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元好問的詩 > 雁門道中書所見

      雁門道中書所見

      [金朝]:元好問

      金城留旬浹,兀兀醉歌舞。

      出門覽民風,慘慘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營幕來,天明但平土。

      調度急星火,逋負迫捶楚。

      網羅方高懸,樂國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擇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聞,感諷復何補?

      單衣者誰子?販糴就南府。

      傾身營一飽,豈樂遠服賈?

      盤盤雁門道,雪澗深以阻。

      半嶺逢驅車,人牛一何苦!


      “雁門道中書所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在金城停留了十天,城里照舊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

      出金城城門一看人民的生活,凄慘得使人滿懷愁苦。

      去年夏秋兩季是大旱,七月才吐出一點禾穗。

      自從蒙古軍開來,一夜工夫就村舍變廢墟,農田成荒土。

      官府征兵急如星火,追逼租稅嚴刑鞭打。

      野蠻的統(tǒng)治殘酷的法令正像網羅高懸,安樂的地方果真在哪里?

      蠶食禾苗的害蟲無數,擇肉而食的吃人野獸也不只是老虎。

      呼天天不應,用詩歌諷刺時政去感化諷喻統(tǒng)治者又有什么用?

      衣著單薄的那些人,為買糧去遠走南路諸府。

      盡一身力量只謀求一飽,難道是樂意去遠道做商販?

      雁門道路彎彎曲曲,雪掩澗深又險又阻。

      路上遇到那趕著牛車往外地買糧的人,人和牛在雁門山嶺深雪中艱難行走是多么的辛苦!

      注釋

      雁門:山名,又名句注山、陘(xíng)嶺、西陘嶺,在今山西代縣北,形勢險要。唐代時于山上設置雁門關,后為歷代兵家之要地。

      金城:應州屬縣,在今山西應縣。旬浹(jiā):整十天。浹,本為遍、透之意。古以干支記日,自甲日至癸日共十日,周而復始,因而稱一旬為“浹日”,又稱“浹旬”。

      兀(wù)兀:昏昏沉沉的樣子。

      出門:出金城城門。民風:民間習俗,人民的生活情況。

      黍(shǔ)穟(suì):谷穗。穟,通“穗”,禾科植物聚生的花實。

      一昔:一夜。昔,通“夕”。營幕:軍隊的帳篷。這里指張柔等率領的侵宋蒙古兵。蒙古太宗窩闊臺十二年(1240)秋,下令攻宋。張柔等率兵越雁門關南下,沿途虜掠,并肆意踐踏農田,以致該年顆粒無收。

      但:只,僅。

      調度:征調賦稅。急星火:急于星火,比星火還緊急。

      逋(bū)負:拖欠賦稅。捶楚:用木杖或木板打,指杖刑。

      網羅:本指捕魚和捕鳥的工具。這里用來比喻捆縛壓迫人民的各種制度。

      樂國:意同樂土,安樂的地方。果:副詞,究竟。此句化用《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愛得我直。”

      百螣(tè):形容食禾苗的害蟲種類眾多。螣,同“蟘(tè)”,食苗葉的害蟲。這里用來比喻殘害人民的蒙古統(tǒng)治者。

      擇肉:擇人而食。擇,擇取,掠取。

      感諷:用詩歌諷刺時政,希望以之感動統(tǒng)治者,稱為感諷。何補:無補于事。

      誰子:就是誰的意思。子,尾詞。

      販糴(dí):販賣糧食。糴,買進糧食,與“糶(tiào)”相對。就:前往,去到。南府:指雁門南方的州府,如太原等。

      傾身:竭盡全身力氣。營:謀求。

      服賈(gǔ):從事商業(yè)買賣。

      盤盤:曲折回環(huán)的樣子。

      以:連詞,同“而”。阻:險阻。

      逢驅車:指遇到那些趕著牛車往外地買糧的人。

      一何:多么,何等。

      “雁門道中書所見”鑒賞

      賞析

      該詩記述了詩人雁門途中所見,寫出元朝統(tǒng)治下,兵役繁急,剝削慘重,官吏貪殘,法令嚴酷,北方人民呼天不應,走投無路的苦難生活,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和對統(tǒng)治者的憎恨。全詩描寫具體,語言蒼勁,有高度的真實性和概括力。

      開篇四句,入手擒題,籠蓋全篇。詩人在金城,被朋友款待,沉醉在歡歌樂舞之中,出門體察人民的生活狀況,心中陡起無限的哀傷。“金城”交代地點,緊扣詩題“雁門”,“出門覽民風”,交代事由,緊扣詩題“所見”。“慘慘愁肺腑”,則寫出了詩人心緒,定下了全詩基調。“兀兀醉歌舞”與“慘慘愁肺腑”相對照,以有錢人的奢侈享樂與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與老杜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著同樣的用意。

