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

      [宋代]:陸游

      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里羈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


      “黃州”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常常為自己的身不由己悲傷,就好像楚鐘儀被囚禁一樣;又嘆息自己被貶謫放逐,還要學齊國倡優討好尊上。

      大江奔流,流不盡英雄的遺恨;天意無私,寒秋草木依舊枯黃。

      萬里遠行,旅愁使我平添了白發;船過黃州,風帆浴著冰冷的日光。

      請看當年三國鏖戰的赤壁,如今早已成為陳跡;男兒不再能建功立業,何必再學習孫權的榜樣。

      注釋

      黃州:地名。在今湖北武漢市東,長江北岸,東坡赤壁在此。

      局促:受約束而不得舒展。楚囚:《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此典后人多用來指處于困境而不忘故國的人,這里與“局促”并提,則主要用“南冠被縶”之義。“被縶”則失去自由,“南冠”表示陸游心系江南故鄉。

      遷流:遷徙、流放,指被遠遣到巴蜀任職。齊優:齊國的優伶。《史記·樂書》:“仲尼不能與齊優遂容于魯。”后借指一般優伶。優伶須曲意承歡,討好于人,陸游正用此意。

      英雄:此處指三國赤壁之戰中孫權、周瑜等人。

      天意無私:大自然無所偏愛。無私,無私情,無偏向。秋:凋零的時期。

      羈愁:旅途之愁。

      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縣。公元208年,周瑜大破曹操之地。蘇軾《赤壁賦》和《念奴嬌》詞誤以黃州赤鼻磯為赤壁,陸游在《入蜀記》第四有辨證,此處姑從蘇軾詩文生發。

      “生子”句:《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裴松之注引《吳歷》:“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這里反其意而用之,說既然南宋朝廷不思北伐,生子如孫仲謀又有何用!仲謀,三國吳主孫權字。

      “黃州”鑒賞

      賞析

      首聯詩人悲嘆自己的難堪。作者一生窘境無限:紹興中應試為秦檜所黜,積極參與張浚的抗金規劃,又被罷斥還鄉,此次又放任“難于上青天”的蜀地,如一個被俘的囚犯,處境十分窘迫。猶似“不能與齊優遂客于魯”的孔仲尼。孔仲尼與“齊優”道不合棄生養自己的魯國去周游列國。司馬貞《索隱》:“齊人歸女樂而孔子行,言不能遂容于魯而去也。”此所謂“齊優”,與放翁行跡,殊不相類。故此句“齊優”二字,實放翁信手拈來,率爾成對,未必真用以自喻。首聯所寫,全在“局促”、“遷流”四字,若泥于“楚囚”、“齊優”,以為放翁必有所指,反失詩意。

      頷聯詩人借景鳴心中的不平。黃州位于長江中游,三國爭雄之地。杜甫詩:“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八陣圖》)頷聯出句,即借用杜詩。此句“英雄”,似可指已被長江巨浪淘盡的三國風流人物。但放翁之意,本不在懷古,故此“英雄”實是自道。其恨,正是上聯所言“局促”、“遷流”之恨,是歲月蹉跎、壯志未酬之恨。頷聯對句從李賀詩“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化出。人雖多情,天意無私。衰蘭送客,秋草迎人,于人倍增傷感,于天卻是時之當然。而天之無情,又正襯托出人心之不平。此聯文約意深,筆力絕高。

      頸聯續上聯,借眼前之景,反復致意“英雄”之恨。那萬里入蜀的羈旅之愁,韶華易逝壯志難酬之恨,使作者雙鬢頻添銀絲。孤舟秋日過黃州,兩岸秋聲不斷,秋草衰萎,霜木知秋疏染,令作者感慨無限。萬里羈愁,直接點明“英雄”之恨;頻添白發,又與草木搖落相映;一帆寒日,對照兩岸秋聲;黃州城下,點出興感之地。放翁于此時、此地、此景,總是無限感慨,不能不吐,但又不欲暢言,故但借眼前景象,反復致意。中間兩聯,雖所寫情景相似,但筆法錯綜,變化無端。

