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東風·閑情”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面輝映著美麗的晚霞,船頭紛揚著細細的蘆花。缸中酒有澠水那么多,天邊的山色美如畫,寬闊的秋江上有一片海鷗棲息的江沙。如果要問哪里是我家,紅樹掩映中有柴門的那間屋子就是啦。
注釋
雙調: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
沉醉東風:曲牌名。南北曲兼有。此為北曲,屬雙調。
酒似澠:酒像澠水那么多?!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坝芯迫鐫?,有肉如陵?!睗扑?,古河名,在山東省臨淄縣西門,今已淤塞。
那搭:那里,那一帶。
“沉醉東風·閑情”鑒賞
賞析
這是一首小令,抒寫的是作者游宴后邀朋乘舟晚歸時的情景,是作者描寫自然風光、表現閑適放逸生活情調的代表作。小令前五句寫景,以濃墨重彩由遠及近、由面及點、由實及虛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境界恢宏的秋江晚霞圖;最后兩句是寫人,通過作者與友人的對話表現其歸隱生活的愜意。全曲語言通俗而不乏文采,筆調輕松而富于情韻。
首二句“鋪水面輝輝晚霞,點船頭細細蘆花”,形象地寫出了時間、地點。蘆花在秋天開放,這是一個霞光明麗的秋天的傍晚?!八妗薄按^”“蘆花”三者組合在一起,表現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地方色彩。這二句字面沒有寫人,然而抒情主人公已在其中,他的目光由遠而近,在船頭停住,所以說:“鋪水面輝輝晚霞,點船頭細細蘆花?!薄拜x輝”“細細”是仔細觀察體會的結果,因為細,所以蘆花下垂,所以會點著船頭,他看得那么細,那么有味,可見其心緒之恬靜悠逸。
次三句“缸中酒似繩,天外山如畫,占秋江一片鷗沙”,再由近而遠,描繪山水。這三句也沒有寫人,而又句句寫人,——原來這位抒情主人公正坐在船中喝酒,所以有這時間、這心情去欣賞遠近景物?!熬扑茲啤?,極言酒之多,還夠他慢慢喝的,他就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地觀賞景物。他看了水面晚霞、船頭蘆花之后,便放目望去,遠山隱約可見,在寬闊的江面上有一片棲息水鷗的沙渚。山水如此淡雅閑靜,這是把抒情主人公的心態(tài)物化了。遠近上下的景物全由“我”將其連綴組合成一個整體畫面,并且是物“我”交融的。
最后二句“若問誰家是俺家,紅樹里柴門那搭”以自問自答作結。這“紅樹”“柴門”所在的地方,從抒情主人公的視線看,當是在鷗沙附近的秋江之畔,而且也只有這樣畫面才完整,色調濃淡相襯而又和諧,與首二句相應而圓合。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至此才直寫人物,自道府第,看來他也有點憋不住了,饒有趣味。
因陳鐸作曲,化用前人的較多,故常被論家指斥,或謂其“曲多蹈襲(《曲苑·雨村曲話》),或說他“所為散套,既多抄襲,亦少才情”(何良俊《四友齋曲說》),而對他精通聲韻協(xié)律合樂的制曲藝藝術卻是一致公認的。即便批評他“多抄襲”的何良俊也不得不肯定他在聲韻藝術方面的成就:“字句流麗,可入弦索。《三弄梅花》一闋,頗稱作家?!?《四友齋曲說》)顧啟元則更為概括地對此作了肯定:“陳鐸為指揮,善詞曲,又善謔?!?《客座曲話》)這二“善”當然僅是從制曲藝術而言的,并完全扣住了曲的特點和陳鐸的獨到之處。陳鐸確實是善謔的,如上舉諸曲,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謔味,而在《滑稽余韻》集中更是比比皆是,真可謂竭盡揶揄調侃之能事。
總之,盡管陳鐸有“蹈襲”之病,而作為講究聲韻必須合律的散曲藝術而言,人以“能手”“樂王”稱之,適得其所,而廣泛而又生動地反映明弘治正德間社會生活面貌的《滑稽余韻》集更屬他人所無,前人都充分肯定了他所作出的貢獻。汪廷訥曰:“曲雖小技乎,摹寫人情,藻繪物采,實為有聲之畫……金元作者尚矣。于昭代,獨北面陳大聲氏?!漤崌?,其響和,其節(jié)。詞秀而易晰,音諧而易按。言言蒜酪,更復擅場,借使騷雅屬耳,擊節(jié)賞音。里人聞之,亦且心醉?!?《刻陳大聲全集序》)曹學佺曰:“其所著有《梨云》《可雪》《月香》《納錦郎》諸稿,而《滑稽余韻》……則又妙極俳諧,令人絕倒。大都流麗清圓,豐藻綿密,事盡而思不乏趣,言淺而情彌刺骨。”(《汪昌朝精訂陳大聲集序》)
創(chuàng)作背景
陳鐸家居金陵,世襲指揮使,為人倜儻,淡泊名利,且不拘禮法,為官期間,“身厭紫袍”,因不與朝廷做事,受到魏國公徐達的斥罵,遂辭官歸隱。此曲當為陳鐸歸隱之后所作。他對林泉風致是真的向往與追慕,因此才寫下了這頗具陶氏遺風的隱逸曲作。
陳鐸簡介
明代·陳鐸的簡介

明淮安府邳州人,家居南京。字大聲,號秋碧。正德中世襲指揮。工詩善畫,尤善散曲,山水仿沈周。有同名雜劇、傳奇《納錦郎》,又有散曲集《秋碧樂府》及《香月亭詩》。
...〔? 陳鐸的詩(2篇)〕猜你喜歡
滿江紅·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
稼軒居士花下與鄭使君惜別醉賦,侍者飛卿奉命書。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還記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對花渾醉夢,而今醒眼看風月。恨牡丹笑我倚東風,頭如雪。
榆莢陣,菖蒲葉。時節(jié)換,繁華歇。算怎禁風雨,怎禁鵜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棲棲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閑愁,因離別。
滿江紅·翠幕深庭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fā)。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xiāng)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真州東園記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fā)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jiān)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jiān)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jié),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p>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xié)于其職,知所先后,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