      “去年”以下八句,寫詩人“所思”。“出門覽民風”以下,似應寫詩人出門所見,但詩人在此卻宕開一筆,通過翩翩思緒來回溯去年以來人民的慘愁景象。先寫兵禍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無盡災難。“去年夏秋旱”,旱象連連,愁情綿綿;“七月黍穗吐”,秋禾吐穗,希望頓生;“一昔營幕來,天明但平土。”一夕之間,被連營軍隊,踏成平地,希望又成灰。在曲折跌宕中把人民飽受的戰(zhàn)亂之苦表現了出來。再寫嚴酷的賦稅對人民的掠奪。以“急星火”狀“調度”,寫出了賦稅催交的急迫;以“捶楚”來示“逋負”的后果,寫出了催交賦稅手段的殘酷。豐收在望的莊稼已被“營幕”踏成平土,農民們顆粒無收,而“調度”之急,依然如故,“逋負”即受“捶楚”,殘暴的統(tǒng)治確像“網羅方高懸”。即使想要“逝將去汝,適彼樂土。”但“樂國果何所?”用“網羅”比喻殘害、掠奪人民的反動統(tǒng)治,見出其無所不在;用“果何所”說明“樂國”的虛幻,表現了人民無路可走,無處逃生的慘絕境況。

      “食禾”四句,寫詩人“所慨”。該四句是詩人對“去年夏秋旱”之后,人民所遭慘禍的根源所在經過理性思考后向統(tǒng)治者發(fā)出的義憤填膺的控訴與抨擊。食人民禾的有百千害蟲,吃人民肉的不止一只老虎。“有百螣”“非一虎”,寫出了殘害人民的禍害之多,“食禾”“擇肉”寫出了殘害之烈、之酷。禾未秀即“食”,“肉”已無還“擇”,其貪婪、殘暴,令人發(fā)指。“食禾”之“螣”、“擇肉”之“虎”的像中之意,透過詩人刻畫,端倪已現,詩人把抨擊的矛頭,直指暴政黷武的蒙古統(tǒng)治者。人間“螣”“虎”為害,樂國無所,而天也在裝聾作啞,不聞不問。“呼天天不聞”,把詩人的極度憤慨和人民呼告無門、愁絕無助的悲慘境遇表現的凄切生動。叫地不靈,呼天不應,一篇感慨諷喻的詩篇,又于事何補。詩人只有徒喚奈何,感嘆自己無力救民了。

      “單衣者誰子”遙承“覽民風”,“書”“雁門道中”“所見”之事。一般說,詩歌的人物描寫,往往是“取其一點,不及其余”,求其神而不襲其貌,甚至是一個側面,一個鏡頭,或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就可以了。此處“單衣”,即是如此。雖未見人物形體、外貌,以及其他方面,但透過“單衣”的“剪影”,想到了人物為生計奔波的勞碌的面容,看到了人物貧困的處境。時屆秋冬,遠行人還穿單衣,生活之貧困宛然若見。“販糴就南府”,寫人物的行動。家無糧,不去販糴又何以活命。“就南府”,從側面證實了雁門一帶的顆粒無收,人民的生計無著,無奈中只有向“南府”販糴了。“傾身”兩句寫事因。“傾身”狀其用力之大,“遠”寫其行程之遙,行人不顧路遠而傾身前行的原因,只是為了“營一飽”。“營一飽”與“傾身”“遠”相襯,表現了人物為饑寒所迫,而不得不遠行的苦痛。“盤盤”二句寫山道難行。“盤盤”已寫出了山道的曲折回旋,再加上“雪”積、“澗深”,更見出了山路的險陡難行。結尾兩句,在路彎彎、雪皚皚的背景上,推出了一個特寫鏡頭:半山中,一輛破車,人拖、牛拽,不勝苦累。面對此景,詩人喊出了心中的郁積:“人牛一何苦?”險峻的山道與半嶺驅車的意象對舉,顯示了與老杜的“不為貧困寧如此”相近的意蘊,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的深切的同情。此段詩人極寫行人衣著之單薄,行程之遙遠,道路之險阻,與“食禾有百媵,擇肉非一虎”在詩意上遙相對應,寫出了人民鋌而歷險的原因,揭示了“苛政猛于虎”的主旨。

