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踏莎行·倚柳題箋

      踏莎行·倚柳題箋

      [清代]:納蘭性德

      倚柳題箋,當花側帽,賞心應比驅馳好。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成絲早。

      金殿寒鴉,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道。小樓明月鎮長閑,人生何事緇塵老。


      “踏莎行·倚柳題箋”譯文及注釋

      譯文

      倚著柳樹信筆題寫詩箋,在花前,帽子歪戴,自由自在的嬉游。總比受人驅遣要來得稱心如意。受人驅遣的日子,青絲很快消磨成白發。

      我常在金鑾殿值夜,看皇宮的臺階上生出春草,這其中的辛酸甘苦又能向誰傾訴。真不如在小樓中賞著明月閑度時光,人為什么非要把大好年華浪費在名利場上?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

      題箋(jiān):題詩。箋:供題詩、寫信用的佳紙。

      側帽:斜戴著帽子。形容灑脫不羈,風流自賞的裝束。

      賞心:心意歡樂。驅馳:策馬快奔.為供效力。

      東風:春風,一年一度,轉借為年光。

      綠影:指烏亮的頭發。

      金殿:金飾的殿堂,指帝王的宮殿。

      玉階:玉石砌成或裝飾的臺階,亦為臺階的美稱,指朝廷。

      鎮長閑:經常是孤獨悠閑,寂寞無聊。鎮長:經常、常常.

      緇(zī)塵:黑色灰塵。常喻世俗污垢。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孫紅穎解譯,納蘭詞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02:第152頁

      2、(清)納蘭性德著.墨香齋譯評,納蘭詞 雙色插圖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10:第160頁

      “踏莎行·倚柳題箋”鑒賞

      賞析

      上片總寫友人游宦之閑適和自己御前的拘束,對比鮮明。當年的“倚柳題箋,當花側帽”,雖然遠離英雄的夢想,但它畢竟是自由自在、愜意浪漫的生活。如今雖然受到皇帝的器重,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但對納蘭而言卻成了無盡的苦楚,因此他才會發出“錯教雙鬢受東風,看吹綠影成絲早”的感慨。納蘭心中后悔選擇了這樣的生活,讓自己早生華發,在碌碌無為中老去。詞人身在廟堂之上,欲馳騁心懷而不可得,于是便向友人傾訴心中苦悶。納蘭對友人毫不遮掩自己的心頭愁思,視其為人生知己,朋友間的信任與默契見于紙間。這兩句寄寓納蘭無限的人生喟嘆:對鏡自視,看到歲月的痕跡已經留在雙鬢,又向烏發蔓延,心問頓時波濤翻滾,難以平息。

      下片自然轉向對官宦生涯的描摹。“金殿寒鴉,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道”,金碧輝煌的廟堂,陰森一片,充滿了爾虞我詐。“金殿”“玉階”的尊貴與“寒鴉”“春草”的傷感彼此輝映,生發出“就中冷暖和誰道”的感懷。只一“誰”字既寫出了納蘭身居廟堂的孤獨無依,又傳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高山流水之意盡在其間。在詞的結尾,納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小樓明月鎮長閑”,不如悠閑地獨上小樓賞月,何必要沾染這世俗的塵埃。一句“人生何事緇塵老”,力透紙背,所有愁苦的失意情懷最終凝成一聲重如千鈞的嘆息。

      全詞表達了納蘭對安閑自適生活的渴望,對人生錯位的苦悶和碌碌無為的生活的厭棄,似是牢騷之語,卻盡顯詞人性情,將對友人的思念蘊含其間,可謂情深義重之筆。

      創作背景

      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張純修出令陽江,是詞當作于此后,是納蘭寫給張純修的寄贈之作。

      納蘭性德簡介

      清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的詩(220篇)

      猜你喜歡

      悲憤詩

      兩漢蔡琰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疆。

      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斃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歔欷,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唐叔良溪居

      明代張羽

      高齋每到思無窮,門巷玲瓏野望通。

      片雨隔村猶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風。

      藥囊詩卷閑行后,香灺燈光靜坐中。

      為問只今江海上,如君無事幾人同?


      田園樂七首·其五

      唐代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黃家洞

      唐代李賀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戲贈鄭溧陽

      唐代李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


      木蘭花·晚妝初了明肌雪

      五代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勸農

      魏晉陶淵明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智巧既萌,資待靡因。

      誰其贍之,實賴哲人。

      ?

      哲人伊何?時維后稷。

      贍之伊何?實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穡。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

      熙熙令德,猗猗原陸。

      卉木繁榮,和風清穆。

      紛紛士女,趨時競逐。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

      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冀缺攜儷,沮溺結耦。

      相彼賢達,猶勤隴畝。

      矧茲眾庶,曳裾拱手!

      ?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

      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顧爾儔列,能不懷愧!

      ?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最高樓·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南鄉子·云帶雨

      五代李珣

      云帶雨,浪迎風,釣翁回棹碧灣中。春酒香熟鱸魚美,誰同醉?纜卻扁舟篷底睡。


      六一居士傳

      宋代歐陽修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不驚;雖響九奏于洞庭之野,閱大戰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樂且適也。然常患不得極吾樂于其間者,世事之為吾累者眾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形于外,憂患思慮勞吾心于內,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復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勞矣,又多憂;累于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于是與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

      已而嘆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嘗用于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榮祿,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在线电影你懂的亚洲|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