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黎民百姓們像黑瘦的囚徒,流離失所于荒野,哪還敢有慷慨悲歌,引發動地的哀聲。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遠,連通著廣大國土上的人民,從表面沉寂中,聽到革命春雷的萌動。
注釋
萬家:指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墨面:墨面即面容憔悴瘦黑,氣色晦暗。蒿萊(hāo lái):泛指野草。
敢:豈敢之省語。
浩茫:廣大之狀,指想得廣遠。廣宇:廣大地域。
無聲:由于心事連著廣闊的天地之間,故能從無聲中聽到人民革命的怒吼聲。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鑒賞
賞析
首句“萬家墨面沒蒿萊”,用悲憤感人的筆觸,描寫中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國民黨的統治和日本的侵略,使無數城鄉化為廢墟,千家萬戶流離失所。“萬家”言受害者之多,“墨面”狀悲苦的形象;“蒿萊”形容破敗荒涼的社會環境。一個“沒”字,融形象與環境為一體,活畫出廣大人民饑寒交迫,蓬頭垢面,輾轉荒野,出沒蔓草之中的悲慘生活畫面。詩人對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滲透于字里行間。
“敢有歌吟動地哀”,深入一層寫人民精神上的哀痛和怨憤。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吟之聲發。”人民受深重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必然要唱出震天動地的哀歌。但在那樣的年代,卻因橫遭當局壓抑而鉗口結舌,啞了聲音。一個“敢”字領出全句,又以反詰的語氣抑住下文,把人民這種欲吐不能,只有把仇恨積壓在心底的憤激感情,表達得十分含蓄,深沉,有力。這悲憤的詩句,燃燒著被壓迫人民對反動派的深仇大恨。
前兩句詩,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勾畫出一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期災難深重而又默默無言的舊中國的悲涼圖景,揭示了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統治者的尖銳矛盾,為全詩高潮的涌起作了鋪墊。
詩的第三句“心事浩茫連廣字”,筆鋒一轉,從狀寫社會現實轉入直抒胸懷。詩人“心事”萬千,思連“廣宇”,充分顯示他和人民心心相印,同革命息息相通的博大胸襟;也包含著他對時局發展和革命形勢的探索,對中國革命前途的殷切期待。
結句“于無聲處聽驚雷”,激情奔涌,雄健有力。詩人對時局發展作出馬克思主義的響亮回答?!盁o聲”與“驚雷”,辯證地寫出局勢的對立統一?!盁o聲”是表面的沉默,它準確地概括了局勢的一個方面——壓迫越來越深,黑暗越來越濃,但郁結著人民仇恨的沉默,如同地下奔突的地火,終究要爆發出來?!绑@雷”象征人民革命的風暴,抗擊日本侵略的怒吼,它形象地揭示了局勢的另一方面——“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處在新的全國大革命的前夜”。
創作背景
魯迅寫這首詩時,國民黨發動的第五次反革命“圍剿”已經進行半年多。毛澤東在總結這一時期的特點時指出:“這時有兩種反革命的‘圍剿’: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鳛檫@兩種‘圍剿’之共同結果的東西,則是全國人民的覺悟?!倍斞高@首詩,正恰當的反映了毛澤東所說的這句話。 ?
魯迅簡介
近現代·魯迅的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 魯迅的詩(34篇)〕猜你喜歡
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依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錢無兵戎!
水龍吟·古來云海茫茫
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至海中,或謂自然,“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不可到。天臺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弊匀荒诉€,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余。將終,謂弟子曰:“吾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嘗有真靈降焉。今為東海青童君所召。”乃蟬脫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鵬賦》云:“嘗見子微于江陵,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元豐七年冬,余過臨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顏清澈,如二三十許人,然人亦有自少見之者。善吹鐵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乃作《水龍吟》一首,記子微、太白之事,倚其聲而歌之。
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云駕、驂風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