      在藝術上,該詩一是采用了以賦為主,兼用比興的手法。詩人在雁門道中的所思、所慨、所見,全用動態(tài)的詩法敘述出來,語言樸實,詩意淳厚。同時也用了比興手法。“調度急星火”,“網羅方高懸”,“食禾有百騰,擇肉非一虎”就是用的比興手法:二是時空交織,詩境開闊。詩把無限的時空中發(fā)生的事都和在雁門道中所見的事交織在一起,織得天衣無縫。詩人在雁門道上只看到一個單衣青年在大雪茫茫、山路崎嶇的半嶺趕著牛車南下販糴,卻在這個背景上攝入了去年夏秋大旱的天災,又攝入了七月禾苗吐穗時又被元軍在一夜間踏成平土的兵禍,“去年”,今日,時空不斷拉長;詩不僅寫了雁門道中“人牛一何苦”的慘象,而且還攝入了“調度急星火”,寫了處處“羅網方高懸”,處處無“樂國”,空間不斷擴大。寫了處處,時時,有許多“食禾的媵”,有“擇肉”而食的“虎”。時空的交織,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闊遼遠的意境,使詩的主題具有了普遍的意義。三是詩意層層遞進。詩表現人民苦難,采用了層層遞進的敘述方法。禾穗方吐,一昔成土;充軍催租,急如星火;鞭撲捶楚,網羅高懸。一層進一層地表現了人民的無以復加的悲苦情狀。與層層遞進的詩意相應,詩采用了層層進逼的古調仄韻:“但平土。”“果何所?”“復何補?”“一何苦?”把詩人“慘慘愁肺腑”的情感和人民愁絕無助、悲慘凄苦,表現得酣暢淋漓。

      創(chuàng)作背景

      蒙古太宗窩闊臺十三年(公元1241年),詩人北游應州(今山西應縣)等地,歸途中過雁門關,看到人民在蒙古人的野蠻統(tǒng)治下,生活悲慘,愁絕無助,不由得心情沉重,寫下了這首詩歌。

      元好問簡介

      金朝·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的詩(100篇)

      猜你喜歡

      雁門道中書所見

      金朝元好問

      金城留旬浹,兀兀醉歌舞。

      出門覽民風,慘慘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營幕來,天明但平土。

      調度急星火,逋負迫捶楚。

      網羅方高懸,樂國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擇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聞,感諷復何補?

      單衣者誰子?販糴就南府。

      傾身營一飽,豈樂遠服賈?

      盤盤雁門道,雪澗深以阻。

      半嶺逢驅車,人牛一何苦!


      水龍吟·題文姬圖

      清代納蘭性德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xiāng),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xiāng)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騃女。


      苦寒行

      兩漢曹操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小車行

      明代陳子龍

      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療吾饑。愿得樂土共哺糜。

      風吹黃蒿,望見垣堵,中有主人當飼汝。

      扣門無人室無釜,躑躅空巷淚如雨。


      打麥

      宋代張舜民

      打麥打麥,彭彭魄魄,聲在山南應山北。

      四月太陽出東北,才離海嶠麥尚青,

      轉到天心麥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雞叫雨云如墨。

      大婦腰鐮出,小婦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為樂,敢憚頭枯面焦黑!

      貴人薦廟已嘗新,酒醴雍容會所親;

      曲終厭飫勞童仆,豈信田家未入唇!

      盡將精好輸公賦,次把升斗求市人。

      麥秋正急又秧禾,豐歲自少兇歲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將此打麥詞,兼作插禾歌。


      胡十八·刈麥有感

      明代馮惟敏

      其一

      八十歲老莊家,幾曾見今年麥!又無顆粒又無柴。三百日旱災,二千里放開。偏俺這臥牛城,四下里忒毒害。

      其二

      不甫能大開鐮,閃的個嘴著地。陪了人工陪飯食,似這般忒癡,真?zhèn)€是罕希。急安排種豆兒,再著本還圖利。

      其三

      穿和吃不索愁,愁的是遭官棒。五月半間便開倉,里正哥過堂,花戶每比糧。賣田宅無買的,典兒女陪不上。

      其四

      往常時收麥年,麥罷了是一儉。今年無麥又無錢,哭哀哀告天,那答兒叫冤?但撞著里正哥,一萬聲可憐見。


      詠三良

      魏晉陶淵明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

      出則陪文輿,人必侍丹帷。

      箴規(guī)響已從,計議初無虧。

      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

      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

      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

      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

      良人不可贖,泫然沾我衣。


      勞歌

      宋代張耒

      暑天三月元無雨,云頭不合惟飛土。

      深堂無人午睡余,欲動身先汗如雨。

      忽憐長街負重民,筋骸長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飽兒女。

      人家牛馬系高木,惟恐牛軀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艱,誰知不如牛馬福。


      二十二年元旦

      近現代魯迅

      云封高岫護將軍,霆擊寒春滅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聲里又新春。


      嘆燕

      清代陳忱

      春歸林木古興嗟,燕語斜陽立淺沙。

      休說舊時王與謝,尋常百姓亦無家。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日本|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