉。

      駢頭立婦子,列舍望宗伴。

      東枯駭西潰,寸涸驚尺淀。

      嗟余豈能賢,與彼亦何辨?

      扁舟風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憂稼穡,但解加餐飯。

      遙憐老農苦,敢厭游子倦?


      集靈臺·其二

      唐代張祜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金谷園

      唐代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涼思

      唐代李商隱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河傳·秋雨

      五代閻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梅雨

      唐代柳宗元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


      韓碑

      唐代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

      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賊斫不死神扶持。

      腰懸相印作都統,陰風慘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入蔡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系于職司。

      當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

      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圣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鰲蟠以螭。

      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

      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

      嗚呼圣王及圣相,相與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愿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jjzz亚洲亚洲女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