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歐陽修的詩 > 有美堂記

      有美堂記

      [宋代]:歐陽修

      嘉祐二年,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公,出守於杭。於其行也,天子寵之以詩。於是始作有美之堂。蓋取賜詩之首章而名之,以為杭人之榮。然公之甚愛斯堂也,雖去而不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師,命予志之。其請至六七而不倦,予乃為之言曰:

      夫舉天下之至美與其樂,有不得兼焉者多矣。故窮山水登臨之美者,必之乎寬閑之野、寂寞之鄉,而後得焉。覽人物之盛麗,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據乎四達之沖、舟車之會,而後足焉。蓋彼放心於物外,而此娛意於繁華,二者各有適焉。然其為樂,不得而兼也。

      今夫所謂羅浮、天臺、衡岳、洞庭之廣,三峽之險,號為東南奇偉秀絕者,乃皆在乎下州小邑,僻陋之邦。此幽潛之士,窮愁放逐之臣之所樂也。若四方之所聚,百貨之所交,物盛人眾,為一都會,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資富貴之娛者,惟金陵、錢塘。然二邦皆僭竊於亂世。及圣宋受命,海內為一。金陵以後服見誅,今其江山雖在,而頹垣廢址,荒煙野草,過而覽者,莫不為之躊躇而凄愴。獨錢塘,自五代始時,知尊中國,效臣順及其亡也。頓首請命,不煩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樂。又其俗習工巧。邑屋華麗,蓋十馀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商海賈,風帆浪舶,出入於江濤浩渺、煙云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而臨是邦者,必皆朝廷公卿大臣。若天子之侍從,四方游士為之賓客。故喜占形勝,治亭榭。相與極游覽之娛。然其於所取,有得於此者,必有遺於彼。獨所謂有美堂者,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盡得之。蓋錢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盡得錢塘之美焉。宜乎公之甚愛而難忘也。 梅公清慎,好學君子也。視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四年八月丁亥,廬陵歐陽修記。


      “有美堂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宋仁宗嘉祐二年,龍圖閣的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清慎先生到錢塘(杭州)去任職。那時由于皇上很愛惜這位人材,在臨行的時候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梅清慎先生到了杭州以后,在吳山上蓋了一座有美堂,并把皇上贈詩的前兩句中的“有美堂”三個字作為堂名,做了一塊匾,設法給錢塘的市民帶來榮耀。梅先生非常喜歡這個“有美堂”,雖然現在已經調離錢塘,但是還是不能忘懷這“有美堂”,今年從金陵(南京)派人來到京城,叫我給有美堂寫一篇序文。派來的人前五、六次都被我推辭了,但梅先生還不怕失敗,又派人來求我寫序,所以我就寫了下面這段文字:

      天底下山水的秀美與人們能從中得到的快樂是往往是不能兩全的。要能看到登高俯瞰山水的秀美,往往要走到偏僻的鄉下,寂寞無聞的村莊里去,要看到相貌好的人物和豐富的物產,有的富人富到擁有連整個城的財富,那光用我們兩只腳走去尋找是找不到的,只有到車水馬龍的路口,商賈云集的碼頭去找。前一個是使我們看了風景而忘記了自身,而后一個是想到事物的繁盛也忘記自身。這兩個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人們從中所得到的快樂也是不一樣的,這二個東西是很難都難能要到的啊。 現時我們所說的“羅浮”、“天臺”、“衡山”、“洞庭湖”,還有“三峽”的險要,這些地方是我國東南部最秀麗的風景,但這些地方都是在小的縣城、小的州治、偏僻少聞的鄉下。這些風景是給隱士、放逐之人享受的。如果既要是在交通方便,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集市,又要有山水秀美的地方,它能給于有錢的人的以娛樂,我看只有“金陵”、“錢塘”這兩個城市了。這二個城市由于幸免于戰亂,保存得比較好。宋朝皇帝受于天命,統一了中國,由于金陵歸宋較遲,現在江山雖在,但舊的城墻廟宇被毀壞而埋于荒草的很多,到過金陵的人幾乎沒有不為看到這些景象而感凄涼與躊躇的。這么說,中國只有一個錢塘自五代以來聞名于海內了。究其原因,是因為當地前朝的地方官順及形勢,向大宋請命,不動戰爭。現在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富裕安好,幸福快樂。在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又多熟悉工藝技巧,城市中的屋宇非常漂亮。這樣的房屋約有十萬多座,整個城市掩映在西湖和山林之中,非常好看。在大江的碼頭上云集有福建來的艘艘商船,這些商船極其忙碌地進進出出于錢塘江遼擴浩渺的煙波里。 到這個地方來的人,大多是朝庭的公卿大臣,也有是皇上的待從,還有各地的喜歡旅游的人和外地來的客人。大家都要尋找個好的地方,筑起了他們亭臺和水榭。朋友們一邊相會,一邊游覽,一邊享受山水的快樂。在錢塘的其他地方看風景往往是有得有失,只有這有美堂上看風景,登高望遠,既可以看到山水之美,又可以看到人居物產之盛,也就是說一聳目而盡得之啊! 人們說錢塘兼有天下之美,而這個堂卻又兼有錢塘之美,這就是為什么梅清慎先生非常喜歡這個“有美堂”而永遠忘能忘懷的原因啊! 梅清慎先生,是個愛好學習的君子,我們看他的愛好,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了。

