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

      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

      [宋代]:蘇軾

      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此生長接淅。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明日西風還掛席。唱我新詞淚沾臆。靈均去后楚山空,澧陽蘭芷無顏色。君才如夢得。武陵更在西南極。《竹枝詞》,莫傜新唱,誰謂古今隔。


      “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曾夢見與你共同乘舟于太湖,雪白的浪花一望無際。夢醒之后滿眼是廬山的倚天之峰。咱倆一生行色匆匆,都是江南的過客。迷離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飛梭過眼,轉瞬即逝了。

      隨著西去的征帆,我心隨帆駛,想到在澧陽行吟漂泊過的屈原,那里的香草也因為偉人的逝去而憔悴無華了,你的才華不減夢得,他謫居的武陵在這里的西南遠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陽同是莫傜聚居之地,到了那邊便可接續劉夢得的馀風,創作出可與劉禹錫的《竹枝詞》媲美的“莫傜新唱”來,與千古名賢后先輝映。

      注釋

      伯固:蘇堅,他曾任杭州臨稅官,是蘇軾得力助手。

      震澤:太湖古稱震澤。

      接淅:指匆匆忙忙。

      江南客:江南游子。

      掛席:猶掛帆。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掛席拾海月。”

      淚沾臆(yì):沾臆,淚水浸濕胸前。

      靈均:屈原的字。

      澧(lǐ)陽蘭芷(zhǐ):澧陽,今湖南澧縣。古代為澧州。

      夢得:唐代詩人劉禹錫,字夢得,因參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在朗州十年,學習當地民歌,創作《竹枝詞》等大量作品。

      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帶,古武陵地。唐代朗州。

      《竹枝詞》:本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劉禹錫在湖南貶所,曾依屈原《九歌》,吸取當地俚曲,作《竹枝辭》九章。見《樂府詩集》卷八十一。

      莫傜(yáo):少數民族名稱;即部分瑤族的古稱。

      “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鑒賞

      賞析

      這首詞中以雄健的筆調,營造出純真爽朗、境界闊大、氣度昂揚的詞境,抒寫了作者的浩逸襟懷。全詞氣象宏闊,情致高健,堪稱蘇詞中寫離別的代表之作。

      詞的上片寫作者與伯固同游廬山的所見所感。起首二句遠遠宕開一筆,從夢游震澤著筆。“我夢”二字想落天外,神氣極旺。千頃白浪翻空搖舞,作者卻棹一葉之扁舟,倘徉于這云水之間,顯得那么從容自若。動與靜、大與小對強烈而又鮮明,真可謂神來之筆,接下去,筆勢一頓,借“覺來”二字轉到眼前廬山勝景,只見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參天。震澤夢游與廬山清賞,虛實交映,相反相成,給人一種瑰麗多變、目不暇給的感覺。“雪浪搖空”,“青壁倚天”,如此奇麗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當作者陶醉于這種似夢非夢的自然樂趣之中時,一縷悲涼之感卻襲上心頭,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現實中來。“此生長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動概括。“接淅”,本于《孟子·萬章下》,此處用典,寫東坡一生屢遭貶黜,充滿了艱難挫折,這暫時的游賞,難以愈合他心靈之傷。“與君同是江南客”,上應“接淅”,寫彼此之飄蓬,下啟“飛梭”,言清歡之短暫。“夢中”三句收束前片,說迷離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飛梭過眼,轉瞬即逝了。

      過片另起一意,寫對伯固的勉勵。東坡與伯固交誼篤厚,曾敘宗盟,每遇離別,必有所作。只是此詞作于衰暮,前程艱險,后會難期,故語氣較前沉痛。

      蘇伯固赴任澧陽,大概也不是愉快的差使,所以東坡要用遷客騷人的典實來慰勉伯固。“明日”兩句,點出送別。“掛席”即“掛帆”。揚帆西去,指蘇堅的去處。隨著西去的征帆,作者心隨帆駛,由地及人,聯想到那里行吟漂泊過的屈原。“靈均即屈原的別名。

