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元旦”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云霧彌膜籠罩住高山峻嶺,將軍們躲進巖洞發(fā)號施令;國民黨戰(zhàn)機轟炸把村落移位平地,遭受殺戮的全是無辜百姓。
上海的租界依然歌舞升平,沒有轟炸用不著膽戰(zhàn)心驚;吃炮了牛排色翅紅茶綠酒,打牌聲里混過了又一新春。
注釋
二十二年:指民國二十二年,即1933年。《魯迅日記》1933年1月26日:“又戲為鄔其山生書一箋(云封勝境護將軍)……已而毀之,別錄以寄靜農(nóng)。鄔其山,即內(nèi)山完造;靜農(nóng),即臺靜農(nóng)。
云封:云霧彌漫、籠罩的意思。高岫(xiù):山峰、山巒。暗指江西廬山。護:保護。將軍:指國民黨蔣介石。1932年5月,蔣介石在廬山設(shè)立“剿共”總部,親任總司令,召開反共會議,動員五十萬軍隊,進行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霆擊:雷霆轟擊。寒村:貧窮的農(nóng)村。下民:小民,老百姓。
租界:帝國主義國家強迫中國“租借”給他們統(tǒng)治管轄的地區(qū)。這里指上海的各國租界。
參考資料:
1、王永培 吳岫光.魯迅舊詩匯釋(下冊):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58頁
2、吳傳玖.魯迅詩譯讀:昆侖出版社,2005年:96頁
“二十二年元旦”鑒賞
賞析
這首詩,開頭一聯(lián)是對偶,“護將軍”和“滅下民”相對,正說明“滅下民”的罪魁禍首是那個“將軍”,是那個在云封高岫上的“將軍”,矛頭指向國民黨首腦蔣介石,是極為有力的。“高岫”原作“勝境”,“勝境”只指名勝風(fēng)景,顯不出是廬山,改作“高岫”,就把廬山突出出來了。“霆落”改成“霆擊”,用“落”是從上而下,用“擊”是有意的轟擊,又突出“滅下民”的罪惡。“戮下民”是屠戮下民,改為“滅下民”,是殲滅百姓,有全部消滅的意思,更其顯出他們的罪惡用心。“到底”原作“依舊”,依舊是照舊,不如到底的更為有力。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魯迅推敲修改的功夫,使得用詞更為精確有力,更為生動。
“到底不如租界好”是有力的諷刺。在國民政府實施轟炸、屠殺人民的時候,托庇于洋人勢力的租界上的高等華人,還在醉生夢死,尋歡作樂,所以也對他們進行諷刺。詩人以強烈的諷刺,揭露了國民政府在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國難當頭之際,卻抱著“不抵抗主義”,挾帶金銀財寶躲進租界,依然“方城為戲”,“麻雀取樂”,為非作歹。“住在租界里的人是有福的”(《天上地下》),魯迅運用反語,指出了國民政府奴顏婢膝,甘當亡國奴,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精神狀態(tài)。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景敘事,準確有力,飽含憤怒,后兩句,寓揭露于諷刺,以諷刺代怒斥,改“依舊為“到底”,更深刻地揭露了國民政府的本質(zhì)。
創(chuàng)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lǐng)了東北二省。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代表和日本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上海停戰(zhàn)協(xié)定。面對國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和不抵抗,國民政府官員的爭權(quán)奪勢、腐敗和對民眾的壓制,以及上海十里洋場、租界內(nèi)人們的醉生夢死,魯迅有感而發(fā),寫下了此詩。魯迅簡介
近現(xiàn)代·魯迅的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文學(xué)批評、思想研究、文學(xué)史研究、翻譯、美術(shù)理論引進、基礎(chǔ)科學(xué)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lǐng)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lǐng)土的作家”。
...〔? 魯迅的詩(34篇)〕猜你喜歡
勞歌
暑天三月元無雨,云頭不合惟飛土。
深堂無人午睡余,欲動身先汗如雨。
忽憐長街負重民,筋骸長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飽兒女。
人家牛馬系高木,惟恐牛軀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艱,誰知不如牛馬福。
橡媼嘆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
傴僂黃發(fā)媼,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
幾曝復(fù)幾蒸,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
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
農(nóng)時作私債,農(nóng)畢歸官倉。
自冬及于春,橡實誑饑腸。
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
江夏行
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
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
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
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xiāng)土。
去年下?lián)P州,相送黃鶴樓。
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
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
東家西舍同時發(fā),北去南來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
適來往南浦,欲問西江船。
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
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凄。
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
不如輕薄兒,旦暮長相隨。
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
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
水龍吟·題文姬圖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fēng)吹去。萬里他鄉(xiāng),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yīng)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xiāng)淚,應(yīng)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