      尾聯詩人借景感事言志。赤壁尚在,但英雄不可再世,古戰場已成舊址,萬事盡付東流,世事成敗不足道,因而作者認為“生子不須似仲謀”了。此聯中詩人借赤壁陳跡感嘆朝廷偏安半壁,強敵入侵,思無英雄與敵抗衡,自己雖似仲謀,志在恢復失地,驅逐強敵,但又得不到不思振作小朝廷的重用,還放外任萬里之外的蜀地。只有提筆狂書,遂豪情壯志形諸于詩篇了。長江、漢水流域,有赤壁多處。蘇軾謫官黃州,誤信其地傳說,言“簧周西山簏,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云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數游其地,作賦填詞,語意高妙,堪稱古今絕唱。黃州赤壁,卻因蘇軾之故,聲名大振。后人過黃州遂思赤壁,見癡壁又必追憶昔日英雄。特別在偏安半壁,強敵入犯之時,更是思英雄再世,與敵抗衡。放翁于此,卻偏道赤壁已成陳跡,萬事盡赴東流,世事成敗,又何足道,生子何須定似仲謀。放翁一生,志在恢復失地,即使僵臥孤村,猶夢鐵馬,提筆狂書,思驅敵人,決不會出此消極之言。明王嗣奭評杜甫詩句“儒術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皆塵埃”時“說總是不平之鳴,無可奈何之詞。”(《杜臆》)此詩末聯,也正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不平之鳴。

      題為《黃州》,詩卻非常專詠黃州;看似詠古之詩,實是傷感之作。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黃珅認為“理解此詩,不可拘泥于題目、文字,當于詞意凄愴之處,識其激憤之情;于筆力橫絕之處,求其不平之氣;于音節頓挫之處,聽其深沉之慨。 放翁越人,萬里赴蜀,苦為微官所縛,局促如轅下駒。”陸游抒寫愛國熱情的詩篇,有的高亢激昂,一瀉千里,有的則悲痛低沉,哀惋悱惻。這首七律基調低沉,是后一類型的代表。

      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陸游受命為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間到達黃州。 見前代遺跡,念時事艱危,嘆英雄已矣,顧自身飄零,無限傷感,油然而起,遂形諸詩篇。 ?

      陸游簡介

      宋代·陸游的簡介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的詩(44篇)

      猜你喜歡

      黃州

      宋代陸游

      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里羈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


      漁父詞二首·其一

      元代趙孟頫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落木五湖秋。

      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游廬山記

      清代惲敬

      廬山據潯陽、彭蠡之會,環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并海諸山多壯郁,而廬山有娛逸之觀。

      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絕宮亭,泊左蠡。庚辰,艤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過小三峽,駐獨對亭,振鑰頓文會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月出后,循貫道溪,歷釣臺石、眠鹿場,右轉達后山,松杉千萬為一桁,橫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峽澗陟歡喜亭。亭廢,道險甚。求李氏山房遺址不可得。登含鄱嶺,大風嘯于嶺背,由隧來風,上攀太乙峰。東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澤,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頃之,地如卷席漸隱;復頃之,至湖之中;復頃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隱矣。始知云之障,自遠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萬成陣,起山后,相馳逐布空中,勢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窺玉淵潭,憩棲賢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勢相倚負,返宿于文會堂。

      壬午,道萬杉寺,飲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見瀑布在天中。既及門,因西瞻青玉峽,詳睇香爐峰,盥于龍井,求太白讀書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繞白鶴觀,旋至寺,觀右軍墨池。西行尋栗里臥醉石;石大于屋,當澗水途中。訪簡寂觀,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頭陀。

      甲申,吳蘭雪攜廖雪鷺、沙彌朗圓來,大笑排闥而入,遂同上黃巖。側足逾文殊臺,俯玩瀑布下注盡其變。叩黃巖寺,跐亂石,尋瀑布源,溯漢陽峰,徑絕而止。復返宿秀峰寺。蘭雪往瞻云,一微頭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曉望瀑布倍未雨時。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頃之,香爐峰下,白云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復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頃之,則相與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酒泉子·楊柳舞風

      五代顧敻

      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杏花愁,鶯正語,畫樓東。

      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鏡塵生,珠淚滴,損儀容。


      河墅記

      清代戴名世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連亙數州,其奇偉秀麗絕特之區,皆在吾縣。縣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園林池沼之勝。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間,群山逶邐,溪水瀠洄,其中有徑焉,樵者之所往來。數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奧,巖石之間,茂樹之下,有屋數楹,是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臺峙其左,古木環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疇蒼莽,遠山回合,風含松間,響起水上。噫!此羈窮之人,遁世遠舉之士,所以優游而自樂者也,而吾師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貴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艷羨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適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滿天下三十年,亦嘗與諸生屢試于有司。有司者,好惡與人殊,往往幾得而復失。一旦棄去,專精覃思,盡究百家之書,為文章詩歌以傳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間者求賢之令屢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猶然山澤之癯,混跡于田夫野老,方且樂而終身,此豈徒然也哉?

      小子懷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過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為記之。


      南鄉子·歸路近

      五代李珣

      歸路近,扣舷歌,采真珠處水風多。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


      山行

      清代姚范

      百道飛泉噴雨珠,春風窈窕綠蘼蕪。

      山田水滿秧針出,一路斜陽聽鷓鴣。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清代納蘭性德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憶江南·歌起處

      明代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題峰頂寺

      唐代李白

      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