      “澧陽蘭芷”,這些散發著屈原人格光輝的香草,也因為偉人的逝去而憔悴無華了。“靈均”從反面落筆,映襯與屈原并光輝的品格,二句同時又隱約地流露出希望蘇堅追踵前賢,能寫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來。“君才”以下各句,援引劉禹錫的故實,從正面著筆,寫出了對蘇堅的期望。寫劉禹錫被貶之事,作者即以此鼓勵老友,期望他在逆境中奮起,像屈原、劉禹錫那樣寫出光耀古今的作品來。“君才”二句,充滿了期望:你的才華不減夢得,他謫居武陵這樣的西南遠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陽同是莫徭聚居之地,到了那邊便可接續劉夢得的余風,創作出可與劉禹錫的《竹枝詞》媲美的“莫徭新唱”來,讓這個寂寞已久的澧浦夷山,能重新鳴奏出詩的合唱,與千古名賢后先輝映。“誰謂古今隔”,語出謝靈運《七里瀨》詩:“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東坡略加剪裁,用以煞尾,便有精彩倍增之妙。這首詞橫放而不失空靈,直抒胸臆而又不流于平直,是一篇獨具匠心的佳作。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全宋詞》題下注云:“公嘗有詩與蘇伯固,其序曰:‘昔在九江,與蘇伯固唱和,’其略曰:‘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橫江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蓋實夢也。然公詩復云:‘扁舟震澤定何時,滿眼廬山覺又非。’” ?

      蘇軾簡介

      宋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的詩(156篇)

      猜你喜歡

      桃源憶故人·中原當日三川震

      宋代陸游

      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日望中興運。

      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唐代劉長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游廬山記

      清代惲敬

      廬山據潯陽、彭蠡之會,環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并海諸山多壯郁,而廬山有娛逸之觀。

      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絕宮亭,泊左蠡。庚辰,艤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過小三峽,駐獨對亭,振鑰頓文會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月出后,循貫道溪,歷釣臺石、眠鹿場,右轉達后山,松杉千萬為一桁,橫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峽澗陟歡喜亭。亭廢,道險甚。求李氏山房遺址不可得。登含鄱嶺,大風嘯于嶺背,由隧來風,上攀太乙峰。東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澤,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頃之,地如卷席漸隱;復頃之,至湖之中;復頃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隱矣。始知云之障,自遠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萬成陣,起山后,相馳逐布空中,勢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窺玉淵潭,憩棲賢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勢相倚負,返宿于文會堂。

      壬午,道萬杉寺,飲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見瀑布在天中。既及門,因西瞻青玉峽,詳睇香爐峰,盥于龍井,求太白讀書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繞白鶴觀,旋至寺,觀右軍墨池。西行尋栗里臥醉石;石大于屋,當澗水途中。訪簡寂觀,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頭陀。

      甲申,吳蘭雪攜廖雪鷺、沙彌朗圓來,大笑排闥而入,遂同上黃巖。側足逾文殊臺,俯玩瀑布下注盡其變。叩黃巖寺,跐亂石,尋瀑布源,溯漢陽峰,徑絕而止。復返宿秀峰寺。蘭雪往瞻云,一微頭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曉望瀑布倍未雨時。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頃之,香爐峰下,白云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復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頃之,則相與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夜雨述懷

      宋代王十朋

      夜深風雨撼庭芭,喚起新愁亂似麻。

      夢覺尚疑身似蝶,病蘇方悟影非蛇。

      澆腸竹葉頻生暈,照眼銀釭自結花。

      我在故鄉非逆旅,不須杜宇喚歸家。


      真州東園記

      宋代歐陽修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于其職,知所先后,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


      煙水尋常事

      近現代魯迅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渡浙江問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何九于客舍集

      唐代王昌齡

      客有住桂陽,亦如巢林鳥。

      罍觴且終宴,功業會未了。

      山月空霽時,江明高樓曉。

      門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贈君,滄波風裊裊。


      點絳唇·暗里追涼

      清代王國維

      暗里追涼,扁舟徑掠垂楊過。濕螢火大。一一風前墮。

      坐覺西南,紫電排云破。嚴城鎖。高歌無和。萬舫沉沉臥。


      本事詩十首·選二

      清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av综合色区|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男同gay片|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