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元好問的詩 > 水調歌頭·與李長源游龍門

      水調歌頭·與李長源游龍門

      [元代]:元好問

      灘聲蕩高壁,秋氣靜云林。回頭洛陽城闕,塵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風馬耳,因見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問龍門,何所似,似山陰。平生夢想佳處,留眼更登臨。我有一卮芳酒,喚取山花山鳥,伴我醉時吟。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水調歌頭·與李長源游龍門”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八節灘的急流聲回蕩在龍門峭壁間,秋氣籠罩著寂靜的山林。回頭看看洛陽的城樓,塵土是多么的深厚。以前我們像王衍一樣曠放超逸,到現在行為也不被世俗人所理解,由此可見古人的心性。不要計較塵世功名得失,徜徉山水,怡然自得,白發自然不容易長出來。

      要問龍門的風景跟何處相似,跟山陰道一樣美不勝收。是我生平夢想最好的地方,留待以后再來游覽山水。我有一卮芳香的美酒,呼喚多情的山花,可人的山鳥,陪伴我飲酒賦詩。不需要樂器,山水自有美妙的聲音。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等。上下闋,九十五字,平韻。

      李長源:即李汾,字長源,太原平晉人,為元好問“平生三知己”之一,以才華卓絕、磊落有氣節知名當世。

      龍門:又稱伊闕,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兩山對峙,東為香山,為唐朝詩人白居易晚年歸隱處,西為龍門山,石壁峭立,伊水自其中流過。相傳大禹治水在此疏流。

      “灘聲”句:此二句寫龍門山水勝景。

      城闕:指城樓。

      一何:何其,多么。

      前日:以前。

      神光牛背:典出《世說新語·雅量》:晉王衍為族人所辱,不以為意,與王導同乘車時勸導說:“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注云:“蓋自謂風神英俊,不至與人校(計較)。”神光,眼神,目光。

      春風馬耳: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喻對外界議論置若罔聞。李長源好議論,性偏躁。以上兩句有勸勉之意。

      二毛:頭發花白。

      山陰:在今浙江紹興,古代著名風景名勝之地。《世說新語·言語》:“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使人應迎不暇。’”此謂龍門美景甚多,如同山陰道。

      “留眼”句:化用杜甫《渝州候嚴六侍御不到先下峽》:“船經一柱觀,留眼共登臨”。

      卮(zhī):酒器,容量四升。

      絲竹:指琴瑟、簫笛等樂器,此泛指樂器。此句化用左思《招隱》:“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水調歌頭·與李長源游龍門”鑒賞

      賞析

      這首詞借景敘情,以煙霞泉石的真淳古淡,反襯出塵世的污濁紛攘,寄托了詞人蓄之已久的“塵泥免相浣,夢寐見清潁”的思想情趣。全詞語句清新自然,詩意又古樸雅致。全篇自然傾瀉,真情實感流露筆端。

      上闕起首“灘聲蕩高壁,秋氣靜云林”,首先攝入其筆的,是“灘聲”之壯,“云林”之靜。詞人先以灘聲之筆,點出了洛陽龍門的特有景色,起到了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蕩”字為傳神之筆,寫出了水急聲喧的非凡景象。“靜云林”也寫出了秋日風和、云止林靜的特有畫面。詞人寫景,用筆甚簡,以短短的二句,包容龍門山水之勝,一動一靜,有聲有色,相映成趣,其間融進了詞人對祖國河山的由衷熱愛。下面筆鋒陡轉,以“回頭”一語領起,將遠在北面的古都洛陽的“塵土一何深”重重提出,恰與此地明潔的云林景色形成鮮明的對照。對照的不單一是自然景色,還有關于仕與隱,爭競與安恬,以及對其間苦與樂的觀感、評價,都隱寓于中,表達了詞人厭棄利名追逐、世俗擾攘的情操。繼而,詞人又緊扣人事,連用兩個典故,來比況其摯友李長源情懷高朗,卓而不群。以以前風景之趣喻人生處世之道,由景道情,極其自然。詞人借古人之事對摯友激勵,勸勉,寬慰,語意委婉,真情可見。“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二句似承轉,由不計較世俗議論得失,轉到徜徉山水、怡然自得的心理情態。既寫出詞人自己的志趣與認識,又用以進勸友人。

