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宋代]:蘇軾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恐異時、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譯文及注釋

      譯文

      誰說老天爺無情,老天爺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春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暖,因為什么,早晨還飄著雪花。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機會,一定會青云直上。我則應當告老還鄉。恐怕隔一段時間,再想舉杯共飲時,但遠隔云山,再也無緣相會了。

      這種復雜的世事,都很難斷定怎樣發展,誰能知道你我今后是怎么樣呢?即使我們今后會有舉杯共飲致使,即使兩方都還健在,但恐怕我們到那時都已白發蒼蒼了!我們為什么要放過這一醉方休的良機呢?這樣的摯友歡飲,實在太難尋求了。我們用不著向傾心愛慕的友人傾訴離別之苦,話未出口,雙眼已滿含淚水,睫毛上掛上了滴滴淚珠。你要來信,我要回音,魚書往還,友情永存。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調,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文安國:文勛,宇安國,官太府寺丞。善論難劇談,工篆畫,蘇軾曾為他作《文勛篆贊》。

      底事:就是“何事”、“為什么”。

      紆:系,結。組綬:官員系玉的絲帶。

      耽:沉溺,入迷。泉石:山水,這里指歸隱之地。

      凝:聚集,集中。

      新燕:來信。

      音書:音訊,書信。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目交代了寫作緣由。詞作直抒惜別之情,委婉深摯,親切感人。

      詞一開始,便寫友情難舍之意:“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這是借“天氣”寫“人情”。說天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豈不比天意更切?不言已,而言天,這是借景抒情的曲致,深婉而又自然之筆。為了說明天的”多情留客“之意,接著又一反問:”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是呀,正月里來是新春,正月中旬,春訊已報,為什么不早不晚,就在文安國決定還朝的時候,天一亮就飄起雪來了呢?這不分明是天也很多情地勸客莫歸嗎?話不在多,而在情衷;語不在華,而在恰切。只此兩句,便借節侯異象申足了留客之意。

      但客人畢竟要如期還朝的,所以下面便轉入對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發自己此刻的情懷:“君遇時來纖組授,我應老去尋泉石。”上句是實意真清而帶對時政的隱諷,下句是純粹的牢騷。不說做宮而說腰系綬帶(官員系玉的絲帶),這就把抽象的祝愿具體形象化了。但說“紆組綬”得等到“遇時來”(政治昌明)方可,這就含有對時政的譏諷了。至于說自己要歸休泉石,去過隱居生活,這牢騷就更深了。詞人曾以“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自許(《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這絕非說大話,而是道其真智,言其實情。但現實卻硬逼著他走,“······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行香子·靜夜無塵》)的道路。這是因現實所逼,在這送別友人之際,詞人便一吐其苦,而發出“我應歸去尋泉石”的牢騷。這里應注意一個“應”字,“應”是忖度之詞,是坎坷中無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現實逼我無路可走,我還是輕易不肯走這條“不食人間煙火”的消極道路的。雖然詞人畢竟是熱愛人民,熱愛生活,但復雜的現實又很難說不逼他走這條歸隱之路,所以接下去說:“恐異時杯酒復相思,云山隔。”這里應注意一個“恐”字,恐怕如何,即不愿如何,此字道出了“云山隔”非其本愿。因而可以說,上闋是以送客敘友倩為主,但也有借送客而述懷的成分,而述懷中雖有“尋泉石”、“云山隔”等想歸隱的字句,但尋繹詞旨,這些都是送別中的一些激憤之詞,牢騷之語。這是詞人那種高尚人格、進取精神與現實相矛盾的反映,是詞人“奮厲有當世志”(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而又不得實現的變態反映。

