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宋代]:蘇軾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恐異時、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譯文及注釋

      譯文

      誰說老天爺無情,老天爺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春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暖,因為什么,早晨還飄著雪花。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機會,一定會青云直上。我則應當告老還鄉。恐怕隔一段時間,再想舉杯共飲時,但遠隔云山,再也無緣相會了。

      這種復雜的世事,都很難斷定怎樣發展,誰能知道你我今后是怎么樣呢?即使我們今后會有舉杯共飲致使,即使兩方都還健在,但恐怕我們到那時都已白發蒼蒼了!我們為什么要放過這一醉方休的良機呢?這樣的摯友歡飲,實在太難尋求了。我們用不著向傾心愛慕的友人傾訴離別之苦,話未出口,雙眼已滿含淚水,睫毛上掛上了滴滴淚珠。你要來信,我要回音,魚書往還,友情永存。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調,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文安國:文勛,宇安國,官太府寺丞。善論難劇談,工篆畫,蘇軾曾為他作《文勛篆贊》。

      底事:就是“何事”、“為什么”。

      紆:系,結。組綬:官員系玉的絲帶。

      耽:沉溺,入迷。泉石:山水,這里指歸隱之地。

      凝:聚集,集中。

      新燕:來信。

      音書:音訊,書信。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目交代了寫作緣由。詞作直抒惜別之情,委婉深摯,親切感人。

      詞一開始,便寫友情難舍之意:“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這是借“天氣”寫“人情”。說天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豈不比天意更切?不言已,而言天,這是借景抒情的曲致,深婉而又自然之筆。為了說明天的”多情留客“之意,接著又一反問:”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是呀,正月里來是新春,正月中旬,春訊已報,為什么不早不晚,就在文安國決定還朝的時候,天一亮就飄起雪來了呢?這不分明是天也很多情地勸客莫歸嗎?話不在多,而在情衷;語不在華,而在恰切。只此兩句,便借節侯異象申足了留客之意。

      但客人畢竟要如期還朝的,所以下面便轉入對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發自己此刻的情懷:“君遇時來纖組授,我應老去尋泉石。”上句是實意真清而帶對時政的隱諷,下句是純粹的牢騷。不說做宮而說腰系綬帶(官員系玉的絲帶),這就把抽象的祝愿具體形象化了。但說“紆組綬”得等到“遇時來”(政治昌明)方可,這就含有對時政的譏諷了。至于說自己要歸休泉石,去過隱居生活,這牢騷就更深了。詞人曾以“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自許(《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這絕非說大話,而是道其真智,言其實情。但現實卻硬逼著他走,“······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行香子·靜夜無塵》)的道路。這是因現實所逼,在這送別友人之際,詞人便一吐其苦,而發出“我應歸去尋泉石”的牢騷。這里應注意一個“應”字,“應”是忖度之詞,是坎坷中無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現實逼我無路可走,我還是輕易不肯走這條“不食人間煙火”的消極道路的。雖然詞人畢竟是熱愛人民,熱愛生活,但復雜的現實又很難說不逼他走這條歸隱之路,所以接下去說:“恐異時杯酒復相思,云山隔。”這里應注意一個“恐”字,恐怕如何,即不愿如何,此字道出了“云山隔”非其本愿。因而可以說,上闋是以送客敘友倩為主,但也有借送客而述懷的成分,而述懷中雖有“尋泉石”、“云山隔”等想歸隱的字句,但尋繹詞旨,這些都是送別中的一些激憤之詞,牢騷之語。這是詞人那種高尚人格、進取精神與現實相矛盾的反映,是詞人“奮厲有當世志”(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而又不得實現的變態反映。

      詞雖分上下兩闋,但上下闕之間確實意脈貫通、語氣相連的。因而下闋一開頭邊說“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浮世事,俱難必”六字寫出了“咄咄怪事出”、“人問底事無”的現實,抒發了真理難尋、直士難作、壯志難伸而又不甘茍且從流的痛苦和牢騷;而后六個字,又寫出了時光易逝、時不我待的痛切之苦,同時,它又巧妙的把話題歸回到送客勸酒的正題上來。“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這里是說,老朋友,我們還是舉大杯痛飲吧!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大有寧做酒中仙,不為名利客的感慨。

      為了讓友人多飲幾杯,故不做悲酸語,而寫曠達情:“不用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當勸別人不比痛苦之時,也正是自己心中酸楚之時,因此,詞人雖寫的是曠達之語,但實際上表現的卻是相別時共有的痛苦難舍之情。“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詞人非正面說,而是以反話出之,這就更充分表現了詞人對友誼的珍惜、主動、迫切感。同時,按密州的“節候”說,屬于農諺中“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的區域。按正常年份,正月十三,尚屬“數六九”之末,但十天之后,便屬“新燕”飛來的“八九”,詩人不說“你到京就馬上來信”,而以“新燕”云云,這就把抽象的思想變成了有時空感、形象感、有韻味的藝術語言,很是新美。

      創作背景

      由于蘇軾“口快筆銳”,所以屢遭挫折、外放,熙寧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調知密州(今山東諸城),一路上留下許多書法感慨的詩詞。熙寧九年(1076),文安國因事來密州,兩人情投意合,深談契機,正月十三日,文安國還朝,蘇軾設宴相送而有此作。 ?

      蘇軾簡介

      宋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的詩(156篇)

      猜你喜歡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宋代蘇軾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我應歸去耽泉石。恐異時、懷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欲向佳人訴離恨,淚珠先已凝雙睫。但莫遣、新燕卻來時,音書絕。


      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

      唐代岑參

      青門金鎖平旦開,城頭日出使車回。

      青門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幾人別。

      東出青門路不窮,驛樓官樹灞陵東。

      花撲征衣看似繡,云隨去馬色疑驄。

      胡姬酒壚日未午,絲繩玉缸酒如乳。

      灞頭落花沒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黃鸝翅濕飛轉低,關東尺書醉懶題。

      須臾望君不可見,揚鞭飛鞚疾如箭。

      借問使乎何時來,莫作東飛伯勞西飛燕。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宋代歐陽修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動涼襟,曉氣清余睡。

      緬懷京師友,文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沛。

      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

      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苦思之,對酒把新蟹。


      寄和州劉使君

      唐代張籍

      別離已久猶為郡,閑向春風倒酒瓶。

      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

      到此詩情應更遠,醉中高詠有誰聽。


      東魯見狄博通

      唐代李白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

      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哀范君三章·其三

      近現代魯迅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酩酊,微醉自沉淪。

      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

      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病后遇過王倚飲贈歌

      唐代杜甫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沉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漩。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唐代柳宗元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蘋花)


      驀山溪·題錢氏溪月

      宋代姜夔

      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展涼云,橫臥虹千尺。

      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減字木蘭花·銀箏旋品

      宋代蘇軾

      銀箏旋品。不用纏頭千尺錦。妙思如泉。一洗閑愁十五年。

      為公少止。起舞屬公公莫起。風里銀山。擺撼魚龍我自閑。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