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望岱岳”譯文及注釋
譯文
青天如大海一樣青碧澄凈,而泰山的玉皇頂還有一半被積雪所覆蓋。
重重山巒之中,奔流直下的山泉凝結成冰,倒掛在山崖之上,回環的道路直上云霄。
泰山巨大的投影落在齊、燕廣大的地域上,積雪的反光與天光連成一片,使天地一片冰沁。
矗立在積雪之岱岳山頂的秦碑美景,是否有誰正拄著手杖去觀賞呢?
注釋
岱岳:指泰山之玉皇頂,山勢突兀峻拔。
“碧海”句:此句源于李商隱《嫦娥》詩“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句,形容青天如大海一樣青碧澄凈。
晴峰:即指泰山玉皇頂,此峰海拔1524米。
影落:指雪花飄落。燕齊:指河北、山東一帶。
秦碑:指“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之所立之石,石上刻有碑文,旨在“頌秦德,明德意”。(均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杖策:拄杖。
“雪中望岱岳”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從遠景落筆,寫出雪后天空晴朗,煙云散盡,殘雪中高高聳立的山峰更顯蒼翠;頷聯則是從另一角度對雪中泰山加以描繪;頸聯用夸張的手法極力渲染泰山之巍峨;尾聯是詩人面對如此壯觀景致發出的感嘆。此詩與杜甫《望岳》一樣,句句寫“望岱岳”,卻終篇不直接點出一“望”字,而以景物本身暗示其“望岱岳”之意。全詩意境之寥闊,體勢之雄渾,直可繼杜甫《望岳》。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采用對偶句式,寫遠望岱岳所見晴雪之景。首句中“碧海”乃是借喻“青天”,實為“碧海青天”之意;“煙歸盡”則是比喻冬云陰霾已消散無余。這句先描寫岱岳上空青碧之天色,寓有雪霽云散之意。然后再寫以“碧海青天”為背景的“雪中岱岳”之整體風貌。“雪半殘”描繪岱岳之上半端被積雪所覆蓋之狀。積雪的岱岳直插入青碧似海的蒼天之中,峻拔突兀,而且銀碧相映,明麗耀眼;令人胸襟亦為之開張,油然而生一種崇高之感。
頷聯則承接“晴峰”之意,再寫近望岱岳之局部形象。詩人選取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冰泉”與“云路”兩種意象。前句寫岱岳之泉水已結成百丈冰,垂懸于眾多山壑的崖壁上,以顯示雪中岱岳之嚴寒冷峻;后句寫山路上云氣濃密,千折百回,又顯示岱岳之險峻高遠。而“冰泉”向下“懸”,“云路”朝上旋。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則寫出詩人“望岱岳”時視線的移動,其中自有詩人為此奇觀驚嘆不已之意。
頸聯一轉,又專寫遙望岱岳積雪之感受。前兩聯重在寫山,首聯雖亦提到“雪半殘”,但仍屬寫山之外觀,而非單純寫雪。此聯則純是寫雪景。詩人從縱橫兩個角度表現雪之“自”與“寒”,視野開闊,境界深遠。此乃想象之辭,而非實景(因為此時天已“晴”);“燕齊白”從橫向角度寫泰山之雪使“燕齊”之地都映襯得白茫茫,此極雪泰山降雪之大。后一句則寫積雪在晴日下之反光,使天與地皆寒光耀眼,寒氣逼人,這是從縱向角度寫雪“光”之強。“光”而“寒”,又是通感手法的運用。
如果說上三聯基本上是實寫之景,那么尾聯則純然是虛摹之景:“秦碑凌絕壁,杖策好誰看?”“秦碑”乃泰山一古跡,而“凌絕壁”指秦碑立于泰山絕壁之上,由此可見“秦碑”非詩人于山下所能望見。此時詩人遙想是否有人如杜甫一樣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攀上積雪的泰山之絕頂而登高四望。詩人設問句抒發此意,其中流露出詩人自己欲登山極望之情。
這首詩,處處從大處著筆,無論是“晴峰”“冰泉”“云路”乃至“光”“影”,都給人以巨大之感,全詩成功地展示了泰山的雄姿,在眾多詠岱詩中可謂別具一格。
創作背景
泰山古稱“東岳”,為五岳之首。唐代杜甫曾有絕唱《望岳》,描寫的是泰山“齊魯青未了”的夏秋之景,抒發的是“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勝概。歷代詩人留下不少歌詠它的名篇,這首詩便是其中之一。此詩作于順治十五年(1676年)施閏章督學山東經過泰山時。
施閏章簡介
清代·施閏章的簡介

施閏章(1619—1683),清初著名詩人。字尚白,一字屺云,號愚山,媲蘿居士、蠖齋,晚號矩齋,后人也稱施侍讀,另有稱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順治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舉博學鴻儒,授侍講,預修《明史》,進侍讀。文章醇雅,尤工于詩,與同邑高詠等唱和,時號“宣城體”,有“燕臺七子”之稱,與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處“海內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學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學馀堂文集》、《試院冰淵》等。
...〔? 施閏章的詩(6篇)〕猜你喜歡
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
縣花誰葺。記滿庭燕麥,朱扉斜闔。妙手作新,公館青紅曉云濕。天際疏星趁馬,簾晝隙、冰弦三疊。盡換卻、吳水吳煙,桃李靚春靨。
風急。送帆葉。正雁水夜清,臥虹平帖。軟紅路接。涂粉闈深早催入。懷暖天香宴果,花隊簇、輕軒銀蠟。更問訊、湖上柳,兩堤翠匝。
界圍巖水簾
界圍匯湘曲,青壁環澄流。
懸泉粲成簾,羅注無時休。
韻磬叩凝碧,鏘鏘徹巖幽。
丹霞冠其巔,想像凌虛游。
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詔釋縲囚。
采真誠眷戀,許國無淹留。
再來寄幽夢,遺貯催行舟。
買陂塘·歸鴉
倚柴門、晚天無際,昏鴉歸影如織。分明小幅倪迂畫,點上米家顛墨。看不得。帶一片斜陽,萬古傷心色。暮寒蕭淅。似捲得風來,還兼雨過,催送小樓黑。
曾相識。誰傍朱門貴宅。上林誰更棲息。郎君柘彈休拋灑,我是歸飛倦翮。飛暫歇。卻好趁江船,小坐秋帆側。啼還啞啞。笑畫角聲中,暝煙堆里,多少未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