      嘉祐四年八月丁亥日,廬陵人歐陽修寫。

      注釋

      有美堂:現在位于浙江杭縣吳山最高處。

      嘉祐:宋仁宗的年號。

      出守:外出擔任。

      寵之以詩:宋仁宗用詩來賞賜給梅摯。

      金陵:即現在的南京市。

      物外:外界。

      僻陋:偏僻,簡陋。

      樂:喜歡。

      交:聚集。

      都會:聚集在一起。

      錢塘:治今浙江杭州。

      二邦:指南唐與吳越。

      過:經過。覽:看見。

      躊躇:猶豫不前的樣子。

      映帶:映照連成一片的樣子。

      閩商海賈(gǔ):泛指福建一帶的商人。

      ?杳靄(yǎo ǎi):云氣繁盛的樣子。

      ?榭:亭臺上的屋子。

      “有美堂記”鑒賞

      賞析

      此文是一篇很“純”的應景之作,表面上是談有美堂,重點實在闡明作者自己的人生觀,文中宏論非常值得后人思考、借鑒。

      文章肯定杭州城和南京城均屬于“四方之所聚,百貨之所交,物盛人眾,為一都會,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資富貴之娛者”,同時通過比較,指出由于戰爭的破壞,南京衰落了,杭州城成為東南獨秀的一枝。但是,“此幽潛之士、窮愁放逐之臣之所樂也”!奇偉秀絕的山水美景,乃皆在乎寬閑之野、寂寞之鄉。這些地方條件惡劣,交通閉塞,士林中人輕易難得到此。能來的,除了不求聞達的幽潛之士,可能就是“窮愁放逐之臣”了。歐陽修本人身在宦海,其重點所指當在 “窮愁放逐之臣”。看來只有在人生不得意時才有機會親近天下至美之景。然而此時景雖美,人不樂。窮愁放逐,雖有美景在前,又能如何?所謂“樂”是暫時的,窮愁才是長期的。此景正如此人,同是投閑置散,“同是天涯淪落人”,說是樂,那也是自我解嘲。

      不過,人生有兩面,換個角度看,被放逐到寬閑寂寞之地,成為寬閑寂寞之人,還真是一樂。投置閑散,無案牘之勞形,此寬閑也,若在京城位高權重日理萬機,何來此寬閑?寂寞者,少人門前奔競也。此時雖然寂寞,卻也少了交接貴盛、與俗人為伍的煩惱。是以寬閑亦一樂,寂寞亦一樂。

      面對山川美景,也未必一定要作天涯淪落之慨。修養深厚者,不妨將山水引為知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彼人寂寞,山水亦寂寞。同一寂寞,同一內蘊大美,和閑山剩水惺惺相惜,豈非他鄉遇故知?在都市與人不相得,到邊地與山川與天地相得,不亦快哉。若別有寂寞寬閑之人,能識得我心,可引為知音,則益不寂寞。又寂寞乃獨享,寬閑生智慧。身居都會、官場得意的那些往日同僚,他們寧有機會欣賞眼前造化之勝景?彼天地寬閑,視野開闊,則人之胸襟亦可隨之開闊。人生境界有提升,智慧有啟發,此又一樂也。

      《有美堂記》妙處有三:一是構思巧妙,虛景成文;二是賓主相形,巧作襯墊;三是曲折圓潤,議論層折。

      一、構思巧妙,虛景成文。

      歐陽修在給好友梅堯臣的信中曾敘述過此事:“梅公儀來,要杭州一亭記。述游覽景物,非要務,閑辭長說,已是難工,兼以目所不見,勉強而成,幸未寄去,試為看過,有甚俗惡,幸不形跡也。”我們現在于《居士集》《外集》中都看不到所說的這一篇亭記,可見作者已經刪去了這篇“甚俗惡”的文章。從書簡文字可以看出,歐陽修創作態度的嚴謹,即使是隨俗應酬之作,也反復看過,詳加審視。正是這種態度,使他的文章不斷推陳出新,翻新出奇。

      此文汰去“目所不見”的勉強寫景,化實為虛,突破其他樓亭記文的框框,抓住有美堂兼有“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這一特點,巧用襯托,縱筆寫來,遠及羅浮、衡岳,中涉洞庭、三峽,近至天臺、金陵,而緊緊圍繞正意,體現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點,實在非大手筆難以駕馭。

