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送李將軍還祠偕同寅飲一杯亭”譯文及注釋
①還祠:古代有“祠兵”一詞,出兵作戰(zhàn)曰祠兵,并舉行一種禮儀,殺牲以享士卒。此處指李將軍重領(lǐng)軍職。寅飲:寅為謙詞,恭敬之意。
②桑林雨:桑林是地名。古代傳說,湯之時,七年旱,成湯于桑林之地禱告祈雨。
③李靖龍:李靖,唐朝開國功臣,軍事家。龍:指杰出非凡之人。詩中稱贊李將軍有李靖之才。
④嶺岫:嶺,山深貌,岫,山洞,詩中指峰巒、山谷。文選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有“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之句。
⑤白旗:白,彰顯之義,白旗謂正義之師。
“雨后送李將軍還祠偕同寅飲一杯亭”鑒賞
賞析
此詩表達(dá)了詩人愛國愛民的情懷。南宋偏安一隅,和議派占居主導(dǎo)地位,主戰(zhàn)的正直官員受到排擠和壓抑,這時,主張抗金的李將軍受到朝廷啟用,趙汝愚十分高興,親赴一杯亭餞行,寫下這首寄托厚望的詩句。 ?
趙汝愚簡介
宋代·趙汝愚的簡介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余干人,宋代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卒于宋寧宗慶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遷居崇德縣洲錢(今桐鄉(xiāng)市洲泉鎮(zhèn))。父應(yīng)善,字彥遠(yuǎn),性孝悌,工詩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馬都監(jiān)。早有大志。擢進(jìn)士第一,簽書寧國事節(jié)度判官。召試職館,除秘書省正字。歷遷集英殿修撰,帥福建。紹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為吏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辭不拜。孝宗卒,適光宗疾,不能執(zhí)喪。汝愚遣韓侂胄以內(nèi)禪意請于憲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喪次命朱熹待制經(jīng)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進(jìn)右丞相。
...〔? 趙汝愚的詩(1篇)〕猜你喜歡
滿江紅·屈指興亡
屈指興亡,恨南北、黃圖消歇。便幾個、孤忠大義,冰清玉烈。趙信城邊羌笛雨,李陵臺上胡笳月。慘模糊、吹出玉關(guān)情,聲凄切。
漢宮露,梁園雪。雙龍逝,一鴻滅。剩逋臣怒擊,唾壺皆缺。豪杰氣吞白鳳髓,高懷眥飲黃羊血。試排云、待把捧日心,訴金闕。
桃源憶故人·中原當(dāng)日三川震
中原當(dāng)日三川震,關(guān)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zhèn),日望中興運。
秋風(fēng)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絕命辭
玄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
矰若浮猋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
發(fā)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蘭,心結(jié)愲兮傷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痛入天兮鳴謼,冤際絕兮誰語?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風(fēng)為我唫,浮云為我陰。
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jù)兮世我思。
雜詩七首·其五
仆夫早嚴(yán)駕,吾行將遠(yuǎn)游。
遠(yuǎn)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里涂,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fēng),淮泗馳急流。
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養(yǎng)魚記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對非非堂。修竹環(huán)繞蔭映,未嘗植物。因洿以為池,不方不圓,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縱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風(fēng)而波,無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潛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憂隘而娛窮獨也。
乃求漁者之罟,市數(shù)十魚,童子養(yǎng)之乎其中。童子以為斗斛之水不能廣其容,蓋活其小者而棄其大者。怪而問之,且以是對。嗟乎,其童子無乃嚚昏而無識矣乎!予觀巨魚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魚游戲乎淺狹之間,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養(yǎng)魚記。
吊屈原賦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郁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yuǎn)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蟥?所貴圣人之神德兮,遠(yuǎn)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于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xì)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于螻蟻。