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長卿的詩 > 送李中丞之襄州

      送李中丞之襄州

      [唐代]: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送李中丞之襄州”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這位漂泊流離的征南老將,當年曾經指揮過十萬雄師。

      后來他罷職回鄉沒有產業,到老年他還留戀賢明之時。

      少壯時獨立功勛三邊平靜,為國輕生只有隨身佩劍知。

      在茫茫的漢江上飄來蕩去,日到黃昏你還想要去哪里?

      注釋

      李中丞:生平不詳。中丞:官職名,御史中丞的簡稱,唐時為宰相以下的要職。

      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將:指李中丞。

      師:軍隊。

      舊業:在家鄉的產業。

      明時:對當時朝代的美稱。

      三邊:指漢代幽、并、涼三州,其地皆在邊疆。此處泛指邊疆。

      輕生:不畏死亡。

      江漢:指漢陽,漢水注入長江之處。

      日暮:天晚,語意雙關,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何處去。

      “送李中丞之襄州”鑒賞

      鑒賞

      此詩抒發作者對主人公被斥退罷歸的惋惜不滿與感慨之情。起句以浩嘆發出,“征南將”點明歸者以前身份,就是這位南征北戰的將軍,如今卻被朝廷罷斥遣歸,投老江頭,蕭條南歸,恓惶而去?!傲髀洹倍秩谧⑶楦校话l領起,總冒全首,含裹通體,撞心觸眼,是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與別者連綴紐結,開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從眼前事寫起,次句敘其人先前軍職顯要,重兵在握。“驅”意為統率,下得有力?!笆f師”而能驅遣自如,表現其叱咤風云的才干,足見其人的不凡。不過這些都成為過去,一個“曾”字,深深地蕩入雄壯的歲月,飽含唏噓惋嘆。首聯今昔對比,敘其身世處境,感慨難以名狀。

      頷聯寫友人困頓坎坷,仍眷戀朝廷?!傲T歸”“老去”指出將軍“流落”之因,“歸無舊業”說明題目的“襄州”,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馬,為國征戰不解營生。在“古木蒼蒼離亂后,幾家同住一孤城”(《新息道中作》)的時代,老去投歸,景況可想。兩句上二下三,前后轉折,意義上中間含個“而”字在,頓挫而沉郁,有杜詩風神。所謂“明時”,實則為作者對時局的微詞。戎馬一生、屢樹戰功的將軍,卻被罷斥,足見朝廷之“不明”。兩句為對文,作互文看更有慨觸。次句語由直尋,羌無故實,但“老去”猶“戀”,則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頗老矣還希重用的史實,而同情這位被迫退職的軍人。

      頸聯兩句又蕩回過去,承“曾驅”來,追憶將軍昔日獨鎮“三邊”(泛指邊防),敵寇生畏,關塞晏然,有功于國。次句為“一劍知輕生”的倒句?!耙粍χ保庵^奔勇沙場,忠心可鑒,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場,也只有隨身伙伴——佩劍知道。有感于時局不明,焉得逢人而語,這是感慨系之的話。兩句字斟句酌,句凝字穩。謂語“靜”“知”殿在句后,以示其人的功業與赤心。獨靜三邊,為國輕生,以示“罷歸”,尚非其時。

      以上六句都可視為揮手別后所思,尾聯“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結到眼前,以實景束住,念及其故居舊業無存,因此有“欲何之”的憂問。既罷歸而無所可去,傷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這末尾回首一問,既關合“罷歸”句,又與起手“流落”語意連成一片。日暮蒼蒼,漢水茫茫,老將白發,歸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漢江也似乎吞沒了詩人關照的疑問,“欲何之”的關注之情,也使人思緒波蕩,觸動讀者深切的尋思和懸念。

      創作背景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大致為安史之亂平息不久后,劉長卿為李中丞被斥退罷歸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

      劉長卿簡介

      唐代·劉長卿的簡介

      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 劉長卿的詩(5篇)

      猜你喜歡

      送李中丞之襄州

      唐代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捉船行

      清代吳偉業

      官差捉船為載兵,大船買脫中船行。

      中船蘆港且潛避,小船無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槳追風搖急櫓。

      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辭船小要何用,爭執洶洶路人擁。

      前頭船見不敢行,曉事篙題斂錢送。

      船戶家家壞十千,官司查點侯如年。

      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云雇船。

      君不見,官舫嵬峨無用處,打彭插旗馬頭住。


      苦寒行

      兩漢曹操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打麥

      宋代張舜民

      打麥打麥,彭彭魄魄,聲在山南應山北。

      四月太陽出東北,才離海嶠麥尚青,

      轉到天心麥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雞叫雨云如墨。

      大婦腰鐮出,小婦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為樂,敢憚頭枯面焦黑!

      貴人薦廟已嘗新,酒醴雍容會所親;

      曲終厭飫勞童仆,豈信田家未入唇!

      盡將精好輸公賦,次把升斗求市人。

      麥秋正急又秧禾,豐歲自少兇歲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將此打麥詞,兼作插禾歌。


      駕出北郭門行

      魏晉阮瑀

      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

      下車步踟躕,仰折枯楊枝。

      顧聞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問啼者出,何為乃如斯?

      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

      饑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

      骨消肌肉盡,體若枯樹皮。

      藏我空室中,父還不能知。

      上冢察故處,存亡永別離。

      親母何可見,淚下聲正嘶。

      棄我于此間,窮厄豈有貲?

      傳告后代人,以此為明規。


      詠三良

      魏晉陶淵明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服勤盡歲月,??止τⅰ?/p>

      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

      出則陪文輿,人必侍丹帷。

      箴規響已從,計議初無虧。

      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

      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

      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

      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

      良人不可贖,泫然沾我衣。


      胡十八·刈麥有感

      明代馮惟敏

      其一

      八十歲老莊家,幾曾見今年麥!又無顆粒又無柴。三百日旱災,二千里放開。偏俺這臥牛城,四下里忒毒害。

      其二

      不甫能大開鐮,閃的個嘴著地。陪了人工陪飯食,似這般忒癡,真個是罕希。急安排種豆兒,再著本還圖利。

      其三

      穿和吃不索愁,愁的是遭官棒。五月半間便開倉,里正哥過堂,花戶每比糧。賣田宅無買的,典兒女陪不上。

      其四

      往常時收麥年,麥罷了是一儉。今年無麥又無錢,哭哀哀告天,那答兒叫冤?但撞著里正哥,一萬聲可憐見。


      江夏行

      唐代李白

      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

      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

      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

      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土。

      去年下揚州,相送黃鶴樓。

      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

      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

      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

      適來往南浦,欲問西江船。

      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

      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凄。

      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

      不如輕薄兒,旦暮長相隨。

      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

      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


      織婦嘆

      宋代戴復古

      春蠶成絲復成絹,養得夏蠶重剝繭。

      絹未脫軸擬輸官,絲未落車圖贖典。

      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著猶自可,今年無麻愁殺我。


      秋日田家雜詠

      清代黃燮清

      西風八九月,積地秋云黃。

      力田已告成,計日宜收藏。

      刈獲須及時,慮為雨雪傷。

      農家終歲勞,至此愿稍償。

      勤苦守恒業,始有數月糧。

      嗟彼豪華子,素餐厭膏粱。

      安坐廢手足,嗜欲毒其腸。

      豈知民力艱,顆米皆琳瑯。

      園居知風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456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