      詞雖分上下兩闋,但上下闕之間確實意脈貫通、語氣相連的。因而下闋一開頭邊說“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浮世事,俱難必”六字寫出了“咄咄怪事出”、“人問底事無”的現實,抒發了真理難尋、直士難作、壯志難伸而又不甘茍且從流的痛苦和牢騷;而后六個字,又寫出了時光易逝、時不我待的痛切之苦,同時,它又巧妙的把話題歸回到送客勸酒的正題上來。“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這里是說,老朋友,我們還是舉大杯痛飲吧!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大有寧做酒中仙,不為名利客的感慨。

      為了讓友人多飲幾杯,故不做悲酸語,而寫曠達情:“不用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當勸別人不比痛苦之時,也正是自己心中酸楚之時,因此,詞人雖寫的是曠達之語,但實際上表現的卻是相別時共有的痛苦難舍之情。“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詞人非正面說,而是以反話出之,這就更充分表現了詞人對友誼的珍惜、主動、迫切感。同時,按密州的“節候”說,屬于農諺中“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的區域。按正常年份,正月十三,尚屬“數六九”之末,但十天之后,便屬“新燕”飛來的“八九”,詩人不說“你到京就馬上來信”,而以“新燕”云云,這就把抽象的思想變成了有時空感、形象感、有韻味的藝術語言,很是新美。

      創作背景

      由于蘇軾“口快筆銳”,所以屢遭挫折、外放,熙寧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調知密州(今山東諸城),一路上留下許多書法感慨的詩詞。熙寧九年(1076),文安國因事來密州,兩人情投意合,深談契機,正月十三日,文安國還朝,蘇軾設宴相送而有此作。 ?

      蘇軾簡介

      宋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的詩(156篇)

      猜你喜歡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宋代蘇軾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恐異時、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贈羊長史·并序

      魏晉陶淵明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圣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游心目?關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先邁,負疴不獲俱。

      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采?深谷久應蕪。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心曲,人乖運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感皇恩·滁州為范倅壽

      宋代辛棄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三山歸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銀盞起,為君壽。


      漁家傲·與趙康靖公

      宋代歐陽修

      四紀才名天下重。三朝構廈為梁棟。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寵。歸來白首笙歌擁。

      顧我薄才無可用。君恩近許歸田垅。今日一觴難得共。聊對捧。官奴為我高歌送。


      送陳七赴西軍

      唐代孟浩然

      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

      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


      飲酒 十四

      魏晉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答劉楨詩

      魏晉徐干

      與子別無幾,所經未一旬。

      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

      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懷吳中馮秀才

      唐代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游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

      唐代柳宗元

      廢逐人所棄,遂為鬼神欺。

      才難不其然,卒與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吳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氣方在斯。

      六學成一貫,精義窮發揮。

      著書逾十年,幽賾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萬字若波馳。

      記室征兩府,宏謀耀其奇。

      車酋軒下東越,列郡蘇疲羸。

      宛宛凌江羽,來棲翰林枝。

      孝文留弓劍,中外方危疑。

      抗聲促遺詔,定命由陳辭。

      徒隸肅曹官,征賦參有司。

      出守烏江滸,左遷湟水湄。

      高堂傾故國,葬祭限囚羈。

      仲叔繼幽淪,狂叫唯童兒。

      一門即無主,焉用徒生為!

      舉聲但呼天,孰知神者誰?

      泣盡目無見,腎傷足不持。

      溘死委炎荒,臧獲守靈帷。

      平生負國譴,駭骨非敢私。

      蓋棺未塞責,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腸為君知。

      進身齊選擇,失路同瑕疵。

      本期濟仁義,合為眾所嗤。

      滅身竟不試,世義安可支!

      恬死百憂盡,茍生萬慮滋。

      顧余九逝魂,與子各何之?

      我歌誠自慟,非獨為君悲!


      減字木蘭花·銀箏旋品

      宋代蘇軾

      銀箏旋品。不用纏頭千尺錦。妙思如泉。一洗閑愁十五年。

      為公少止。起舞屬公公莫起。風里銀山。擺撼魚龍我自閑。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国产91在线|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