      二、相形之法,曲盡襯墊。

      文章層層襯托,段段相形。第一層說山水登臨至美與都邑繁盛之樂,多不可得兼,用羅浮諸山、洞庭三峽皆處僻陋之邦襯之;第二層說金陵、錢塘能兼其美,而金陵殘破,錢塘富完,以梅摯目下所居的金陵為錢塘自然作陪;第三層說當時士大夫不能兼取其勝,而梅公則盡兼其美,用杭州眾多的亭榭為有美堂作襯。孫琮《山曉閣唐宋八大家選·歐陽廬陵》卷三云:“看他一篇文字,欲出一段正意,先作一段相形,相形得起,方出落得透,可謂絕妙章法。”全文巧作襯托,層層脫缷,文筆曲折而又一氣呵成,可謂神完氣足,真正體現了歐陽修的大家風范。

      三、議論層折,自然圓潤。

      文章用三層對比,但正如唐順之(荊川)所說,如累九層之臺,一層高一層,真是奇絕。文章先述作記之由,次說美樂難兼,三說佳美山水必處僻陋,四說二邦兼山水與繁盛,五說金陵為逆荒廢,六說錢塘富完安樂,七說臨是邦者多占形勝治亭榭,八說有美堂盡得山水人物、邑居之美勝,九頌梅公其人。層層累疊,段段相襯,紆徐婉轉,主意凸出。

      再如錢塘兼美一段,先述富完安樂的歷史原因,次道工巧華麗的習俗,再陪以湖山之勝,又宕開一筆,以江濤海煙相烘托,極寫閩商海賈之盛,層次清晰,既與金陵對比,凸顯御賜詩“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的特殊地位,又引出下文眾多亭榭來作為有美堂的襯墊物。

      從此篇文章看,要做到層次繁復,曲折跌宕,而又流轉自然,無層累之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幾個虛詞的妙用,恐怕是最為得力的。文中“惟”“獨”“而”“然”“夫”“蓋”等虛詞曲折盡意,妙顯襯墊,使層次更加清晰,而結構更為有機。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作于嘉祐四年(1059年)秋天。有美堂舊址在杭州吳山東麓的山巔上,現在位于吳山茗香樓處。嘉祐二年(1057年),梅摯(梅清慎)出任杭州的知縣,宋仁宗親自為他作詩《賜梅摯知杭州》餞行,詩中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這句。梅清慎到達杭州,為表達對天子賜詩的感激,在吳山頂上建造了覽勝賞景的“有美堂”。在這座堂的樓上,面向東南,浩瀚的錢塘江就在眼前,還可以看見穿行的舟楫;面向西北,杭州城的萬家燈火盡收眼底。梅清慎隨后又被調任金陵,但是他仍不忘有美堂,多次上書請求讓歐陽修為此樓撰文,以表達所受的恩寵。歐陽修答應了梅清慎的請求,為其作了《有美堂記》。

      歐陽修簡介

      宋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的詩(39篇)

      猜你喜歡

      渡浙江問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近現代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

      近現代魯迅

      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夾道萬株楊柳樹,望中都化斷腸花。


      經煬帝行宮

      唐代劉滄

      此地曾經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芳草多。

      殘柳宮前空露葉,夕陽川上浩煙波。

      行人遙起廣陵思,古渡月明聞棹歌。


      南鄉子·畫舸停橈

      五代歐陽炯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里住。


      玉樓春·西園花落深堪掃

      清代王國維

      西園花落深堪掃,過眼韶華真草草。

      開時寂寂尚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

      昨朝卻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渾未了。

      數峰和雨對斜陽,十里杜鵑紅似燒。


      沉醉東風·閑情

      明代陳鐸

      鋪水面輝輝晚霞,點船頭細細蘆花,缸中酒似澠,天外山如畫,占秋江一片鷗沙。若問誰家是俺家,紅樹里柴門那搭。


      四時

      魏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過小孤山大孤山

      宋代陸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拋江過其下,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秋深潦縮,故得盡見。杜老所謂“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也。

      過澎浪磯、小孤山,二山東西相望。小孤屬舒州宿松縣,有戍兵。凡江中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類,皆名天下,然峭拔秀麗皆不可與小孤比。自數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擬,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萬變,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極于荒殘,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揮,自當高出金山之上矣。廟在山之西麓,額曰“惠濟”,神曰“安濟夫人”。紹興初,張魏公自湖湘還,嘗加營葺,有碑載其事。又有別祠在澎浪磯,屬江州彭澤縣,三面臨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涌,蓋以此得名也。昔人詩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傳者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晚泊沙夾,距小孤一里。微雨,復以小艇游廟中,南望彭澤、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方立廟門,有俊鶻摶水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廟祝云,山有棲鶻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風云騰涌,急系纜。俄復開霽,遂行。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鏡”之句為妙。始見廬山及大孤。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姑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也。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不相亂。晚抵江州。州治德化縣,即唐之潯陽縣,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為奉化軍節度,今為定江軍。岸土赤而壁立,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與江水亂。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間一日阻風不行,實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本事詩十首·選二

      清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videos|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