      上闕由景物推向人事,又從人事兜回景物,終于二者融會于青山一笑之間,轉折開合,嚴謹自然。下闕,自然地轉入龍門登覽的情狀抒寫。

      龍門勝景,美不勝收。在短小的詞篇里,若具體稱述,難免顧此失彼。故而,詞人于下闕中以一問句發端,運用“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典故,總說龍門景色的豐富多彩,既補充了詞人筆下的畫面,回應了上闕首二句,又使詞意含蓄蘊藉,耐人回味。如此風光,夢中亦所向往。詞人此次與李長源是專程游龍門,用“留眼”字亦表出此處景物極吸引人,大可留連賞覽。正由于有上文對龍門景色的渲染作鋪墊,所以,下文的抒情自然流出。詞人聲稱要在此酣飲長歌,喚取山花山鳥相伴,欣賞天籟之音,在飛瀑流泉、鳥鳴花放的優美環境中陶冶性情,并感染對方,使其同自己一樣遠離塵俗,潔身自好。這里一方面表現出詞人對和平、安定、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污濁的黑暗現實的否定,同時,也是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傳統思想感情在其身上的體現。末二句寫龍門山上泉聲泠泠,清美動聽,直用左思《招隱》詩“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成句,承接自然。

      該詞在藝術上的特點有三:

      其一,巧用對比,筆勢連轉,利用畫面和意緒的多重變換與剪接造成了令人驚艷的效果。寫奇景,出奇筆,成奇趣,這也是遺山詞的一個重要審美追求。

      其二,詞境恢宏闊大又自然清新,上闋寫龍門山水動人心魄,下闋寫山花山鳥又搖曳生姿,雄健中不乏深婉。

      其三,多用典故成句但化用無痕,古樸雅致又不失曉暢直白。上闋連用三典,下闋后半直接拈來杜甫詩“船經一柱觀,留眼共登臨”以及左思詩“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用典的密度和力度不遜辛棄疾,但卻絲毫不見板滯與晦澀,與詞境融合圓美,語如己出。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作于金宣宗貞祐四年丙子(公元1216年)。這一年,詩人在女幾山躲避兵亂,與李長源分別。后又從洛陽返回三鄉與李長源一起游龍門。該詞便是游龍門時所作。

      元好問簡介

      元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的詩(100篇)

      猜你喜歡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

      清代王國維

      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

      陌上挾丸公子笑,閨中調醯麗人嬉。今宵歡宴勝平時。


      閬水歌

      唐代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巴童蕩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后庭花破子·玉樹后庭前

      五代李煜

      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春光好·天初暖

      五代歐陽炯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

      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濃香。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

      宋代范成大

      千峰萬峰巴峽里,不信人間有平地。

      渚宮回望水連天,卻疑平地元無山。

      山川相迎復相送,轉頭變滅都如夢。

      歸程萬里今三千,幾夢即到石湖邊。


      龍井題名記

      宋代秦觀

      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發。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


      滿江紅·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

      宋代辛棄疾

      稼軒居士花下與鄭使君惜別醉賦,侍者飛卿奉命書。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還記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對花渾醉夢,而今醒眼看風月。恨牡丹笑我倚東風,頭如雪。

      榆莢陣,菖蒲葉。時節換,繁華歇。算怎禁風雨,怎禁鵜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棲棲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閑愁,因離別。


      菩薩蠻·春波軟蕩紅樓水

      清代吳錫麒

      春波軟蕩紅樓水,多時不放鶯兒起。一樣夕陽天,留寒待禁煙。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舊。可奈別離何,明朝楊柳多。


      買陂塘·歸鴉

      清代黃景仁

      倚柴門、晚天無際,昏鴉歸影如織。分明小幅倪迂畫,點上米家顛墨。看不得。帶一片斜陽,萬古傷心色。暮寒蕭淅。似捲得風來,還兼雨過,催送小樓黑。

      曾相識。誰傍朱門貴宅。上林誰更棲息。郎君柘彈休拋灑,我是歸飛倦翮。飛暫歇。卻好趁江船,小坐秋帆側。啼還啞啞。笑畫角聲中,暝煙堆里,多少未歸客。


      虞美人·杜鵑千里啼春晚

      清代王國維

      杜鵑千里啼春晚,故國春心折。海門空闊月皚皚,依舊素車白馬夜潮來。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須臾誤。人間孤憤最難平,消得幾回潮落又潮生。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717|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avtt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