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歌起處
[明代]: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fēng)。家在五湖東。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fēng)。家在五湖東。
“憶江南·歌起處”譯文及注釋
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黃熟時的連綿細雨。
耐:宜,適宜。
藕絲風(fēng):形容風(fēng)雨細如藕絲。
五湖:指太湖。
“憶江南·歌起處”鑒賞
鑒賞
這是一首輕快活潑的短歌。起句以悠揚的歌聲,抓住讀者的聽覺,先聲奪人,引出明麗的畫面:斜日半江紅。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灑在江面上,碧綠的江水出現(xiàn)了“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詩)的瑰麗畫面。接著詞人又以“柔綠的竹篙”和“黃梅細雨”點綴畫面,夕陽之下,細雨,江水新漲,著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撐船之人更需奮力,情緒漸漸高漲,推出詞中的主人公:穿著淡黃衣衫撐篙的舟子。他那隨藕絲般微風(fēng)飄動的黃色衣衫,不僅給畫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給畫面增添了生氣。“藕絲風(fēng)”三字把無形之風(fēng)寫得富有質(zhì)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優(yōu)美的視覺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東”收尾。這是舟子的家鄉(xiāng),也是詞人的家鄉(xiāng)太倉的所在地,輕描淡寫的陳述句式,卻有十分豐富的意蘊,首先是說明家鄉(xiāng)之所在,其次點《憶江南》之題,洋溢著舟子,也是詞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全詞寫景如畫,色彩和諧,折射出詞人心靈的平靜。境界的開闊和景物的明麗,又透露了他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摹景抒情,詩中有畫,表現(xiàn)了詩與畫的同步造詣和審美情趣,達到了唐代詩人“詩中畫趣”的優(yōu)美境界。
明代·王世貞的簡介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后七子”領(lǐng)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 王世貞的詩(12篇)〕
明代:
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fēng)。家在五湖東。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fēng)。家在五湖東。
清代:
朱彝尊
穆湖蓮葉小于錢,臥柳雖多不礙船。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
屋上鳩鳴谷雨開,橫塘游女蕩船回。
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穆湖蓮葉小于錢,臥柳雖多不礙船。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
屋上鳩鳴谷雨開,橫塘遊女蕩船回。
桃花落後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清代:
納蘭性德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鼈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唐代:
王維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後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
元代:
喬吉
半天風(fēng)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云濕經(jīng)樓。琴調(diào)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半天風(fēng)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鈎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雲(yún)濕經(jīng)樓。琴調(diào)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清代:
納蘭性德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yīng)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雲(yún)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yīng)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明代:
袁凱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元代:
顧德潤
長江遠映青山,回首難窮望眼。扁舟來往蒹葭岸,煙鎖云林又晚。籬邊黃菊經(jīng)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慳。破情思晚砧鳴,斷愁腸檐馬韻,驚客夢曉鐘寒。歸去難,修一緘回兩字報平安。
長江遠映青山,回首難窮望眼。扁舟來往蒹葭岸,煙鎖雲(yún)林又晚。籬邊黃菊經(jīng)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慳。破情思晚砧鳴,斷愁腸檐馬韻,驚客夢曉鐘寒。歸去難,修一緘回兩字報平安。
宋代:
吳文英
水園沁碧,驟夜雨飄紅,竟空林島。艷春過了。有塵香墜鈿,尚遺芳草。步繞新陰,漸覺交枝徑小。醉深窈。愛綠葉翠圓,勝看花好。
芳架雪未掃。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曉。柳絲系棹。問閭門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飛,故撲簪花破帽。酹殘照。掩重城、暮鐘不到。
水園沁碧,驟夜雨飄紅,竟空林島。豔春過了。有塵香墜鈿,尚遺芳草。步繞新陰,漸覺交枝徑小。醉深窈。愛綠葉翠圓,勝看花好。
芳架雪未掃。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曉。柳絲系棹。問閭門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飛,故撲簪花破帽。酹殘照。掩重城、暮鐘不到。
唐代:
李遠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